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3份教学设计+2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3份教学设计+2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3 19:39:3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让我们一同走进写作的殿堂……
线索可以是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某种感情等等。运用线索是以某个事物等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你能结合所学课文说说设置线索的方法有哪几种吗
以“人”的见闻为线索,如《最后一棵》
以“物”为线索,如
《羚羊木雕》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
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背影》
文章中常见的线索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以毕业典礼前、中、后为线索组织全文。
闹钟
课堂
乒乓球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二、以空间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课室
饭堂
篮球场
操场
三、以事物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教科书
四、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阶段考试
五、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阿长与<山海经>》以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同桌
多种线索混合使用
如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同时以时间为线索。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以毕业典礼前、中、后为线索组织全文,还以爸爸的花儿为线索。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所要表达的内容。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诗在钟声里活着;钟在诗句里响着。钟声是美的吗?可不,它被游荡的云,过路的风和早守在寺门的绿叶儿抢走了。匆忙间,遗留给我的是那时断时续的袅袅余音,像悬浮于黄昏若有若无的薄雾里时隐时现的峰峦。
这口钟并不特别,如同其他庙宇的钟,只因为历史在浇铸它时渗进了诗,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来这儿听钟的朗诵。
被夕阳余辉镀得发亮的钟声,波光粼粼,轻悠悠地溪水一般从寒山寺流来。
我伫立枫桥上,伫立于黄昏的冥色里。黄昏,古铜色的苍穹仿佛一座大钟,沉思着的我,是一只悬挂的钟锤吗?
我伫立在枫桥上,伫立在联系古老历史与遥远未来的诗行上。

问: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
歌声(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的三曲清歌,真令我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
这是在花园里……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感受日光时所深藏着的那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却带了黯淡的颜色。……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细雨,园里没有了浓郁的香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官,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

问: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2)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4)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5)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8)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9)哦,爱在心灵深处……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2)
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4)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5)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8)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9)哦,爱在心灵深处……




前文
呼应
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平淡之中见真情,可
          敬可亲!
二.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景物描写,外貌描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融合,更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结构严谨,首尾圆合。全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有自豪有伤感,有责怪有震撼,更有深深的悔悟,层次分明,一气呵成,行文自然,首尾呼应。
安排线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
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1.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
表达的内容
课堂练习
你和你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选择与此相关的几件事来写,再现这一段美好的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懂得写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才能文脉贯通。
2、培养确定线索,使文章一线贯通的能力。
3、提炼生活,发现生活中美丽的人和事。
训练重难点:
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训练内容:
见书训练一、训练二任选一题,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时数:
二课时
导写过程:
(一)上作点评
(二)导入
记事写人的文章,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三)知识链接
知识点学习之一:常见的记叙线索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二、以空间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三、以事物为线索,如《繁星》《皇帝的新装》、《柳叶儿》《繁星》围绕“繁星”,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的深切感受。
四、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五、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特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使读者清楚的看到“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再如《春》
六、多种线索混合使用,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执”——“惊奇”——“满足”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知识点学习之二:安排线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四)实践操练
训练内容:
见书P81训练一、训练二任选一题,题目自拟,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五)思路点拨
(1)选取材料。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取一件事或几件事来写。选取的这些材料,应当是自己熟悉的、动情的材料。上面两道题,取材范围都较广,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均可以写。
(2)设置线索。分析所选取的写作材料,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写几件事,都可以从中提炼出与所写事情紧密关联的一件物品、一个人物、一种情感或一句话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
(3)以线串珠。这里的“线”即已确定的行文线索,这里的“珠”则是指所要写的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不同阶段。我们可以运用所确定的线索将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不同阶段组织串联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4)注意照应。在记事写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线索的前后照应。一般来说,在文章开头,应该点出行文线索;在文章中间,要结合叙述内容适当地反复提一提行文线索;在文章结尾,要重申行文线索,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
(六)范文导航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2)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4)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5)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8)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9)哦,爱在心灵深处……
点评:
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平淡之中见真情,可敬可亲!
