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文学艺术》课件+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清代的文学艺术》课件+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3 11:17:56

文档简介

第21课
清代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知道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3.通过对《红楼梦》内容、人物、艺术特色、社会意义以及当今“红学热”等分析,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赏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红楼梦》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2.阅读教材,交流昆曲和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名著佳作的赏析,激发学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红楼梦》和京剧艺术。
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句话里提到了中国四部古典小说,你知道它们的作者是谁吗?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师由此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红楼梦》
明清时期的文学,最令人瞩目的是长篇小说的兴盛与发展。谈谈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著作名称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塑造人物
成就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曹操 刘备诸葛亮 张飞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宋江 李逵武松等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神话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叶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
唐僧
孙悟空猪八戒等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趋势。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王熙凤等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教师指出:其中,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水平,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媒体出示、学生观察《红楼梦》插图提问:在《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你喜欢哪些人物?请说出理由;知道哪些故事,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组织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药、茶道、花卉种植、人生哲理等等;(2)以爱情为主线。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以悲剧展示给读者,让人有撕心裂肺之痛;(3)词文优美,结构严谨,笔法高超;(4)影射历史,疑案重重,引起众多学者讨论,成为焦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京剧的兴盛
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城镇经济的发展,戏剧创作也日渐繁荣。戏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中被称为国粹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于什么时间 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
生:京剧 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
教师指出:京剧以徽剧、汉戏为基础;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正式形成。
多媒体展示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及京剧脸谱等相关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京剧节奏缓慢,不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答:(1)京剧是我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主要崇尚规范、墨守成规。当时人们没有电视、电影,逢年过节便唱大戏娱乐;(2)京剧流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一批具有此种风格的代表作品。(3)京剧艺术蕴含了200年来代代艺术家的心血,不仅有剧本、情节、冲突,还有音乐、歌唱、独白、舞蹈、武术、杂技、脸谱、头饰、服装等。都是对生活的真实的艺术表现。
三、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其中《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文学作品;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第21课
清代的文学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有这样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还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著作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2016·玉林中考)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我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5.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维护封建专制
B.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C.都有反封建思想
D.都运用了浪漫手法
6.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B.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皮黄戏”
C.道光年间(1840年)年正式形成
D.以板腔体音乐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7.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8.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
B.武松打虎—《水浒传》—施耐庵
C.大闹天宫—《西游记》—吴承恩
D.黛玉葬花—《西厢记》—曹雪芹
9.
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10.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形成时间是在(

A.17世纪初
B.18世纪初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二、材料解析题:
11.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请回答: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的?
(2)《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B
3.D
4.C
5.C
6.B
7.
B
8.D
9.
B
10.
D
二、材料解析题:
1.
(1)曹雪芹
清代
(2)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共15张PPT)
四大名著
著作名称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塑造人物
成就
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你知道这些图画和哪部著作有关吗
贾宝玉
刘姥姥进大观园
黛玉葬花
《红楼梦》
曹雪芹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药、茶道、花卉种植、人生哲理等等;
(2)以爱情为主线。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以悲剧展示给读者,让人有撕心裂肺之痛;
(3)词文优美,结构严谨,笔法高超;
(4)影射历史,疑案重重,引起众多学者讨论,成为焦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合作探究
京剧何时形成?又是在哪些剧种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
二.京剧的兴盛
京剧形成——19世纪中期乾隆年间
融合剧种——徽剧为主,汲取汉调、昆曲、
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
和表演形式
角色类型——生旦净丑




猜猜他们的角色?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脸谱知识
京剧节奏缓慢,不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1)京剧是我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主要崇尚规范、墨守成规。当时人们没有电视、电影,逢年过节便唱大戏娱乐;
(2)京剧流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一批具有此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3)京剧艺术蕴含了200年来代代艺术家的心血,不仅有剧本、情节、冲突,还有音乐、歌唱、独白、舞蹈、武术、杂技、脸谱、服装等。都是对生活的真实的艺术表现。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