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优质教学资料(课件+教案+学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优质教学资料(课件+教案+学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02 11:13:09

文档简介

7.2.5生物的变异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实进行取样,从理论上分析,下列样本数量的选择最能反映花生果实大小性状差异的是(

A.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0粒
B.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20粒
C.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
D.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40粒
3.下列生物所获得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育种形成的奶牛产奶量高
C.经转基因形成的超级鼠体大生长迅速
D.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性状
4.下列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

A.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B.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
C.晒黑的皮肤
D.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5.下表是两个家庭成员中关于有、无酒窝遗传情况的调查记录(已知人类有、无酒窝由基因D、d控制)。请分析回答:
(1)一号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
,其中显性性状是

(3)一号家庭中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表中的“?”应填写

二、拔高过关
6.“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变异
C.环境温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7.关于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遗传和变异现象不能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
C.遗传现象只能在某些生物中出现
D.变异现象只能在某些生物上出现
8.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甜味菜椒,其中一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附近辣味菜椒的花粉传到了该菜椒花的柱头上
B.该菜椒子房壁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该菜椒子房中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该菜椒子房中珠被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9.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利用卫星搭载进行的水稻空间育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水稻
B.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C.用化学药品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的甜菜,比普通甜菜含糖量更高
D.以上三种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A.有耳垂的夫妇生下的孩子没有耳垂
B.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的孩子
C.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较黑
D.一对双胞胎,哥哥是双眼皮,弟弟是单眼皮
11.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的种子,获得的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种性状
B.改变了种子的各种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不良性状
D.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12.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的影响
B.生物的性状是指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生物的各种特征
C.所有的变异对生物体来说都是有益的
D.基因是DNA上有遗传功能的片段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做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的改变。
三、真题链接
1.
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南橘北积”的口味色泽性状
2.
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
B.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3.
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
A.极地的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B.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C.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D.极低的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4.
小麦是我市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如何提高小麦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小麦的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下列图解中的两种类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小麦的亲代都是抗倒伏植株,而子代中出现了不抗倒伏植株,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2)根据图解可以推知是
隐性性状。
(3)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写出子代的基因组成:

(4)让子代中不抗倒伏植株自花传粉,其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是

(5)如果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的小麦新品种,请说明抗虫这种性状是否能够遗传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A
2.D
3.D
4.B
5.(1)变异
(2)
相对性状
有酒窝
(3)dd
无酒窝
二、拔高过关
6.B
7.A
8.B
9.D
10.C
11.D
12.D
13.
(1)矮杆、高杆、抗锈病、不抗锈病
遗传
变异
(2)杂交
诱变
(3)不遗传
遗传物质
三、真题链接
1.D
2.B
3.C
4.
(1)变异;(2)不抗倒伏;(3)AA,Aa,aa;
(4)0;(5)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7.2.5生物的变异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
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养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生物圈中的种类繁多,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的,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原因也是

3.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4.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单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教材P44-45,进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小花生种在肥沃土中,大花生种在贫瘠土中,结果怎样?依据是什么?
(2)从大花生中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 为什么?
(3)小结请归纳:
①通过探究花生子粒的大小,使我们明白,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的不同,同时也受     的影响。
②变异是由于      改变或     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
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
遗传给后代。(后两空填“可以”或“不可以”)
【学习任务二】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阅读教材P46-47,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1)高产奶牛的培育是由于                        。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是由于                      
(3)太空椒的选择培育是由于                      。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2.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
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
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
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
C.小麦产量受到肥水的影响,不属于变异
D.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
A.
两个品种杂交
B.
基因变化
C.
染色体发生变化
D.
环境影响
5.科学家将芹菜等蔬菜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经过多年的培育,可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