二.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景物描写,外貌描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融合,更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结构严谨,首尾圆合。全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有自豪有伤感,有责怪有震撼,更有深深的悔悟,层次分明,一气呵成,行文自然,首尾呼应。
(七)构思提纲,定稿誊抄《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线索,明确线索的作用,懂得写文章只有做到线索清楚,才能文脉贯通
2、通过学习,领悟线索的作用,培养学生确定线索,使文章一线贯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线索,明确并领悟线索的作用
2、从材料中发现能贯穿全文的线索
教学难点:
写作中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见过珍珠项链吗?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是什么贯穿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身上的衣服又是什么连缀起来的?靠的也是线索。写记叙文离不开线索,文章中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这些材料就是靠线索把它组织起来的,如果记叙文中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二、自学课本81页知识短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自学提纲:
1.什么是线索?线索又有什么作用呢?(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线索?)
明确:
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2)一篇文章中有了明确的线索,有什么好处呢?作用是什么?
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3)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说说我们常见的设置线索的方法有哪几种?
A.以“人”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B.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C.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D.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如《我的老师》以我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
E.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F.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G..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七颗钻石》
另外,多种线索混合使用。如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执”——“惊奇”——“满足”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当然作为记事写人的线索远远不止这几种,以后细心体会。
三、牛刀小试:
同学们对线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应用能力,连连看:把相关课文与记叙顺序连起来。
四、安排线索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篇文章的线索也不能随便确定,它必须使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那么,安排线索时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A.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B.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C.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五、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回顾《七颗钻石》一文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
六、初试身手
1、阅读同龄佳作《我家阳台上的那盆花》,你能找出它的线索?
2、试试看,你能填出《妈妈的手》的行文脉络图吗?幻灯片展示
七、赏析例文:幻灯片: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先明确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明确:苍老的脸)所谓写作要扣题,那么作者在写作时就应该紧扣题目来写。我们边读边赏析,看看这个考生的作文为什么写得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又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线索的呢?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哦,爱在心灵深处……
请同学们作简要赏析,并且讨论出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点评:
A.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朴实敦厚的父亲,在瑟瑟寒风中,在苍茫的夜色里静静地等待怕黑怕冷的“我”,平淡之中见真情,可敬可亲!
B.描写细腻,语言优美。静谧的夜色,柔和的月光,浮想联翩的“我”,悦耳动听的鼾声,青松翠竹的身影,深深陷入的眼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融合,更给文章增色不少。
C.结构严谨,首尾圆合。全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有自豪有伤感,有责怪有震撼,更有深深的悔悟,层次分明,一气呵成,行文自然,首尾呼应。
八、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记叙文的线索该如何设置,归纳:
1、以人物穿针引线,连缀故事情节。
