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4 10:11:27

文档简介

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8世纪,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安西都护府
D、西域都护
2、下列是清朝为加强西藏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为(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3、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清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天竺
D、册封五世达赖
4、下列史实,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5、率领土尔扈特部摆脱沙俄控制,长途跋涉,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大小和卓
C、渥巴锡
D、噶尔丹
6、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A.1661年
B.1662年
C.1683年
D.1684年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
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8、“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雅克萨之战
9、清朝前期加强了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与此无关的措施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西域都护
10、为了维护统一,代表清政府同达赖和班禅一起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1、今天的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规模的是(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经过清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清朝疆域东北已到


A、巴尔克什湖和葱岭
B、唐努乌梁海
C、外兴安岭、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
D、大海及台湾诸岛屿
13、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噶尔丹叛乱
14、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18世纪,清政府在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安西都护府  
 D.西域都护
15、清朝称之为“回部”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土尔扈特
二、连线题:
时间
有关人或国家
事件
1662年
顺治帝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684年
雍正
设置台湾府
1652年
康熙帝
设置驻藏大臣
1624年
郑成功
侵占我国台湾
1713年
清朝
收复台湾
1727年
荷兰殖民者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DAC
6-10:BDBBC
11-15:DCDBB
二、连线题:
时间
有关人或国家
事件
1662年
顺治帝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684年
雍正
设置台湾府
1652年
康熙帝
设置驻藏大臣
1624年
郑成功
侵占我国台湾
1713年
清朝
收复台湾
1727年
荷兰殖民者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共48张PPT)
第16课
西藏
新疆
蒙古
康熙帝三征准噶(gá)尔部,击败噶尔丹。
1、平定漠西蒙古叛乱
一、巩固西北边疆
漠南
漠西
漠北
和硕特
准噶尔
杜尔伯特
土尔扈特
反击噶尔丹作战示意图
乌兰布通古战场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清《北征督运图册》局部
康熙帝三征准噶(gá)尔部,击败噶尔丹。
1771年(乾隆年间),土尔扈(hù)特人在首领渥(wò)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成为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
1、平定漠西蒙古叛乱
2、土尔扈特人东归
一、巩固西北边疆
蒙古族的一支
——土尔扈特人
1771年
伏尔加河
西迁
东归
1771年
伊犁
伏尔加河
西迁
东归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答: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忠贞爱国的赤子之心。
合作探究
“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乾隆
乾隆接见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东归民族英雄——渥巴锡
《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乾隆御赐土尔扈特银印
自古以来有哪些王朝加强了与新疆地区的管理?
朝代
史实
汉朝
唐朝
张骞通西域,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太宗、武则天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乾隆时,最终彻底平定准噶尔部,设置伊犁将军,巩固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清《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平定准噶尔叛乱
乾隆皇帝戎装像
伊犁将军府旧址
乾隆时,最终彻底平定准噶尔部,设置伊犁将军,巩固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乾隆时,清政府派兵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由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平定回部(维吾尔族)叛乱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郎世宁)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自古以来有哪些王朝加强了与西藏地区的交往?
朝代
交往史实
唐朝
元朝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汉藏“和同为一家”。
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标志西藏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1、册封宗教领袖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知识小贴士
达赖和班禅尊号的涵义:
达赖喇嘛:达赖,蒙语,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故达赖喇嘛,可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
班禅额尔德尼:班禅,意为“大学者”,额尔德尼,意为“珍宝”。故班禅额尔德尼,可意为“德智如珍宝般珍贵的大学者”。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雍正帝派驻藏大臣
1、册封宗教领袖
2、设置驻藏大臣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驻藏大臣衙门
驻藏大臣令牌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雍正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雍正帝派驻藏大臣
1、册封宗教领袖
2、设置驻藏大臣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乾隆帝确定“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
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清乾隆时正式设立的制度。凡蒙藏大活佛如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乾隆帝
朱镕基会见第十一世班禅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答: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忠贞爱国的赤子之心。
合作探究
清政府为什么在册封达赖、班禅两位宗教领袖后还要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并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仪式?
(1)设置驻藏大臣,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2)
①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②体现中央权威、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
合作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并联系之前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认识到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做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1)特点是和平交往与战争冲突交织,但和平与融合是主流,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2)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更强大。
合作探究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结合本课内容,请分别扮演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说一说各自在边疆的经营过程中的功绩。
