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五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4-02 19: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名称:
学科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掌握约分、通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有关知识。教材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材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探索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的方法,并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的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了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教材中“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一句话,就把新知识导入到已有知识的结构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对学生不再构成困难了。只要学生明白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便可。最后介绍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单元内容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有关的分数加、减法。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能归纳总结自己所发现的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分数来解决。(2)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单元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对有关疑问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参与其中,使课堂教学体现出较好的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
2.设计由浅入深的练习,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训练中联系知识的迁移,通过观察、比较、辨别分析等环节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第1课时

学目

知识与技能:我能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增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提高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
)个
是,里有(
)个。3.3个是(
),是4个(
)。4.把化成最简分数是(
),化成最简分数是(
)。
自主学习(学)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认真观察89页图画,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3.你能算出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在计算时分母有没有变化?分子呢?
5.你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写下来吗?
6.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7.要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8.从你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9.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10.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
11.请你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合作探究(议)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如有疑问或者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计算下列各题。

=

=-
=
-
=


=


=
-
-
=
-
-
=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
=

=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作业设计
教科书练习一第4-5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学目

知识与技能:我能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和验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我能在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能从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中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
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学法
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1.计算。+= +=  
-=
-=
++=
--=
2.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自主学习(学)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93页例1,并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1.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要求纸张和废金属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3.要求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该怎样列式?
4.观察上面两个式子,思考:⑴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就表示什么不同?
⑵分数单位不同可以直接计算吗?
⑶不能直接计算怎么办呢?
5.试着计算这两道题。
6.归纳计算方法:
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这两道题。
合作探究(议)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合作探究的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展示自己。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2.计算+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直接相加。3.计算下列各题。+=


-=
+

+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
=
-
=-
=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作业设计
练习册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3

学目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讨论,我能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过程与方法:我能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带小括号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
16-4+21
24-(18+3)2.计算:+=
+=
-=
-
=
-
=

=
自主学习(学)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来计算吗?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1.认真观察教材第97页例1的表格。(1)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2)互相交流: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3)思考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4)观察书上的计算方法,集体交流。方法一:
方法二:(5)观察算式,小结计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_________通分,也可以__________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2、仔细观察教材第97页内容并思考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1)认真分析并思考表格内容,想一想: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2)列出算式:

。(3)观察书上的计算方法,并写出计算过程。(4)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合作探究(议)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学生汇报交流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计算下面各题。
-
+
-
(-

+
-
-(+)
-
+
+(-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科书练习二第1-3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课时4

学目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讨论,我能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我的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要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质凝引导、创设情景、组织交流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36+64+
97
1.5

3.8
+6.2
28.6+0.54+0.46+1.4
1.8-0.45-0.55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
自主学习(学)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要求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1、观察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了:整数加法的(
)律、(
)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2.先认真观察分析,说说应该怎样简算,再在组内交流算法。
++
+++
合作探究(议)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学生汇报交流归纳概括出: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加法运算变得简单。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

+
+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加法运算变得简单。
作业设计
教科书练习二第4-6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解决问题


课时5

学目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能掌握有关分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过程与方法:我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能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分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自主学习教材第9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你知道了那些信息?写在下面。第一次:一杯纯牛奶,喝了
杯。第二次:兑满热水,又喝了
杯。问题:
我的解题设想是:
自主学习(学)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一杯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牛奶,喝了一半加水,实际上是加了(
)水,杯里(
)是牛奶,(
)是水。牛奶与水是相溶的,再喝半杯,实际上喝的半杯里(
)是牛奶,(
)是水。
合作探究(议)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合作探究的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展示自己。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李华喝一杯牛奶,先喝去它的一半,接着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共喝去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无论是求喝了多少牛奶还是喝多少水,都是求每次喝的占整杯的几分之几。
作业设计
教科书练习二第11、13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级:
五年级

目:数学





名:


12




主备人
共享人

学内



打电话


课时6

学目

知识与技能:我能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过程与方法:我能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
质凝引导,归纳总结。学法
小组合作,运用旧知迁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导)








个性化修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自主学习教材第10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请你提取这个实际问题的关键信息,写在下面:要通知的人数:
通知的方式及用时:
对于通知的要求:
请你写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①



自主学习(学)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案一:

分钟。
方案二:

分钟。
方案三:

分钟。
方案四:

分钟。
探索最优方案的规律。1分钟一共通知(
)人2分钟一共通知(
)人3分钟一共通知(
)人4分钟一共通知(
)人
……总结规律:全员参与通知2分钟通知的人数=
;3分钟通知的人数=
;4分钟通知的人数=
;……按照这个规律,5分钟一共通知
人;6分钟一共通知
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
分钟。
合作探究(议)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汇报交流,总结规律:全员参与通知,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评价释疑(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学校合唱队共有队员31人,暑假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到演出任务,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要花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2.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周末有一个紧急任务,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打电话通知,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要花多少时间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总结提升(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一个一个通知
15分钟
方案2:分组同时通知
7分钟
方案3:全员参与通知
4分钟
(图示法和列表法)
作业设计
教科书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