用这种线索写出的作品往往真实感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故事中,线索人物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参与人,也可以与事件的发展毫无关系,但必须是见证人,因为他是作者特意安排的“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就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
这是初学者较易把握的线索安排模式。在这类记叙文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用事物作为线索安排事件内容,要特别注意一点,这就是该事物应与人的情感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能引起人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而非一般的物品。如《柳叶儿》中的柳叶儿就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3、以事件为轴心,展开故事情节。
以事件为轴心来展现故事的全貌,这是一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
4、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
此类记叙文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抒情性极强的文章,在作品中,以情感作为动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真实的表露坐着的思想感情,是文章充满人文魅力。但为了使文章脉络清晰,不生枝蔓,写作这类文章就要注意对情感进行合理把握,绝不能让情感肆意蔓延。
九、课堂训练
1、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熟悉的人和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600字。
明确:
A、审题,明确要求
B、拟好题目,要有特色
C、构思,确定文章的线索
2、【例文赏析】
微微的笑意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把我的衣服淋透了,啊,真冷!如果能有一把伞为我遮会儿雨该多好,哪怕一分钟,可这是不可能的。我望着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的人们。车也和我作起对来,等了快十分钟了,还不来,透过串串珠帘,我焦急地向远方望去,雨雾中,白茫茫的一片,车还没有来……
忽然,我觉得雨停了,抬头一看原来在头上支着一把漂亮的花阳伞,洁白的底子上,有一朵朵红色的小花,伞的中心还向两旁扩散着一个个美妙的圈圈,别提有多好看了。可伞的一个支架断了,上面裹着白色的橡皮膏。我一怔,不由抬头看了看伞的主人,啊,是她!我的同桌。在我看来,她一向平平常常,在班里并不引人注意,但此情此景,却使我想起了一天下午发生的事……
那天下午上自习,我写完作业正准备收拾书包,忽然一抬头看见课桌旁边放着把花阳伞。我拿过伞把玩着,“啪”的一声,伞掉到了地上。我忙拾起来,慌乱中,又碰到课桌上,伞的一条支架断了。她听见了这声音,转过头看了看我,对我微微一笑,便把伞放到课桌里。还好,她没发现伞坏了,我赶紧装好书包溜走了……但那天晚上,我总觉得不安。好像看见她拿着那把漂亮的伞在哭,泪水不断地从她脸上流下来。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她已经来了,她看见了我,便冲我微微一笑,这是她习惯性的表情,可我今天感到极不舒服,脸上火辣辣的,我勉强地对她笑了笑,笑得那么不自然。当时,我真想说,是我弄坏了你的伞,但我终于还是没有说,因为我没这个勇气。
现在,就是这把伞在我头顶撑开,为我遮挡着风雨,虽然支架断了一支,但它仍那么美丽,就像它的主人一样……那天,只有我动了她的伞,她怎么会不知道?如今,一个比伞更美的小姑娘,却正在为我这个高个子吃力地打着伞。
虽然雨淋湿了她的半边身子,打湿了她那乌黑的头发,但她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此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真后悔……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真对不起你,是我弄坏了你的伞,这么多天也没向你道歉,我真……”她打断我的话,笑着说:“没什么,坏了不也一样挡雨吗?”还风趣地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说完,又是冲我微微一笑,笑得那么甜,那么好看,我感激地望着她,啊,大大的明亮的眼睛,长长的好看的睫毛……
雨下着,雨中飘散着花伞的芳香,在那朵朵晶莹的伞花中,闪出她那温和的微微的笑意……
【解读例文】
小伞的故事简单、平常,却能产生感人的效应,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作者以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四次微笑贯串全文,四次微笑写完了,事情叙述完了,主题也就突现出来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就完成了。全文叙事紧凑、简练,文脉通畅。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学习目标:学习写人记事这类作文的要求,达到线索清楚。
学习重点: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学习难点: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一、【我来听听】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听侦探故事吧!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天,法国数学家格洛阿去找一个名叫鲁格的朋友,他住在一幢4层楼的公寓里,房间号是2楼9室。可是格洛阿却发现,房间里空荡荡的,询问了房东之后,他才知鲁格已被人杀死了,而且他父母刚刚寄来的钱也被偷走了。房东断定,凶手肯定就住在这幢公寓里,因为出事前后,他都在值班室里,没见有人进出公寓。房东又说,鲁格与他是同乡,他每次做馅饼时,总要分一点给他。出事的前夜,房东又给了他一块苹果馅的饼,他很高兴,可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鲁格就是握着那块饼死去的。
  “一个腹部受了重伤快要死去的人,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那一小块饼呢?”格洛阿想,“这可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他问房东:“3楼有几个房间?”
  “每层楼都是从1号到15号。”
  “好,你带我去看看。”格洛阿跟着房东走到了3楼,快到走廊的尽头的时候,他问:“这个房间住的是谁?”