小结:
(角色扮演)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三、台湾回归祖国
郑成功(1624-1662)
福建南安人,著名民族
英雄。
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三国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
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郑成功《复台》
清康熙御赐匾
西至葱岭、巴尔喀什湖
北到唐努乌梁海
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鄂霍次克海
东到大海及台湾
西南到喜马拉雅山
南到南海
清朝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清朝平定准葛尔部叛乱、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基本史实;
2.了解清朝对西藏、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经营,认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3.学生了解并掌握荷兰独霸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廷设置台湾府、清朝的疆域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有哪些史实可以证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清朝疆域图》,以说明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清朝对西藏、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经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进行的正义斗争,认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朝对西藏、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经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难点: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中国的领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时期加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的管辖;与此同时,对外赶跑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从而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学习新课:
(一)巩固西北边疆
学生阅读课本P92-94“巩固西北边疆”一目内容,了解清朝前期处理西北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
1.经略蒙古:
(提示学生注意生僻字的读音和写法)
维护统一
康熙时,漠西蒙古发生叛乱,康熙帝三征准噶(gá)尔部,击败噶尔丹。
迎接回归
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成为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
2.平定新疆:
巩固统治
乾隆时,最终彻底平定准噶尔部,设置伊犁将军。
平定叛乱
乾隆时,清政府派兵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由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提示学生回顾土尔扈特人东归的艰辛历程)
师生共同明确: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忠贞爱国的赤子之心。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学生阅读课本P94-95“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一目内容,了解清朝前期对西藏管辖的史实。
册封宗教领袖
顺治帝时,五世达赖入京谒见,清政府正式册封了“达赖喇嘛”。
康熙帝时,五世班禅获得清政府正式册封,称“班禅额尔德尼”。
乾隆年间,清政府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选择,必须依据“金瓶掣签”制度执行。
设置官员
雍正年间,清政府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清政府为什么在册封达赖、班禅两位宗教领袖后还要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并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仪式?
(提示学生注意驻藏大臣是由谁直接委派的,“金瓶掣签”产生的宗教领袖对西藏的重要性)
2.通过以上的学习,并联系之前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认识到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做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明确:
1.(1)设置驻藏大臣,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2)
①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②体现中央权威、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
2.(1)特点:和平交往与战争冲突交织,但和平与融合是主流,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2)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更强大。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清朝对边疆的经营。这些措施当中都是我们国内采取的措施,但是在这个时期我们还面临着国外的威胁。
出示地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指出当时的清朝面临着来自荷兰的侵略,台湾曾一度被荷兰殖民者侵占。面对外敌的入侵我们炎黄子孙应该怎么做?
生答:坚决抵抗。对,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台湾回归祖国”。
(三)台湾回归祖国
教师介绍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的背景:1624年,荷兰殖民者趁明王朝腐败无能,侵占台湾南部地区,并修筑了热兰遮和赤嵌楼两个要塞,后来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殖民者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从殖民者侵略台湾那一天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地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领导抗击侵略的最杰出的人物就是郑成功。
学生阅读课本P95-97“台湾回归祖国”一目内容,思考:
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清政府为什么要设立台湾府?哪一年设立?
1、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宝岛-----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屠杀。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1661年3月,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大军分乘数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在向导的引导下,横渡台湾海峡,在鹿耳门登陆,迅速包围了赤嵌城,经过激烈的战斗,赤嵌城中的侵略者投降了,荷兰殖民头子揆一拒不投降,准备死守台湾城。
师补充材料:“郑成功写给荷兰殖民头子揆一的一封信”。解决思考题“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经过八个月的围困,荷兰军队陷入绝境,在1662年初,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样,被盘踞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台湾府的设置(1684年)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统治台湾。而此时的清政府内部已经趋于安定,郑成功后代以台湾为据点与清政府对峙,这种行为时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的。所以,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率战船300艘,精锐水师2万人,进攻台湾,郑氏投降,郑成功的孙子归顺了清政府,清军进驻台湾。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四)清朝疆域
课件展示《清朝疆域图》然后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清朝疆域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的具体位置。
教师指出:清朝的疆域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清朝时期对边疆的管理,解决外患的历史。对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做了巨大努力和斗争,由此我们认识到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外,清朝前期解决外患,我们不难看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做出贡献。
外兴安岭、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
唐努乌梁海

巴尔喀什湖和葱岭
大海及台湾诸岛屿
喜马拉雅山
南海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