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1 21:10:50

文档简介

第8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熟记辽、宋、夏、金政权建立。的建立情况;
2.了解澶渊之盟;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3.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识别《宋、辽、西夏形势图》与《宋金对峙形势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比较颤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异同;
3.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既是两宋统治者屈辱妥协和议,同时又对双方的和平相处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岳飞和秦烩的有关内容,探讨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
5.
联系课外知识,收集有关杨家将的戏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认识。
2.过学习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崇敬、爱戴之情。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岳飞抗金。
难点:比较颤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异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杨家将”各种文学作品图片。
由P44“思考与讨论”导入:“杨家将”的故事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在后世广泛流传,杨家男女老少,一门英烈,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个性,深受民众喜爱。请说说,你最喜欢哪位人物?同时请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史实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就此导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学习新课
(一)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宋辽和战
宋辽之间时战时和。他们的战和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阅读课本39-40页内容回答:
(1)战:宋太宗两次攻辽失败。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虽然有时会有战争出现,但扭不断的中华魂会将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
辽建立后向南扩张,而宋建立后则试图收复北方失地,双方战争不可避免。
师:第一次979年在高梁河一带宋辽交战,由于宋军刚刚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宋军疲劳,宋军失败。
第二次986年,杨业、潘美领导的一次战役。由于潘美临阵退兵,使杨业陷入重围,他的百余部下包括他的儿子全部血战而死,杨业虽然顽强拼杀,最后力竭被俘。但杨业坚贞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就成为后来小说、戏曲杨家将中人物的原型,如杨继业、潘仁美、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孙子杨文广、妻子佘太君等,我国由许多戏曲就是表现他们的故事的,同学们知道哪些戏目?
生:《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杨门女将》《杨排风》等。
宋辽之间的战还有一次重要的战役,40页第一段大字内容,请同学门看书找出。
生:澶州之战。
时间—1004年;
结果—辽宋在澶州胶着对峙。通过谈判,于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2)和:澶渊之盟
指导学生阅读40页内容了解澶渊之盟订立时间、内容。
时间—1005年;
内容—双方以“兄弟”相称,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边界维持五代后期的状况。
过渡:宋辽关系稳定后,北部边境安宁了,这时在西北边境党项族又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西夏是怎样建立的?与宋的关系怎样?
2.宋夏和战
(1)西夏建立
学生阅读40页内容了解西夏建立情况:
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都城:兴庆府
(2)宋夏关系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互有胜败,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1044年,双方签订盟约,开始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自此,辽宋西夏三足鼎立。
(二)女真族的崛起
1.金朝建立
12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北宋与辽朝末期,生长于东北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迅速崛起并建立金国。他们不但统一了"白山黑水"的广阔区域,摧毁了辽朝的统治,并兴兵南下灭亡北宋,几乎占领和统治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
学生对照课本42页内容明确金朝建立的情况。
时间—1115年;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国号—大金(金朝);
都城—会宁。
2.金灭辽与北宋
女真族的崛起,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密不可分。他作为辽朝末期女真完颜部的首领。继承父兄的基业,不仅统一女真各部,1115年建立了金朝。而且领导女真族在反辽斗争节节胜利中不断强大。1125年,金灭辽后,南下攻宋于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
(三)宋金对峙
(1)南宋建立
就在辽朝、北宋逐渐衰败的时候,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又强大起来(女真族就是唐朝时期东北边疆的靺鞨族)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金先灭了辽又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又建立了南宋。这一切是怎样完成的?阅读课本42-43页宋金对峙,结合自学提示掌握南宋的建立。
时间—1127年;
建立者—赵构;
都城—南京。
(2)岳飞抗金
金灭北宋后,金军并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南下掠夺,南宋统治者在江南偏安,南宋军民则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岳飞抗金取得了哪些胜利?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门阅读课文后讨论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抗金斗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这是抗金斗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等。
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你能说说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吗?
(3)绍兴和议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南宋和金朝都不堪承受连年的战争于1141年达成合意,当时正值宋高宗绍兴年间,所以又叫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大家阅读课本43页内容明确。
教师引导生认识到:金对辽战争的性质—正义的;金对宋战争的性质—掠夺的、非正义的。
三、课堂小结
思考:学习了此课后的想法?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和睦,非常重要。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
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敬可泣的感人事迹。(共36张PPT)
“杨家将”的故事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在后世广泛流传,杨家男女老少,一门英烈,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个性,深受民众喜爱。请说说,你最喜欢哪位人物?同时请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史实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故事可能是生活中真实的事,也可能是作者虚构的。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始终离不开想像和虚构。史实是经过专业人士的全方面考究得出来的权威结果,以历史为依据,具有可靠性。
杨业
宋攻辽
辽攻宋
时间—1004年;
结果—辽宋在澶州胶着对峙。通过谈判,于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辽宋和战
澶州之战(1004)
澶渊之盟
内容:双方以“兄弟”相称,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边界维持五代后期的状况。
思考:
结果如何?
1、双方为什么能议和?
对于北宋来讲——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
对辽来说——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主流
西夏的建立
民族:
时间:
人物:
都城:
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