A.增加了农作物的某些优良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C.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四、拓展延伸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是1987年开始将蔬菜等搭载上天的。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变异
2.普遍存在
多种多样
3.遗传物质
环境
4.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抽标检测
1.
B
2.C
3.D
4.D
5.
D7.2.5生物的变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难点:
1.举例说出引起变异的原因
2.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图片、花生、尺子、适当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
观看图片,引起兴趣讨论总结:生物存在变异现象
图片展示“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提出问题“同样都是由一个母亲生出的猪仔为什么会不一样?
1.变异的概念
1.观看图片,总结变异的概念2.积极发言,得出变异的普遍性
1.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变异现象2.组织学生发言,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观看图片,分组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小组就花生的果实大小的差异这一内容,分别提出本组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2)
制定计划并实施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并分工合作进行方案的实施。教师巡视,适当给予指导。(3)
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将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说明本组的实验结论。3.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图片展示“小熊和同学们在奶奶家吃花生的场景”的图片。组织小组讨论交流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强掉学生测量时注意事项,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3.出示思考题:①从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如果小花生在肥沃土壤中,大花生在贫瘠土壤中,结果怎样?依据是什么?③从大花生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3.
认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观看案例2.分组讨论3.小组交流总结:1、3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2、4是由于环境影响(太阳晒黑;受粉不足导致)引起的,不会遗传给后代。小结: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生物的变异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4.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周围人的变异类型
1.多媒体呈现案例(1)图片(肤色正常夫妇和1个白化孩子)(2)同卵双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几年后,哥哥比弟弟脸黑;(3)
图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成因过程)(4)图片(缺粒的和饱满的玉米棒子)2.出示思考题:他们的变异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 3.多媒体出示我们周围的人的变异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变异类型
4.人们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阅读教材,分组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育种实例,尝试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2.出示思考题(1)选择繁育高产奶牛思考:为什么经过几代的选择繁育可以培育出高产奶牛?(2)高产抗倒伏小麦培育过程思考:为什么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能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3)太空椒的培育思考:为什么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品质大为改善?
课堂小结
1.变异是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2.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3.人类可以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组织学生大胆发言,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点拨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1.概念:
2.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正确的解释身边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更好的利用教学课件让课堂更充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节课我也明白,学生讨论,动手动脑能打开智慧之门.(共32张PPT)
7.2.5生物的变异
八年级下册
情景引入
一头母猪生下的猪仔,为什么不一样?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品种的菊花
生活中的变异现象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生活中的变异现象
一胎生的两只猫
生活中的变异现象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羽色不同的子女
一只黄狗一窝生下了12只黑狗
成龙父子
变异的概念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的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吗?
2.作出假设:
花生果实的大小存在变异
1.随机抽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不少于30粒
2.测量果实的长轴的长短,以毫米记,四舍五入
3.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样品的个数,纵轴为果实的长度,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提示: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两种花生、尺、笔、坐标纸(或白纸)
(2)实施过程及测量数据
选取了大花生30粒,小花生30粒
测量的大花生的数据
测量的小花生的数据
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坐标图(或直方图)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长度
编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度
注:四舍五入
实验结果1:大花生的长度(毫米)
计算:大花生的平均值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长度
编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度
注:四舍五入
实验结果2:小花生的长度(毫米)
计算:小花生的平均值
看看所测量的两种花生的长度范围,大花生中最小的长度,小花生中最大的长度,以及大小花生长度的平均值。
分析探究结果:
a.大花生中有比较小的花生,小花生中有比较大的花生;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同一种花生果实之间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思考与讨论】
想一想
议一议
金鱼虽然和金鲫鱼外形差异很大,但是其实金鱼就是金鲫鱼的变异品种,你能说出金鱼身体颜色变化的原因吗?
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孩子。
2.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比弟弟黑。
1、上述所讲的两个事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呢?
引起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分析
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孩子。
2.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比弟弟黑。
前一事例是由
所引起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后一事例单纯由
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环境条件
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称可遗传的变异
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你现在知道基因型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为什么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了吗?
1.在北京培育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
2.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遨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将太空椒的种子种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实。
资料分析:下列情况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异?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高产奶牛是如何诞生的?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即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可能发生变化,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出来,经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变异,再次选择、繁育,经过数代,就会选择出高产奶牛,并且能保持高产奶量。
【思考与讨论】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太空椒是普通甜椒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其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产量也提高20%-30%。
普通甜椒
太空椒
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时间2006年4月25日晚9时许,刚刚结束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知识链接
重难点解读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变异的类型
典例自测
解析: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
答案:C
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而引起的(

A.个体生长较快
B.
个体发育较好
C.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
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解析:1.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

3.变异是不定向的.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能够适应环境,叫做有利变异.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就属于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会被淘汰,叫不利变异.
答案:C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
C.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D.生物的变异大多是适应环境的
拓展总结
太空育种
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条件是影响种子生长、生存、衰老、变异的重要条件,而这种条件是地面所不具备的。研究发现通过空间处理的种子能够产生有益的遗传性变异。
1987年我国发射的第9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了青椒、小麦、水稻等一批种子,开始了我国太空育种的有益尝试。至今,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已先后8次进行了51种植物400多个品种的太空育种实验,这些种子已在江西、广西、黑龙江等地安家落户,繁育后代。
真题演练
1.
下列变异能遗传的是(
)
A.手术后的双眼皮
B.晒黑的皮肤
C.用眼不当近视
D.双眼皮生单眼皮
解析:手术后的双眼皮、晒黑的皮肤、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BC错误.
D项中双眼皮的夫妇生下单眼皮的孩子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D
2.
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解析:甘蓝引种到拉萨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左右.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B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