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认读“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出示钻石图片,说:你喜欢钻石吗?为什么?你在哪见过?
生:钻石光亮而且珍贵。
师: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七颗钻石》,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题目。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认读生字。
1、课前已经预习课文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善良有爱心。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都有自己的思考,很会读书。
3、识字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课件)
三、再读课文,通过水罐的变化感悟“爱心”。
(一)、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况?
指名读第一段。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哪些词可以体现当时的确是大旱灾?
预设:所有 干涸 干枯 焦渴而死
师:你有没有焦渴的情况?这仅仅是口渴了,怎样才算是焦渴?
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你能读出这救命水的重要吗 指名读。
师范读。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老师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大旱灾的情境。
齐读。
(二)、师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水罐发生了许多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段,用——画出水罐的变化。
1、师:那么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
生:空水罐、水罐、满满的、银罐、金罐、钻石。(师板书)
2、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孝心。
师:在大旱灾的年代,空水罐怎么会有水呢?
师:你觉得小姑娘怎么样?生:孝训。
从哪看出小姑娘孝训?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黑夜呀?你有过在黑夜中自己独自一人出行吗?
所有能找的地方她都找过了,岩石刮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的双手,荆棘割破了她的衣服,可她却毫不在乎。所以(出示,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小姑娘此时的心情用书中一个词来说就是?没有想到会有水,超出自己的想象,就叫喜出望外。
又累又渴的小姑娘看到清澈新鲜的水,真想喝个够。
还从哪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孝训?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师: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水呢?板书:孝心
3、 感受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过渡:小姑娘匆匆忙忙往家赶,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读
师:这里面有两个词,一个匆匆忙忙,一个哀哀尖叫,你读后觉得小狗怎么样?
师:看到小狗可怜的样子。再读。
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生: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你能读出小姑娘的善良吗?
4、感受妈妈对小姑娘的母爱。
师: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妈妈怎么说的?自己读读。
师:从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妈妈对小姑娘的爱。
师:多么伟大的母爱呀,你来读。
生:母爱。板书
5、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过渡:小姑娘喝到水了吗?
师:小姑娘不渴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姑娘很渴?
生:咽了一口唾沫。咽多音字。
师:你觉得小姑娘做得怎么样?
生:很棒。因为……
师:正是小姑娘广博而无私的爱使得水罐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读水罐的变化。
师:当这股清泉哗哗地流向人间时,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四、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过渡: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同学们,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希望同学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