西夏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和战
思考:
议和后有何影响?
宋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送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朝代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女真
1115年
阿骨打
会宁
女真人
女真猎人
女真妇女
女真骑兵

大金得胜陀颂碑
阿骨打(公元1068-1123年)是金国的建国者,出身于生女真的完颜部中。公元1113年,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即大酋长),统一邻近各部,发动了反辽战争。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金。金建国后,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制作女真文,复与宋订约共同攻辽,不幸于辽灭亡前夕病死。
金灭辽形势图
1125年灭辽金
金灭辽
金灭北宋
金灭北宋
(1127年靖康之难)


金对辽的战争和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有何不同?
金对辽的战争,初期带有反抗压迫性质,是正义的;
后期金对辽和北宋的战争,带有侵犯性,使辽和北宋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是非正义的。
开封
临安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做皇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南宋的建立


1127年
(赵构)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南宋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临安(浙江杭州)
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家军
郾城大捷
岳飞为什么深受人民的爱戴
1、抗金斗争,屡建战功。
2、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3、冤死使人民对他更加同情怀念。
岳飞抗金斗争屡屡获胜的原因:
1、是正义的,得到人民和北方义军的支持。
2、岳飞的正确领导。
3、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岳王庙
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杀害岳飞?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宋高宗
秦桧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王庙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中都
临安
淮水
大散关
宋金对峙形势
大散关
大散关

南宋
1141年宋金和议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元昊出兵
元昊主和
开发边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金建国:1115年
金灭辽:1125年
金灭北宋1127年
南宋建立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第8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选择题:
1.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C

2.10世纪初,定都上京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鲜卑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3.如果你想考察辽和西夏的历史,你会去今天的(
)
A.杭州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B.辽宁省和银川市
C.杭州市和银川市
D.辽宁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辽、西夏
B.北宋、西夏、辽
C.辽、北宋、西夏
D.辽、西夏、北宋
5.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杯酒释兵权
②契丹建国
③“澶渊之盟”
④元昊称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6.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7.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其中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钦宗
8.“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
A.防御
B.进攻
C.和亲
D.投降
9.下列属于“澶渊之盟”内容的是(
)
A.辽皇帝接受北宋的册封
B.辽每年给北宋茶叶和白银
C.北宋向辽称臣
D.北宋每年给辽绢和银
10.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宋辽、宋夏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积贫积弱
12.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③都向汉人学习
④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契丹国志》
(1)材料中“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什么?
(2)这段话引自哪个盟约?你认为盟约的签订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15.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C
7.A
8.A
9.D
10.B
11.B
12.C
13.C
14.(1)
宋真宗。辽。
(2)盟约:“澶渊之盟”。影响:给宋辽之间带来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
15.(1)北宋;契丹族。
(2)“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
(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