2.5
让身体热起来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2、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最积极探究的问题;能尝试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对现象作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我们班学生在操场快乐奔跑的图片,问他们快不快乐,然后让大家一起跳一段舞蹈《小苹果》,让学生身体热起来。学生跳完后,老师问学生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热”。从而引入新课——让身体热起来
二、学习新知
(一)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1、展示一幅图片,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冷”。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展示课件,介绍热起来的方法。
3、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总结发言
运动(摩擦、跑步等)
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
吃食物(菜、热饭、火锅)
(二)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
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
(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
(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
5、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
衣服不产生热量,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衣服只能保存身体里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
(三)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学生起来回报收集的资料)
1、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蛋白质,脂肪,糖类。
人体所需的能量或叫热量,是蛋白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获取的
。
正如电脑要耗电,卡车要耗油,人体的日常活动也需要消耗热量。
2、(教师课件展示介绍知识)每克糖可生热4.1千卡,每克蛋白质生热4千卡,每克脂肪生热9.3千卡。
3、(教师课件展示)日常主食提供给人们的能量。
(四)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
1、人体能量的去向:(学生起来回报收集资料,教师总结)
转化成热能—维持体温
转化成机械能—供肌肉运动
转化成储存能—供生长发育
其他生物能量—供细胞活动
2、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学生起来回报收集资料,教师总结)
维持人体的基础代谢,
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
3、能量的意义(学生起来回报收集资料,教师总结)
(五)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学生起来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资料
(1)皮下脂肪很厚,能够耐寒。
(2)脚掌肥大,有一层很厚的密毛。
(3)身体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长毛,增加御寒能力。而且能够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保持体内热量不易散发。
2、播放一段视频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来进行学习。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作总结:
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
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
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四、评测练习
板书设计:
1、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运动(摩擦、跑步等)
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
吃食物(菜、热饭、火锅)
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
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