  “是一个叫米塞尔的人,爱赌钱,好喝酒,可馅饼却和他没关系。再说,他昨天已经搬走了。”
  “这个家伙就是杀人犯!”格洛阿大声地说:“被害人手里紧握着的苹果馅饼是一种暗示,也就是留下的犯人线索。馅饼英语叫PIE,而PIE在希腊语说是∏,这∏代表圆周率,是3.1416……和无限延续的数,一般是以3.14来计算。那块馅饼暗示的就是凶手住在3楼14号房间。他临死前想留下凶手的线索,想到那块没有吃完的馅饼,便紧紧地把它抓住不放。”
格洛阿把自己的想法报告了警察局。根据这个线索,那个叫米塞尔的凶手终于落网。原来,他赌钱输红了眼,知道有人汇钱给鲁格,便起了谋财害命之心。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这个案子中,苹果馅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破这个案子的关键,格洛阿正是抓住了这一线索,顺藤摸瓜,才破了这一案子。可见,充分利用现场的蛛丝马迹为线索,是破案的关键。
这个案子对我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启示。我们在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根据文章的中心选取材料。材料选好后,则要根据一定的线索,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这样,文章才能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故事里,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们历尽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取经”就是贯穿全篇的一条线索,它将形形色色的人、神乃至妖和错综复杂的事件衔接起来,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果说文章是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内容就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线索就是串项链的彩线。没有线,珍珠就东一颗西一颗,四处飘零;而没有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记叙文中常见的记叙线索有:
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了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的生活;
另外,有的文章,还采用了两条线索交叉的方式,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写出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有一个学生写了《我的业余爱好——集邮》一文,它以集邮的过程为明线,以乡情亲情为暗线,双线并进,既写出了自身的爱好,又写出了蕴藏于作者心中的浓浓的思国、思乡、思亲之情,结构紧凑、绵密,主题也极有深度。
在根据一定的线索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有关。无论是“人”是“物”还是“中心事件”,都必须与文章的内容有关,便于表达文章的主题。
②注意所写内容的层次性。譬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依次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这三个方面,从外到内,一层深一层,极富有层次感,从而为下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中心作好了铺垫。
③注意在记叙过程中的过渡、照应。《白杨礼赞》一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头,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结尾,中间提到了“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这样,既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严丝合缝,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二、【我来读读】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五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了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门。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来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苗,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我只好把一床旧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听到屋外山顶上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禁不住颤抖起来,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多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流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天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援助”。我的父亲也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我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天道酬勤”。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证书时,我的眼圈湿润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已经摆脱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三、【我来试试】

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写一段文字。
例文: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将近9点,屋外传来了清脆的车铃声——爸爸回来了。我不停地摸着手里那张缴费单,唉,家中欠了那么多的债,我怎么向爸爸开口呢?妈妈把早已准备好的毛巾和衣服拿给爸爸,他却放在一边,连忙从窗台上抓起一块抹布擦起他的车来。这辆车,带着爸爸“闯荡江湖”一年多了,风里来,雨里去,已经成了爸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磨磨蹭蹭地挨近爸爸,把学校发下的缴费单递给他。他把缴费单反复看了几遍,然后摸出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叹了一口气。屋里很静,爸爸的叹息声伴随着风雨声拖得很长。突然,烟头猛地一亮,爸爸倏地站了起来,走到车旁,用手拍了拍车座,轻轻地对我说了声:“睡吧!”
第二天课间,爸爸来了,掏出300元钱,让我交给老师。我疑惑了:“家里哪来的钱呢?”
晚上,我回到家中,发觉少了什么,——“车”!爸爸的自行车呢?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为了给我凑足学费,卖了他心爱的自行车。我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四、【作文训练】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请以“感悟__________”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思想感情真实健康,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共23张PPT)
预习提示:
1、记叙文六要素;
2、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框框,拓宽语文学习视野;
2、引导学生达到共识:记人写事线索清楚;(重点)
3、通过专项写作训练,实现知识的迁移。(难点)
一、什么是线索?


