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1 21:07:30

文档简介

第9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知道南宋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史实;
3.分析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归纳,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两宋经济发展,增强对两宋是我国经济继续发展重要阶段的认识;
2.通过几个阶段的学习,增强了对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南移的原因。
难点: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唐中叶以来,我国历史又一次进入战乱不断、政局不稳的社会动荡时期,虽说北宋实现了相对的统一,却长期与辽、西夏战事不断,加上南宋与金的战争以及绍兴和议之后,疆域进一步缩小,这一切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两宋时期的南方经济还是得到长足发展,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本,看看这一课是从几方面叙述了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线索)
学生看书后小组交流归纳: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介绍的。
三、自主学习
媒体出示《两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表》,学生阅读课本对照表格在书上勾画。
行业
部门
发展
地位
农业
生产工具
土地垦辟
芋田
农业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货币
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同时为帮助学生加强对“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系列图片,补充相关资料以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四、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联系上册有关内容,阅读课本P49,你能否概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2.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主要方向?有何影响?
3.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4.阅读材料:
材料一:(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西汉时期南方情况所作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分组展示:
1.
东汉末年——东晋初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生产
技术和劳动力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唐中安史之乱,五代战乱纷争,人口大量迁徙,加速南方发展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辽、西夏战乱,金灭辽、灭北宋,人口大量南下,南宋建都江南,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成定局。
2.东汉末年
3.⑴北方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⑵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⑶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4.
材料一说明在西汉时期南方经济十分落后;
材料二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材料三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的过程。
五、课堂小结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
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敬可泣的感人事迹。

北宋

西夏
澶渊之盟
1005年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东突
宋夏和议
绍兴和议1141年
南宋(共21张PPT)
农业、手工业、商业
快速阅读:
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阅读课文,看谁最先完成有关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的表格的填写。
行业
部门
发展
地位、作用


生产工具
土地开辟



商业
秧马、翻车
新式农具和灌溉工具
圩田
农田和水利的杰出创造
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
棉花
扩展到长江以南地区
茶叶
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丝织业
两浙跃居全国首位
棉纺织业
手工业发展的划时代兴起
景德镇瓷窑
我国瓷都
海船、河船
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纸币出现
交子最早、会子发行量大
农业作物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牛转翻车
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吗?


太湖围田
围田(圩田)






水稻种植由南往北推广
占城稻
小麦种植由北往南推广
棉花
种植由南往北推广
宋代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宋朝织机
南宋棉毯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青白磁水注
宋孩儿瓷枕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罗盘针
北宋纸币(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联系上册有关内容,阅读课本P49,你能否概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东汉末年——东晋初期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相对安定,
人口流动带来生产
技术和劳动力
唐中安史之乱,五代
战乱纷争,人口大量
迁徙,加速南方发展
辽、西夏战乱,金灭
辽、灭北宋,人口
大量南下,南宋建都
江南,南宋时期经济
重心南移成定局。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大量人口南迁……
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主要方向?有何影响?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东汉末年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⑴北方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⑵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⑶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材料一:(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西汉时期南方情况所作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说明在西汉时期南方经济十分落后;
材料二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材料三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的过程。第9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单项选择题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6.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9.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0.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二、填空题
11.______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______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2.______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 ______流域。南宋时 ____、_____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3.宋代丝织业发达,例如宋锦、云锦、蜀锦, _____、 _____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______业成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14.____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
_。南宋时流通于东南地区的纸币叫 _
___。
三、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DCC
6—10:D:BCCA
二、填空题
11.北宋
南宋
12.水稻
长江
苏州
湖州
13.杭州
成都
棉纺织
14.北宋
交子
会子
三、请你来判断
错误:临安
会子
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