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以学生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2、指点学生用简练的话分别概括全诗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全诗叙事抒情的脉络。
3、教师讲解“信天游”、“比兴”等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4、有关诗句的理解结合练习,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重点
1、理解和体会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2、诗的章节安排,有时间顺序,有行程的次第,因之也有感情的内在逻辑发展。
3、难点:“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提示:“比兴”是我国民歌中最常用的手法。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例如延安十年的变化)
教学内容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回延安》这首诗以诗人贺敬之阔别十年重回延安怀抱、回忆延安往事、与亲人欢聚、喜爱延安新貌、赞颂展望延安五个部分组成。全诗涌动着灼热的情感,令人感情澎湃,为之心潮起伏。
1)事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以便于学习这首诗。
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十六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后在诗歌领域创作颇丰。曾先后担任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及文化部代部长等职。1956年作者从北京重回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于是激情满怀地创作了《回延安》
二、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第一部分写回延安,抒写久别延安的感触,表达了作者激动、喜悦的心情。
2、哪些词语的运用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提示:“莫要”,表明强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第二小节中“抓”,写出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热爱。“贴”字更写出了对延安土地热爱之深沉。第四小节把延安比作母亲,既形象、生动,又从升华了的思想境界上写出了对延安的无比热爱。第五小节中的“唱”、“笑”、“招”运用拟人手法,渲染了欢乐气氛,又显得十分亲切。第七小节中“登时”准确地表达了作者与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扑”字表情达意强烈而准确。
3、阅读第二部分,思考回答:
(1)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忆延安,追想当上延安的战斗生活。
(2)体会第一小节中“回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把延安当成自己的家,可见对延安热爱之深,眷恋之切。
(3)第二小节中有“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山水怎么也有亲疏之分呢
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提示: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延安的血肉联系。
(4)第六小节“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所蕴含的感情是什么
提示:永远思念,永不相忘。
这一部分从整体上看,表达了对延安怎样的感情呢 感激,怀念
4、诗的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话延安,描绘与亲人会见的热烈场面,表达作者的真挚与兴奋之情。
第四部分:看延安,记录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作者的欣喜与豪迈之情。
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荣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美好征程,表达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5、这首诗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说说这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提示: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
叙事线索
感情线索
回延安
激动、喜悦
忆延安
感激、怀念
话延安
真挚、兴奋
看延安
欣喜、豪迈
颂延安
热爱、赞美
6、这首诗情感动人,与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手法分不开,找几例试着体会它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提示:“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以拟人的手法将诗人回延安途中急切、喜悦的心情烘托得惟妙惟肖,又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又以借代的手法将当年延安的战斗学习生活描摹得形象生动,再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则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亲人、战友重逢聚谈的热烈场景,还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比排比的手法展示了回到人民
7、除了上述各例外,诗人还在诗句中套用或兼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显示了高度的技巧,表述丰富的内涵与感情。
如“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
’”就同时运用了借代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其中“枣园的灯光”、“延河”是以拟人的手法号召当今人们发扬光大延安革命精神;又如“头顶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就兼用了比喻与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以“大明镜”比喻晴朗湛蓝的延安上空,象征阳光明媚,生机勃发的延安生活,暗示兴奋喜悦、激动无比的诗人心境,从而为整个“延安城”竟会“照在我心中”的夸张提供了可信的依据。类似的句例,在诗中还有不少。
举例分析:
一)《回延安》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一些“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比如说,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心儿在欢笑。诗歌,要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读者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特殊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情。这种感情产生于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当年,诗人与千万热血青年一样,从祖国各地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生活,学习、战斗,把自己熔入延安的革命熔炉之中。诗人又和千万革命青年从延安走出去,走向全中国,走向北京城。可以说,是延河水、延安人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革命者。十年后,诗人旧地重游,心中千言万语,奔涌而出,这是从血管里流淌出来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情。歌唱延安,就是歌唱中国革命。
三)重点句、疑难句理解和分析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省略号又表示什么
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久别延安,有如重返故里,心情万分激动。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它空灵动人,风景秀丽;有这样一首诗,它意境独特,情感细腻。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看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徐志摩这个人。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此遇到了年轻貌美的才女林徽因,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于是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写下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
三、朗诵
1.视频朗诵,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2.学生反复诵读,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全诗意境及作者的思想
感情
四、诗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小节“云彩”这个意象,结合意境并讲解作者的情感,同时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读这一小节。——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2.老师朗读第二小节,使学生找出重点意象“金柳”并详细分析其寓意和情感。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
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明确: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明确: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3.让学生依据前面的分析方法自主寻找第三节——第七节的意象,并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喜欢的意象,并分析喜欢的原因,老师在此做出适当的点拨与归纳。
“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显得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大家再看下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含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是值得我们细细品位的,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仿佛步入了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六.布置作业: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这首诗是最能体现三美原则的。三美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词句当中?《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了解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
