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唐前期的兴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
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认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盛唐景象。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唐前期的兴盛。
二、学习新课: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媒体出示“唐太宗”像,指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为夺取皇位继承权,他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不久,他又迫使李渊退位,于626年即皇位。
1.以民为本,勤于政事
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他知道了打江山、打天下难,他也知道守江山更难,所以,他继位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唐太宗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7页第二段大字归纳。(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加以概括)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重视州县长官的人选;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
民族关系上:解决抵抗外族侵扰,加强国内各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2.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中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
展示唐太宗时期的贤才图片。
学生分组讲述魏征等人的故事。
对于我们当今中学生来说,应如何借鉴唐太宗身上的品质?
学生认识到:敢于接受批评,认真改正错误。
过渡:唐太宗继位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贞观之治
唐太宗前期的年号为“贞观”,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称“贞观之治”。对照课本第8页说一说“贞观之治”有哪些表现:
学生明确: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组织学生讨论: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
同学们说的很好,从同学们回答的内容来看,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道了“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和形成的原因,还对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位皇帝,也有了正确的评价。通过他的功绩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4.女皇武则天
出示“武则天”像,你能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学们看过《大明宫词》吧,在这部电视剧里,武则天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页后归纳。
学生回答武则天主要功绩。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代文人郭沫若对武则天有过这样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的意思是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二)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内容,找出唐玄宗在位期间,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学生回答明确: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不但注意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还很重视发展生产,使得当时经济繁荣起来。这段时期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统治前期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都善于用人、重视吏治、发展生产、戒奢从简;都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
三、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太宗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还重用有才能的人作官,她所选用的狄仁杰就是有名的贤相。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发展的趋势。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向下又开启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共8张PPT)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
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
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
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
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
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宗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
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1.政治方面,第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第二是革新政治。
2.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第二是戒奢从简。
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4.军事方面,击破东,西突厥
5.外交方面,第一派遣文成公主入藏,发展吐藩经济.第二和平对待边疆民族问题,被尊称为天可汗.
中文名:李世民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
今陕西省武功县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职业:唐朝皇帝、
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多才多艺,有错误会反省,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
.
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节俭自律,厉行法制,
发展国家经济
.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第2课
唐前期的兴盛
一、单项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2.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4.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5.“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6.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当时他重用的人才是(
)
A.房玄龄和杜如晦
B.姚崇和宋璟
C.卫青和霍去病
D.宋濂和郑和
7.
唐朝户口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二、材料解析题
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开元是谁的年号?
材料是针对当时哪个盛世局面的描述?
(3)当时“上”采取了那些措施才出现“天下大理”的局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7:ACDDAC
二、材料解析题
(1)唐玄宗
(2)开元盛世
(3)略(共9张PPT)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中文名: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利州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大周皇帝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如意娘
武则天
看朱成碧似纷纷,
不信比来长下泪。
憔悴支离为忆君,
开箱验取石榴裙。
出身
武则天,山西文水人。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态呢?”
为后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昭仪立为皇后。
称帝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67高龄时,在则天门,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建立武周王朝,从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退位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后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发动神龙革命,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氏被迫禅让天子之位给太子李显,世称唐中宗。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结束,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洛阳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初入宫廷
武氏为唐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士彠掌握数州的军政大权,但他终究只是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只是
靠战乱平步青云。(共1张PPT)
1.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姚崇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B
C
历史
LI
SHI(共18张PPT)
唐装
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626年即位。唐太宗统治的年号为“贞观”。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以民为本,勤于政事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重视州县长官的人选;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
3、民族关系上:解决抵抗外族侵扰,加强国内各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2.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3.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1.吸取隋亡的教训
2.任贤纳谏 整顿吏治
3.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4.大兴学校 发展科举
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皇后,因高宗长期生病,便协助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大权。高宗死后七年,武则天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690年—705年)
4.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很爱才,当时的著名宰相狄仁杰、张柬之、以及开元年间的著名宰相姚崇、宋璟,均是他提拔起来的。
狄仁杰
张柬之
姚崇
宋璟
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712-756年在位。前期年号“开元”。
二、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二、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即位后,他任用姚崇、宋璟等为宰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官僚机构和多余人员。
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在全国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
什么叫“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局稳定,
经济文化发展,
社会繁荣,
进入鼎盛时期
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统治前期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善于用人
重视吏治
发展生产
戒奢从简
都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