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代的建筑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一
3、下列朝代不是以北京为都城的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故宫里的社稷坛象征( )
A、国土 B、祖先 C、民族 D、皇帝
5、故宫的整体布局特征是( )
A、依地形地势布局
B、对称布局
C、以皇宫为核心布局
D、沿河流布局
6、明长城东起( )
A、鸭绿江 B、山海关 C、居庸关 D、嘉峪关
7、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三重,现今故宫博物院是( )
A、皇城 B、宫城
C、京城
D、外城
8、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
代的建筑奇观,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 ( )
A.赵州桥 B.大雁塔 C.大明宫 D.故宫(紫禁城)
9、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政权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有
①隋朝
②北宋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0、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吸引着中外游客到长城一游。假如你是导游,你会这样向游客介绍:
(1)中国历代长城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是 ( )
A.赵长城 B.汉长城
C.秦长城
D.明长城
(2)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 ( )
A.抵御匈奴的进攻
B.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
C.抵御突厥的进攻
D.抵御鲜卑的进攻
(3)下列关于长城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为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③完全中断了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的贸易 ④确保了整个明朝北方边疆的和平与安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少数几个帝王不主张修长城,唐太宗是其中的一位。他认为那种劳民伤财的消极防御的办法不可取,主张采取积极防御的办法,即打到侵略者的老巢去,加以消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土和人民的安全。清朝皇帝也不修长城,并且注意保护,“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唐太宗不修长城是怎样保证边疆安全的?
(2)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B、 6、A、 7、B、 8、D. 9、C.
10、(1)D. (2)B.
(3)A.
二、简答题:
(1)用战争的方式彻底打败少数民族的骚扰,然后设置机构任用当地贵族进行管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进行感召,使其心悦诚服;用和亲的方式加强联系等。
(2)明朝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骚扰,大规模修筑长城;清朝为了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外修建十二座宏伟的喇嘛庙,用以接见少数首领,这样的措施加强了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第16课
明代的建筑工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长城与北京城、故宫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赵州桥、长城、北京城和故宫的观察和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多媒体展示有关故宫、长城的资料、图片、照片,让学生对故宫、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感受到明清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
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故宫和长城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2.
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长城,北京城、故宫。
难点: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师激情导入:
大家知道,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你去过北京吗?老师带着许久以来的渴盼终于在去年暑假游览了北京,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同学们想看吗?
师展示照片,并请同学们认一认:照片上的风景你认识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塔、故宫、中央电视塔、鸟巢、水立方、长城……)
师:看到这儿,我想,很多同学的心已不再平静了,是啊,北京有着太多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先去北京的长城和故宫
“神游一番”。
二、自主学习:
媒体出示“新知自学”,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对照“新知自学”自主学习。
男生展示“明长城”相关知识(包括目的、起止点、地位、建筑特色等)。
多媒体展示图片。
女生展示“北京城”相关知识(包括背景、营建、布局、地位等)。
多媒体展示图片。
三、合作探究:
1、长城最早是什么时期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秦
防御匈奴)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战国、秦、两汉、南北朝、隋、金、明)
师指出: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其最盛期是在明代。
2.展示“秦长城”、“明长城”,填写下表比较秦、明长城的异同。
朝代
东西起止点不同
抵御的少数民族不同
相同点
秦长城
明长城
3.长城有何历史作用?
学生交流、师引导生从军事、经济、政治三方面加以概括:
军事上——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为边疆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宁的环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什么是长城精神?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5.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红色表示着重尊严,黄色是皇室的标志。
6.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7.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
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
四、课堂小结: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气势宏伟的故宫和长城勘称东方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在为先人创造的历史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要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39张PPT)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
城
.
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城始建于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午门
金水桥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神武门
角楼
九龙壁
东华门
角楼
角楼
西华门
角楼
养心殿
角楼
故宫角楼
午门
神武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坤宁宫
合作探究
1、长城最早是什么时期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
秦
防御匈奴
战国、秦、两汉、南北朝、隋、金、明)
中国的过去和将来,同样具有魅力。……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城更为壮观。
——英国前首相希思
中国最伟大的美术,最壮丽的美,莫过于长城!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
辽东
临洮
鸭绿江
嘉峪关
秦、明长城比较表
朝代
主要相同点
起讫不同
对付民族不同
秦
明
都是为抵御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
东起辽东
西到临洮
东起鸭绿江
西到嘉峪关
匈奴
蒙古
长城作用
1.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2.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经济上:为边疆地区的开发提供了
和平安宁的环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万里长城像腾空的巨龙,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
城
精
神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北京城
(元、明、清)
宫城(紫禁城,今故宫)
皇城
京城
外城
对称展开
规模宏大
主次分明
严谨整齐
雄伟端庄
1
.
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2
.
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3
.
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
合
作
探
究
交流合作
成果共享
1
.
红色表示着重尊严,黄色是皇室的标志。
2
.
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3
.
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