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辅以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学习运用比兴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
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教学内容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爱听歌、唱歌,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较远的歌曲形式,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
“信天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信天游”的产生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陕北地处高原,过去交通不便,这里的生产全靠驴、骡驮运,当地人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脚夫”,脚夫们长期走在寂寞的山水沟壑间,便以唱歌自娱,这就是“信天游”。随着时间的迁移,“信天游”逐渐变成陕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在陕北,随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人们可以通过“信天游”来抒发各种情感,也可以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甚至上坟哭灵时也以歌代哭。
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内容多与爱情婚姻有关。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陕北人有句俗语:“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天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这样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就以两首流行最广的“信天游”为例,请大家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韵味。(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兰花花》及《赶牲灵》的片段,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还是外来的异乡人,都会被这淳朴炽烈的歌声所吸引,也正因为这样,出现了许多以“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比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等,这些诗歌的产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在1956年写下的这首《回延安》,看看作者是怎样采用“信天游”的表现形式以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二、贺敬之与延安。
1.延安简介。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作者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一个贫农家庭。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小学,考入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湖北,入国立湖北中学。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946年,贺敬之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之后奔赴新的战场。这首诗是作者1956年从北京回到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这就是给我们带来这首精彩诗歌的作者——贺敬之。
介绍贺敬之的作品,歌剧:与人合创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雷锋之歌》。
三、课文分析。
1.学生放声朗读诗歌,注意字音。
白羊肚
延河
柳林铺
糜子
打发
油
馍
2.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
具体语句:“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
3.结合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作者把延安比为母亲。
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
4.诗歌主要通过哪些回忆表现了作者对延安母亲的情感?
学生回答,明确五个部分:
回到延安、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看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
(回、忆、聚、看、赞。)
5.既然作者称延安为“母亲”,在阔别了10年之后,必然有许多想对母亲倾诉的情感,那么作者在诗歌中倾注了自己对延安的哪些情感?找出相关的部分,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在寻找这些内容的同时结合朗读进行,注意重读的词句及修辞。此处可结合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片段的朗读,朗读形式多样化,个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范读穿插进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五、比较阅读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八、迁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感悟两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味和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欣赏作者在表达感情时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安排交流课前学习成果(学习途径:图书资料、网上资料等)。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内容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这样的民歌韵律和谐,感情奔放。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本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体会信天游的形式,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
。
二、了解作者、感知深情:
1、解题:
“回”诗眼,从别处回到原处,返还延安,那么对延安你了解多少呢?
延安是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展壮大,毛泽东思想在这里成熟,毛泽东的旗帜从这里飘向全国。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
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
2、介绍贺敬之和写作背景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三、解读探究、品味深情:
1、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诗人心中?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师:倾听是一种享受,尝试才是真正的快乐。全诗分为五部分,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把你喜欢的一部分深情地朗读给大家。
老师希望你们能倾情投入。注意语速,读出停顿。
把握语调,读出情感。
揣摩语气,读出韵味。
2、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大家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此刻老师还想分享的思考结果。看大屏幕。
3、明确真情寻觅的两个小题。
明确:(1)两行一小节,小节尾字押韵。有时候几节一韵。
师:这是信天游形式的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我们权且留个
悬念。(2)母亲“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
师:母子即将重逢,定会触动赤子的缕缕情思,让我们深情驻足第一部分。体会其深情。
四、深情驻足。
带着问题走进
1、朗读第一部分
预设1:第一部分描写了诗人的哪些动作?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明确:抓黄土、贴心窝、搂宝塔山、扑亲人怀。
分析:用“抓”而不用“捧”,“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有紧握不放之意。用“贴”而不用“放”贴有紧挨之意,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珍爱延安土地。读出激动之情;用“搂”而不用“抱”都是用手臂困住,“搂”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用“扑”亲人怀,外在动作,揭示内心,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表情强烈,见到延安的极度兴奋、喜悦。
师:阔别十载,一朝回归,情难自禁,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化作强劲有力的动作。
预设2:诗人见到延安,他为什么这么激动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这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真挚最淳朴的革命母子情)
师:那么诗人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呢?他们关系到底如何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眸。
五、恩情回眸
1、朗读第二部分
2、预设:诗人与延安的关系如何?为了弄清他们的关系,我们把目光先锁定这四句诗。
明确: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借树梢树枝树根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人与延安人民亲密无间。
羊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诗人如羔羊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
师:这种关系用一个词来形容,即亲密无间(血肉联系)找同学朗读读出这种亲密无间的感情。
每一节诗用了特殊的手法,那就是比兴手法。
师:延安对诗人有养育之恩,还有哪些恩情呢?