线索,指事情可寻的路径,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在写作中,用一络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
二、线索的作用:
线索是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的,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在一篇文章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读课文,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三、怎样安排文章线索
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面对零散的粒粒珍珠,如果缺乏合适的线就穿缀不成闪光的项链。写文章也如此,当作者选定一个能带动一切的线索时,他就可以把各种材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构思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确定叙述的线索,确定了线索,情节结构才能安置裕如。
线索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作用可分为叙事线索,抒情线索,逻辑线索。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以人为线索;
2、以景物为线索;
3、以物为线索;
4、以事件为线索;
5、人物思想感情为线索;
6、以时间为线索;
7、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8、以见闻为线索;
9、以赞语为线索;
10、以事因为线索。
1、以人为线索:
人品也可构成文章的线索,如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开篇就点明叙事线索——她勤劳的一生,作品记叙了母亲劳碌勤俭的家庭琐事,写了母亲勤扒苦做送儿子读书,后来又支持儿子革命,儿子将父母接到部队,但她们“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还是回了家,直到年岁衰迈还“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散文是以时间为经线、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编织的典型事例。
2、以景物为线索。
把描写的景物画面作为贯穿于文章始末的线索,如鲁彦的散文《听潮》,描绘了三幅图画,先描大海沉睡图,作者抓住具体的意象:波浪轻吻岩石,月光劈开云汀,海在脚下沉吟,渲染了海的温柔静穆之美;次绘海潮初涨图:波浪汩汩吐气像铃子、铙钹、钟鼓奏鸣,像人刚睡醒在转侧,打呵欠,这些突出了大海充满生气之美;再摹大海怒潮图,海水汹涌,雷鸣般怒吼,各种声音掺杂,似千军万马,显示了雄伟壮阔之美。全文以景象的变化构成独特完整的形象。
3、以物为线索:
“物”便是文章的主轴,它左右着故事内容,连缀着情节。冰心的散文《小桔灯》中的小桔灯就是组材构篇线索,它按照小桔灯诞生的年代——小桔灯主人的遭遇——小桔灯的来历——小桔灯给“我”的感受——小桔灯引起的思念的顺序步步推进,文章的主旨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小桔灯,得以充分体现。再如《七根火柴》、《枣核》等。
4、以事件为线索。
《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
再如小说《红楼梦》的节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审案的事件是选文的线索,故事开端写贾雨村复职就任准备审理命案,故事的发展与高潮写在审案的过程中,门子叙旧、献符、叙案、献策,结局写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案。文章主旨意蕴通过“审案”得以揭示,中心事件贯穿整个情节。
5、人物思想感情为线索: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主线层层推进。先写儿时被蜜蜂螫后看见蜜蜂总不舒服,当吃了荔枝蜜后便想去看看蜜蜂,参观了“养蜂大厦”,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之后便由衷地赞美蜜蜂,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小蜜蜂,文章按照儿时厌蜂——吃蜜念蜂——观蜂赞蜂——梦中变蜂的心理变化过程结构成篇。
再如《我的老师》就是以对蔡老师的依恋---思念----爱戴为感情线线索的。
6、以时间为线索:
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7、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
