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5 12:58:2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6课
第四单元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首诗,想一想,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观看战争图片:(战争死伤的惨不忍睹的场面;战争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
wèi





pín


yīn
绿


多音字:
松散
散步
子弹
弹药
弹弓
弹奏
弹琴

sǎn
sàn

dàn
tán
弹簧

fēn
fèn
分数
分外





zhé
shé
折纸
折本
涂抹
抹布
拐弯抹角
理解词语:
巡弋:
在海上巡逻。
不速之客:
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频频:
屡次、连续几次。
祈盼:
祈祷、盼望。
蜥蜴:
一种爬行动物,俗名“四脚蛇”。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
甲虫:
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那两方面的内容?
1.描绘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第一至第四小节)
2.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第五小节)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拦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三、细读第一部分(第1—4节),了解战争。
1.轻声读课文第1—4节,圈出作者所描写的地方。
1.蔚蓝色的大海
,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2.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3.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4.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为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细读第一部分(第1—4节),了解战争。
1.轻声读课文第1—4节,圈出作者所描写的地方。
大海、
沙漠、
夜空、
草地
2.请学生朗读这四小节。
3.在读这四小节,同桌交流完成下表。
地点
原先的宁静与美好
现在的景象
大海
海鸥的乐园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
沙漠
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
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1.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
(对比)
2.从这样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什么?
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3.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宁静的景物与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
质疑:
思考:
(围绕战争的罪恶回答)
4.把表格中的“现在”改为“遭战争破坏后”。
5.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读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激情朗读:
这究竟是为什么?
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朗读第1__4节。
学习完了第一部分,你发现了吗
思考:
我的发现:
我发现了前四节作者重复了相同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让人感觉诗人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我发现了课文前四节的叙述结构相似:先讲自然景物应该怎么样,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进行对比,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发现了前四节作者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海陆空”都写进去了,是暗示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的破坏。
四、激情朗读第5节,升华情感
1、试着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2、从这节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的体会,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感读第5节。
提示:
作者提出了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最后一句“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们希望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和祥和。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美好的和平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3、指导朗读:
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一起高声朗读第5节吧!
1.在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同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出示《儿童和平条约》,全班齐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导:
儿童和平公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质疑:你能告诉我第5小节讲了什么吗?
发出祈盼,让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样享受春天的美好。
课堂总结: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我们希望,我们祈盼——我们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与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的希望,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
“和平。”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通过描写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被战争破坏,摧毁了少年儿童的美好梦幻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诉,以及对和平祈盼的心情。
中心思想:
完成课前导读题.
1.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这四句诗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2.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究竟是为什么?”在课文中出现四次,强烈的反复使人感到,这已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拓展运用文本语言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翠绿的爬山虎,
本来是窗前的玉帘,
可是无情的炮弹
让它们无依无靠,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仿


练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蔚蓝(

巡弋(

蜥蜴(

频频(

绿茵(

祈盼(

二、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壁
巡(

游(

倒(




)想
梦(


)儿

)小



)乱
打(


)动

)浑


树(

绿(

三、在括号里填上可以搭配的词语。
蔚蓝色的(

发射(

一张(

金黄色的(

祈盼(

一间(

绿茵茵的(

享受(

一束(

四、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1.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

2.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

3.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

4.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

)(

五、联系课文填空。
1.海鸥的乐园——(

蜥蝎和甲虫的天下——(

2.星星的家园——(

欢乐的足球——(

六、缩句。
1.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2.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3.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4.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七、课外阅读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但是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复杂(

痛苦(

矮小(

战争(

2、用“简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参考答案
一、蔚蓝(wèi)
巡弋(yì)
蜥蜴(xī)
频频(pín)
绿茵(yīn)
祈盼(qǐ)
二、(戈)壁
巡(弋)
游(弋)
倒(戈)
(幻)想
梦(幻)
(幼)儿
(幼)小
(搅)乱
打(扰)
(扰)动
(搅)浑
树(阴)
绿(茵)
三、蔚蓝色的(大海)
发射(导弹)
一张(课桌)
金黄色的(沙漠)
祈盼(平安)
一间(教室)
绿茵茵的(草地)
享受(春天)
一束(鲜花)
四、1.动乱、安稳
2.平衡、稳定
3.奉献、索取
4.仇恨、喜爱
五、1.(大海)
(沙漠)
2.(天空)
(草地)
六、1.大海是乐园。
2.坦克和大炮打破了梦幻。
3.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4.地雷碎片阻挡着脚步。
七、1、复杂(简单)
痛苦(幸福)
矮小(高达)
战争(和平)
2、这样极其简单的话语确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3、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4、人们仔细的看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像透过这张画,看到盲童的心灵.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盲童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向往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