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唐代民族政策,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
2.
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和收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唐代与少数民族交往史实的学习,了解唐代开明民族政策,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理解我国现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政策。学习鉴真、玄奘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难点:通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特点。体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双方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图片导入新课。
问:上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唐太宗接受他的请求了吗?此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展?
二、学习新课
(一)文成公主入藏
1.自主学习课本P18-20第一框题内容。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统治者实行
民族政策,唐太宗后期深受各族爱戴,被尊称为
。
(2)文成公主入藏
背景:7世纪初,吐蕃(
的祖先)首领__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把___________嫁给他。
意义: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密切了___________的关系。
2.合作探究
(1)师展示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提问: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学生回答。
(2)展示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出示材料: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师提问:根据材料并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学生回答,师总结。
(3)简要介绍松赞干布的事迹。提问:松赞干布为什么想和唐朝联姻?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师提问:文成公主与藏和亲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新的友好交往?
学生回答。
过渡:唐朝前期,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疆域空前广大,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交往。
二、玄奘西行
盛唐时,与唐朝建立经济文化联系的国家很多,主要有:新罗、日本、天竺、中亚诸国、波斯、大食。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天竺:即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教师设问:大家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谁能为大家讲讲其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精彩片段说明了什么?想一想书中对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演示:《玄奘》人物画像、玄奘取经图等。
展示玄奘西游路线图,让学生直观了解。
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但是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大多都是虚构的。那么,为什么玄奘要历经艰辛去取经呢?
多媒体演示:《大唐西域记》等图片
教师归纳:因此,他不远万里,历时十九年,跋涉五万余里回到长安,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又在以后二十年的时间内,和助手们陆续翻译出1300多卷。这些佛经原本在印度已经失传,它的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既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又保留了世界的文化遣产。当然,印度也有不少的高僧携佛经到唐朝,有的还亲自参加译经工作,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那么,你从玄奘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答:玄奘西游取经,对促进中国和印度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三、鉴真东渡
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多媒体演示:鉴真像、鉴真东渡图。
学生自读课本21页内容了解。
师具体讲述鉴真东渡的史实、内容、影响。
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鉴真多次东渡日本,从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史实中,你得出什么启示?请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1)表明了鉴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2)鉴真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鉴真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列表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事件内容
时间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
印度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日本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
(1)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之处?
(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唐朝前期的繁荣不仅表现在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上,还表现在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上。(共2张PPT)
连线题:
人名
鉴真
玄奘
晁衡
事迹
去天竺
来中国
去日本
比一比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异同点?
L
L
2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点
事件内容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独行还是是否归国
结伴
玄奘西行僧人天竺历尽千难万险
独行
国
九死一生
鉴真东渡僧人日本六次航行,五结伴
否
次失败,历经
磨难(共38张PPT)
鉴真
玄奘
步辇图
一、文成公主入藏
1.自主学习课本P18-20第一框题内容。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统治者实行
民族政策,唐太宗后期深受各族爱戴,被尊称为
。
(2)文成公主入藏
背景:7世纪初,吐蕃(
的祖先)首领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把____嫁给他。
意义: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___________的发展,密切了___________的关系。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想一想
南
诏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文成公主入藏
七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的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
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携带的东西(她的嫁妆)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蚕种、诗文、医药书籍、农艺书籍、工程技术书籍、天文历法书籍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
★
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
长安
天竺
新
罗
日本
唐朝对外
友好往来
二、玄奘西行
◆
玄奘西行
阅读玄奘西行一部分
内容,了解玄奘西行
取经的故事,然后讲
给其他同学听!
注意
:时间
地点
人物
和
事件
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半岛)
(唐太宗)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从天竺取回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我国佛学研究,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650多部经书
《大唐西域记》书影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西安大雁塔
为保存玄奘带回的佛经而修建。
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为求取真经
不畏艰险
勇于开拓
好学不倦
三、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1、时间:
唐玄宗时期
2、经过:
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3、影响: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重大贡献。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鉴
真
返回
比较鉴真和玄奘
事件内容
时间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唐太宗时
唐玄宗时
印度
日本
历尽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开元五年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及第,在唐中央任职。爱好诗文,与大诗人王维、李白等交好。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
阿倍仲麻吕
望乡诗
晁
衡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
哭晁衡诗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2、遣唐使
说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
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唐朝
日本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经济政治制度
科技文化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有何相同之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建
筑
日
本
建
筑
日
本
茶
道
日
本
服
装
日
本
运
动
日
本
货
币
日
本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可见唐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了日本。(共1张PPT)
1.《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松赞干布
B.
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玄奘
2.下列事件中,哪一件不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发生的(
)
A.唐军在阴山下打败吉利可汗
B.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D.鉴真第6次东渡日本成功
D
D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2.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4.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5.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6.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说说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B
B
C
D
D
二.材料解析题
(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友爱合作,或说不以征服奴役为主或怀柔政策均可给1分)。
举例:①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②金城公主入藏
/
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等(以上几点任答一点都可得1分)
(2)特点:①唐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②外贸活动频繁;③国际声望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以上三点任答两点即得2分。其它如答:平等互利的交往政策
/
空间广大领域多样
/
文化交流互相促进
/
文明昌盛国力强大等言之有理同等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