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04 16:04:11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1.学习目标
⑴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⑵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⑶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⑷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习重点、难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预习导航:化学式反映物质组成、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纯净物中元素之间质量关系
4.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用

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的意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以水(H2O)为例说明
化学式的涵义
以H2O为例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
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微观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质量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2+16=18
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再如: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R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如:aRbc
a---表示有a个微粒(分子、
原子、离子);
R为元素符号--表示a个原子;
R为化学式--表示a个分子

R为离子符号--表示a个离子
b---表示一个分子中有b个原子;
c---表示一个离子带有c个单位的
正(负)电荷。
注意:化学式前面有数字时,就不能表示宏观含义,只能表示微观含义。
二、如何书写纯净物的化学式
(一)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
化学式直接用
表示。
如: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上



(二)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A.化合价: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都是一个固定的比值,体现这种关系的数值就是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与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密切相关的。
说明:1.化合价有
之分,一般是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
边,
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
边。
注:标注某元素的化合价时,务必要写在该元素符号的
方,先标
,后标
,数字1不能省略。
+2
如:CuO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呈+2价。
注:

化合价指的是
的化合价。

原子团:
a.
用“根”命名;
b.
在化学变化中,有时分开,有时不分开。
c.常见原子团
硝酸根
氢氧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磷酸根
高锰酸根
氯酸根
亚硫酸根
锰酸根
2.
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
价,氢元素一般呈
价,
金属元素一般呈
价,非金属元素通常呈
价,(与氧元素化合时显
价)。
3.化合价的法则: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里,

4.
某些元素具有可变价态,它们表示在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时,会出现多种可能。
特别,Fe
在命名时,+3价就是铁,而在+2价时要被称为亚铁。
5.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氢钾钠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铜正一二,铁二三;铝是正三氧负二;
氯常负一硫负二;
单质中元素价零很重要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价为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负一高锰酸根氯酸根,负二亚硫酸根锰酸根
例1
:根据化学式标化合价。
H2
MgCl2
NaOH
ZnSO4
SiO2
Cu
例2:求下列物质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KMnO4
CaCO3
K2MnO4
例3:(1)H2S
S
SO2
H2SO3
Na2SO4
中s的化合价
(2)NH3
NO
NO2
HNO3
N2
N2O
NH4NO3中N的化合价
(3)FeCl2
Fe2O3
FeSO4
Fe(OH)3中Fe的化合价
(4)Cl2
HCl
NaClO
ClO2
KClO3
HClO4中Cl的化合价
例4:
写出下列物质中的化学式,写出其中原子团名称,并标出原子团的化合价:
碱式碳酸铜:
硫酸亚铁:
硝酸铵:
高锰酸钾:
锰酸钾:
碳酸钾:
氯酸钠:
亚硫酸钠:
磷酸钙:
练习:(2014扬州中考)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阳离子
氢离子
____
钾离子
___
钠离子
____
银离子____
钙离子____
镁离子____
钡离子____
锌离子____
铜离子____
亚铁离子___
铁离子____
铝离子____
铵根离子____
阴离子
氧离子
____
硝酸根离子
____
氢氧根离子
____
硫酸根离子
____
碳酸根离子____
磷酸根离子____
高锰酸根离子___
氯酸根离子____
亚硫酸根离子____
锰酸根离子____
氯离子____
硫离子
____
氟离子____
碳酸氢根离子____
练习
1:说出数字的含义
3H2SO4---



2Ca2+---表示


3Mg

Cl3

3H3


2O
,O2
,2O2


2: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两个氯原子
,一个钠原子
,三个钙离子

+2价的镁元素

氧化镁中的镁元素+2价
,两个碳酸分子

【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1)个数已读出:
例:
四氧化三铁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氯