,串联在一起《挖荠菜》就是“挖荠菜”“吃荠菜”
为中心材料,把全文贯穿在一起的。
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
8、以见闻为线索:
《故乡》就是一例。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和我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就社会,创造新生获得强烈愿望。
《孔乙己》也是如此,它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
9、以赞语为线索: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开篇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赞语是这篇散文的抒情线索,文章先写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再写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然后由树及人,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内容上紧扣不平凡,字面上反复咏赞,线索清晰明了。
10、以事因为线索。
这类作品一般采取倒叙法循果溯因,“因”是文章主笔。如小说《杨修之死》,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曹操以“乱我军心”将之斩首,思贤若渴的曹操仅因这一事就会将聪颖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这一悬念,文章接着铺叙了六件事,这既有生活小事又有军国大事,说明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是事出有因,决非偶然,杨修被处死的原因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课堂小结
线索从材料中来,我们在运用时要以最能串起所需材料,最能表达感情并为主题服务为宗旨。
第二课时
优秀习作
牛肉馅饼
李骏伯
早上母亲因事忙,叫我到巷口买几个馅饼充作早餐,我来到那馅饼摊前,只见各式的馅饼琳琅满目,但我猛然一瞥,看到一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肉馅饼;我毫不犹豫,立即付钱买了它。
我细细咀嚼着里面还温热的馅饼,肉香顿时笼罩全室,让那火烫的肉汁刺激我的味觉,也触动着我儿时的回忆:记得馅饼是外婆的拿手名菜,从馅儿到皮儿、汁儿,无一不细嫩鲜美,尤其是牛肉馅饼,只要闻到这馅饼的香味,没有人不垂涎三尺,吃完后,还有齿间留香的感觉。在那段甜美的日子里,牛肉馅饼成为我餐餐必吃的佳肴。
甜美的日子?是的!它就是我美丽又快乐的童年。在我三五岁时,我是寄居在外婆家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每个礼拜只能来看我一次,那时因为我不常和父母见面,也不习惯离开父母那么久,于是我日夜哭闹不休。有一次正当我又在嚎啕大哭时,外婆着急地说:“哭猫儿,我就是你妈妈,别怕我呀!”那时外婆的眼眶上已有两个疲倦的黑眼圈,那是因为我闹得她日夜不宁的缘故。但我还是过了好一阵子才能适应在外婆家的生活,无形中,“哭猫儿”便逐渐成为外婆叫我的小名了。
那时外婆家没有任何的表兄妹,整幢大房子里就只有我们祖孙三人,虽然我身旁没有同龄的玩伴,但我并不感到孤寂,因为身旁有慈爱的外公和外婆。外公是个沉静少言的老人,总是喜欢教我念《三字经》、《千字文》,偏偏当时的我是不识一字的大文盲,只好外公念一句,我跟着念一句,当外公念到《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时,我觉得十二万分的疑惑,终于忍不住问外公:“狗不叫,那猫叫不叫?”差点没把外公笑得岔气呢!只好逐步为我解说词句中的意义,才使我恍然大悟,这是我一生中最早接触中国文学的一刻。那时,外公也弹得一手好琴,他老人家不时地弹奏几首乡土小调,借以自娱娱人,看着外公灵巧的手飞跃在“黑牙齿和白牙齿”上,我十分羡慕,推想后来能对钢琴发生兴趣,完全是受外公之赐。
外婆的手艺好,那是左邻右舍皆知的事,而在这之中,又以牛肉馅饼最拿手。这馅饼是外婆亲自和面、擀皮儿、剁馅儿而制成的。每次我都央求外婆让我帮她做,但外婆每次都笑着道:“哭猫儿,你会帮倒忙,自己去玩吧。”有一次在我拼命地撒娇下,外婆终于答应我的请求,于是我在厨房中卖力地帮忙和面,看着外婆纯熟的粉面技巧,实在令我佩服。但那白白细细的面粉似乎和我过意不去,一阵鼻痒——哈啾!厨房中一大一小的两个“面粉人”不禁相视而笑。
想着想着,馅饼也只剩下最后一口,它当然及不上外婆的馅饼香嫩好吃,应该找个时间再回去尝尝外婆的手艺了。
写作训练:
一、参考题目:
1、他(她)终于笑(哭)了
2、爱,无处不在
二、写作要求:
1、选择恰当的线索,条理要清楚;
2、围绕线索安排材料,中心要突出;
3、语句通顺,力求优美;
4、40分钟完成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