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课件+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课件+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3 11:19:4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8课
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熹宗的奇葩爱好
一、农民起义与明朝灭亡
(1)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败坏,社会矛盾激化,王朝统治危机四伏。
(2)当时外部威胁也极其严重,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
(3)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建立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
1.背景: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是金的意思,觉罗是族的意思。即为金族的后裔。从小寄养在明朝辽东总督帐下,喜欢读书。长大后足智多谋,武艺超群,明朝任命他为建州卫军事长官,加封龙虎将军,屡立战功。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皇太极
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他是清朝立国一个人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忘记收买人心。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吴三桂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
高邮),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1644年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清顺治帝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后金(1616年)
皇太极
改女真为满洲
改国号为清(1636年)
清朝开始统治全国(1644年)
顺治
《耕织图册》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情景,说明清初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康乾盛世




清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农业的进步:南方推广种植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海外引入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迅速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清初农业的发展成就
推广的高产农作物
马铃薯
玉米
甘薯
花生
向日葵
手工业的进步:农村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湖州的丝、松江的布,不仅输往各地,还行销国外;全国大小城市和不少市镇开设手工业作坊。
清初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湖州辑里湖丝
青花布
盛世滋生图第18课
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
一、单项选择题:
1.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这表明(
)
A.皇帝疏于朝政
B.大臣结党营私
C.官吏贪赃枉法,盘剥百姓
D.农民流离失所
2.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
A.陈胜、吴广
B.黄巾
C.李自成
D.洪秀全
3.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明王朝势力强大
B.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C.李自成指挥失误
D.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起义军
4.下列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明朝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
③明末农民起义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统治者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6.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扩大
②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后,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
③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发展
④注重水利兴修和大河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5亿。乾隆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3,造成清初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清明
B.战乱较少
C.经济发展
D.多子多福思想影响
8.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是


A.明朝时期
B.康熙年代
C.康乾盛世
D.明中期到清朝
9.“康乾盛世”所反映的时期是指


A.康熙帝在位期间
B.康熙和乾隆在位期间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
D.整个清朝前期
10.
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表现包括(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引进高产作物 ③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④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三、材料解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被打跨。”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的?
(2)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盛世?
(3)从康乾盛世的那段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C
3.
D
4.
B
5.
B
6.
A
7.
C
8.
C
9.
C
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1)康乾盛世略;
辉煌:①通过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繁荣。
(2)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3)教训:①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②应与时俱进,改革开放。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④重视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第18课
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明朝末年的社会危机,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过程,认识农民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2.了解清军入关、清朝前期的繁盛等史实。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相关史料,说说明末政治腐败的表现,学会“论从史出”。
2.通过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康乾盛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奠定了疆域广阔、统一强盛的大国的格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康乾盛世。
难点: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李自成起义失败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前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又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那么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明清帝国是怎样更替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8课
清朝建立与前期的繁盛。
二、学习新课:
讲述明宪宗、明熹宗疏于朝政的相关史事及语文教材中关于“魏忠贤连升三级,一群混蛋。”的文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一)农民起义与明朝灭亡
1.背景:
学生阅读P94归纳明朝农民起义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败坏,社会矛盾激化,王朝统治危机四伏。
(2)当时外部威胁也极其严重,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
(3)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建立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
2.爆发:
学生对照课本了解:自1627年起,陕西地区因连年饥荒相继爆发多次农民起义。
教师指出:十余年间,农民起义虽遭挫折,但是长期坚持,终成燎原之势。其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成为起义的主力。
3.李自成起义:
展示李自成农民起义图片、路线图。
学生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结果。
引导学生认识到李自成起义的作用:导致明朝直接灭亡。
(二)清军入关
1.背景:
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起兵与李自成对抗,并向清军求援。
媒体出示吴三桂图片。
2.战局:
李自成东征,结果在吴三桂和清军的夹击下战败,在湖北遇害。
3.结果:
清军入关后占领北京,仍以此城为都,取代明朝。随后,清朝统治者陆续平定各地抗清活动,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三)清朝前期的繁盛
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册》: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明确:反映了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情景,说明清初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教师指出:清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呈现出“盛世”景象。历史上把这一盛世称为“康乾盛世”。
清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学生阅读课文P97—99,小组讨论归纳。
农业的进步:南方推广种植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海外引入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迅速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手工业的进步:农村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湖州的丝、松江的布,不仅输往各地,还行销国外;全国大小城市和不少市镇开设手工业作坊。
商业的发展:商品生产的发展促使各地商业日臻繁荣。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有新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指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安定,使人口数也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乾隆后期,全国的总人口数已超过3亿。
四、课堂小结:
明清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两个王朝,两者的兴替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清时期,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中国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超越前代,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了又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