2)个数未读出
步骤:
例: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铁
【练习书写化学式】
单质
磷___
硫____
铁____
铜____
镁____
锌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氖气____
碳____
铝____
氯气____
氧气____
氮气
____
氢气____
化合物
氧化镁____
氧化铜____
二氧化锰____
氧化铝____
过氧化氢(双氧水)_____
二氧化硅____
一氧化碳___
二氧化碳____
水____
二氧化硫____
三氧化硫____
一氧化氮____
二氧化氮____
氧化钙____
五氧化二磷____
氧化亚铁____
氧化铁____
四氧化三铁____
氧化钠____
氧化钡____
氧化钾____
氢氧化钙____
氢氧化钠____
氢氧化钾____
氢氧化铜____
氢氧化镁____
氢氧化钡____
氢氧化亚铁____
氢氧化铁____
氢氧化铝____
氨水____
碱式碳酸铜____
高锰酸钾____
锰酸钾____
氯酸钾____
氯化钾____
氯化钙____
氯化钠____
氯化镁____
氯化亚铁____
氯化铁____
氯化铝____
碳酸钙____
碳酸钠____
碳酸氢钠____
硫酸锌____
硫酸钠___
硫酸铜____
硫酸铝____
硫酸铁____
硫酸亚铁____
硝酸银____
硝酸镁____
硝酸铝____
硝酸亚铁____
硝酸铁____
硝酸铵____
氯化铵____
硫酸铵____
碳酸氢铵____
氨气____
氯化氢____
硝酸____
盐酸____
碳酸____
硫酸____
磷酸____
甲烷____
葡萄糖____
氯酸____
亚硫酸____
亚硫酸钠____
硫化钠____
氢硫酸_
_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即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Ca(OH)2
Mr[Ca(OH)2]=
40+2(16+1)=74
练习:①Cl2
②NH4HCO3
③Fe2O3
④(NH4)2SO4
应用:
H2、O2、CO2
各一个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等质量的上述气体,分子个数从多到少的顺序:

2.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即(原子个数比=右下角的数字比)。
如:NH3中,氮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就是
说明: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练习:CO(NH2)2中,碳、氧、氮、氢原子个数比应该为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积之间的比值。
如:氯酸钾(KClO3)中,m(K):m(Cl):m(O)=39:35.5:(16×3)=78:71:96
练习:①Fe2O3
②NH4HCO3
③(NH4)2SO4
④NH4NO3
应用:
1)已知由铁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该化学式为

2)某正三价的A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A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则
A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⑴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Fe2O3中Fe%
练习:①NH4Cl中N%
②NH4HCO3中N%
③NH4NO3中N%
④(NH4)2SO4
中N%
应用:
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求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
⑵有关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计算
a.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某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b.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练习:一硝酸铵样品,其中N%=34%,(1)该样品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2)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求硝酸铵的纯度。
5.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或已知某元素的质量,求该物质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练习:(1)158kg的碳铵中氮元素的质量;(2)多少千克的碳铵含氮元素14kg?
6.求一定量化合物与多少质量的另一化合物含某元素质量相等。
例:多少克的硫铵与40g的硝铵含氮量相等?
巩固练习:
⑴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制取“达菲”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属于氧化物
B.莽草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该物质中含有22个原子
⑵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求:①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各元素的质量比;③
N%;

120k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⑤
多少吨的尿素与80吨的硝铵含氮量相等?⑥若某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求该样品中尿素的纯度;⑦其中不可能混有(

A、硫酸铵
B、硝酸铵
C、碳酸氢铵
D、氯化铵
中考链接
1、(2014扬州中考)Vc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
B.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C.一个分子中含有21个元素
D.分子中C、H、O质量比为6:8:7
2、(2014扬州中考)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丙第三章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学习目标:⑴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⑵构成物质的微粒特征

2.学习重点:⑴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⑵从微观上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特征。
3.课时:
4.教学内容
一、微粒的性质
(一)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1)向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

(2)用大烧杯将盛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与盛有浓氨水的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

解释:

【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举例]:花香、
湿衣服晾干、酒香不怕巷子深等。
注: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
。如: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二)、微粒间有空隙
(1)将50mL水与50mL水混合、将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有无变化(
)。
(2)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体积有无变化(
)。
(3)压缩注射器中的水、
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
)比(
)容易被压缩。
[讨论]:
(1)为什么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2)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

[举例]:热胀冷缩
(热水瓶塞跳出,铁轨伸缩)
注:影响微粒间间隙大小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间隙越大);压强(压强越大,间隙越小)。
【结论】:(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

(3)一般,同种物质时,液体微粒间的间隙
,气体微粒间的间隙

(4)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
拓展1:
拓展2:
二、分子
1.
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例:氢气由
构成;水由
构成;二氧化碳由
构成。
2.分子是保持
的微粒之一。
例: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注: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
)。
例:水和冰的化学性质
,理由是

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
,理由是水由
构成,双氧水由
构成。
3.分子的性质:(1)
分子质量小,体积小,(2)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3)
分子间有空隙。
4.从宏观和微观(分子)角度分别来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微观(分子)
举例
判断:
①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②纯净物都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水分子无色(
),⑤分子受热,体积增大(
)。
选择: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沙尘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海绵吸水,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5.
从宏观和微观(分子)角度分别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微观(分子)
举例
[讨论]: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
三、
原子
1.
“水分解”说明:在此过程中,微粒
改变了,而微粒