师:回忆往昔,诗人在这里学本领、学知识、学真理,在延安满
载收获。养育恩恩比天高,哺育情情深似海。当诗人背起行囊奔向前方,天南海北想着母亲延安,可见诗人对延安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心怀感激。
师:追忆往昔,无限感激。诗人与延安人民有血浓于水的感情,那么久别重逢会是怎样的场景?
六、热情聚焦
1、朗读第三部分
2、预设:诗人用了哪些一下意象描写团聚的场面?
明确:酒、馍、炭火、窑洞。
师:酒、馍、炭火、作者与延安亲人会聚在一起。(板书:会)来的人是多是少呢?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明确:“满窑。。。。。脚步声”
可见气氛之亲切,场面之热烈。很有地方特色。
3、预设:文中写了那些人前来团聚?
明确:老人、小孩、青年人
4、预设:写老人为什么会写到“鸡毛信”、“白头发”?
明确:表现出延安父老在保卫延安中经历过艰苦的斗争,赞颂他们为了革命立下的功劳。
师:亲人重逢多是叙旧,话离别之情,他们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呢?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夸张、比喻
话题由延安飞跃千山万水,全国发展形势就像长江黄河一样汹涌澎湃,作者内心也是兴奋不已。读四句诗读出出兴奋之情)十年来的发展的确说不完道不尽。
师:那么延安在十年来的革命进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七、走进第四部分(至情捕捉)
1、朗读第四部分
2、预设:延安在十年来得革命进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选用了哪些修辞?
明确:街道、楼房、电灯、绿树。
拟人、
排比、比喻
师:(旧貌换新颜,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延安的今天是什么样呢?
绿树成荫
楼房林立,道路纵横,车水马龙,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师: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学们也许不知道,在十二五计划中开发延安及大西北作为工作重点,我们共同期待和祝愿在党的领导下,迎接延安人民的一定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春天。
师:看到延安城的巨大变化,字里行间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欣喜、赞美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不仅源于个人因素,还有什么原因吗?
八、走进第五部分
1、齐读第五部分(课堂里最美的还是琅琅的书声。)
2、预设:前三节特定的处所,特定的事物老师补充介绍:
这三节诗我们能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寻找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意境。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中是怎么体现闻一多先生提倡的三美原则的。
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感悟两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味和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欣赏作者在表达感情时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安排交流课前学习成果(学习途径:图书资料、网上资料等)。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内容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诗歌创作背景。
诗歌写于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0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3.说说“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形象和思想感情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全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⑴诗歌主要表现了哪些内容?
⑵主要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⑴主要内容有;回到延安、回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
⑵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育恩情、热情歌颂、眷恋热爱等。(只要说出整体印象)
2.从五个部分里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朗读给同桌听。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从音准、节奏、情感三个方面评价。
三、品读欣赏,体悟诗歌表达特点
1.学生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能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明确:运用拟人、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运用凝练的词语表现情感。
2.学生活动。从诗中任选三处(其中有一处是关于词语凝练性特点)进行赏析。
教师引导赏析要点:既要写出语言的表达特点,又要指出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3.全班交流活动成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名校有哪些吗?(哈佛、牛津、剑桥)唱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句的诗人是谁吗?
由此引出剑桥大学,引出徐志摩,同时播放剑桥大学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活动成果:徐志摩个人资料及有关背景。
二、初读诗歌,感悟诗中情感。
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其他同学从音准、节奏、对情感的初步理解等方面作评价。
2.欣赏配乐朗读,感受名家对诗歌感情的演绎。
思考: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三、品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1.引导学生思考:
诗中主要表现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你能把握诗的感情变化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感情的关键词语。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明确:
⑴能够体现作者感情脉络的关键词语:作别——荡漾——甘做——寻梦——别离——沉默
⑵诗人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再到怅惘,经历波澜。这种变化源于对康桥的爱恋。
2.齐读诗歌,注意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特征。
3.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情感的?教师指导: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学生用笔划出诗中的意象。
讨论后明确: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也构成了诗歌柔美的意境。
4.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清新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想像和优美的意境。同座两人交互读与听,评一评谁更能读准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尝试背诵。在配乐声中齐背全诗
五、课后语文活动,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训练思维能力。
1.文字投影或讲义印发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在比较诵读中体会徐诗风格。
2.学写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同学之间交流朗读。
3.积累:收集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人咏离别的诗句。
附: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