没有改变,重新组合成新的微粒

。再由氢分子聚集为

由氧分子聚集为

结论:①分子由
构成;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原子

2.
原子是
的微粒。
3.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
中,

4.
原子可构成分子。
例:氧分子由
构成;水分子由

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1个氧分子由
构成;
1个水分子由

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5.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金属:铜粉由
构成,
铁片由
构成,水银由
构成;
稀有气体:氦气由
构成,
氖气由
构成,
氩气由
构成;
其他:
硅由
构成,
金刚石(或石墨)由
构成,二氧化硅由
构成。
6.原子的性质:(1)原子质量小,体积小。(2)原子在不停的运动。(3)原子间有空隙。
总结: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不同点
7.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1)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提出分子学说;
汤姆生(英)-----发现电子;
卢瑟福(英)-----发现原子核,著名实验:

(2)∝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现象:大多数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解释:

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运动途径----解释:

极少部分被弹了回来---
解释:

8.原子构成。
(1)结构: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或:原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说明:①原子核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②电子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③原子呈
性: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性
,电量

(2)
质量关系:原子质量=
质量
+
质量;原子核质量=
质量
+
质量。(3)原子中电性关系:带正电的微粒:
;带负电的微粒:
;不带电的微粒:

(4)看表小结:
原子种类
质子
中子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H
1
0
1
1
1
1
C
6
6
6
6
12
6
0
8
8
8
8
16
8
Na
11
12
11
11
23
11
Fe
26
30
26
26
56
26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
=


原子不同,质子数
;③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


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9.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电子层:1
2
3
4
5
6
7
离核距离:近


能量:低


原子核外电子规律:第一层最多2个,第二层最多8个,第三层最多18个,
第n层最多2n2个,但最外层最多为8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圈内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弧----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弧上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有关。
10.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此处的碳原子----质子数=6
,中子数=6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例、
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中子数为1.求其相对原子质量。
注: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二者成正比。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单位是一,省略不写。
(2)表达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12)
例、Na的质量为3.819×10-26
kg,C:1.992×10-26kg,
H:1.67×10-27kg,分别求相对原子质量。
例、某x原子的质量为ag,其中碳原子的质量为bg,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比。
例、
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992×10-26kg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其实际质量。
1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

例:①H2
②H2O2

Cl2
④Mg(OH)2
⑤2H2O
⑥CuSO4·5H2O
练习:①N2
②K2MnO4
③NH4HCO3
④CO(NH2)2
⑤Na2CO3·10H2O
四、离子
1.定义:带电的

例: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硫离子:
S
2-
;钙离子:
Ca2+

铵根(离子):
NH4+

氢氧根(离子):OH-

2.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如: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如:

3.
离子符号的写法:
数字在
,正负在
,标在元素符号的

4.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例:氯化钠由

构成。氢氧化钙由

构成。
5.
离子的形成:
(1)氯化钠的形成:

(2)离子是原子
形成的。离子,原子相互转化
阳离子:带正电,
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
电子数
(3)原子变离子后,最外层电子变了,化学性质就改变了。
例: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
同,是因为

巩固练习
⑴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6
⑵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⑶一个铁原子质量9.288×10-26Kg,一个碳原子质量1.993×10-26
Kg。计算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沙尘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海绵吸水,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浓氨水
蒸馏水
和酚酞第三章
第二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学习目标
⑴认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⑵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⑶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⑷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
2.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3.预习导航:元素与元素的本质区别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符号的意义
4.教学内容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是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质子数都为8的一类氧原子统称为
。H与H+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决定元素的种类)。
2.元素的分类
3.元素符号(1)写法:

(2)意义
宏观---
微观---
N
Cl
Fe
He
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

如:
Fe还能表示

He还能表示


元素符号前加了数字,只有微观意义:表示

60C---

nS---

【小结】微粒与元素的比较:
分子、原子、离子
元素
讲法
区别
总结:(1)物质是宏观概念,既讲宏观组成,也讲微观构成:
如:物质由元素组成,
由微粒(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2)分子是微观概念,只讲微观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
分子由

原子构成。
巩固练习:
1.氧气由
组成,由
构成,
氧分子由
构成,每个氧分子由
构成。
2.二氧化碳由
组成,由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3.铁丝由
组成,由
构成;氦气由
组成,

构成;
金刚石由
组成,由
构成。
4.
氯化钠由
组成,由
构成。
【纯净物】
1.单质:由
组成的

例:
2.化合物:由
组成的

例:
3.氧化物:由
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
小结:物质的简单分类
讨论: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为(

A.一定为单质
B.一定为纯净物
C.
不可能为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填化学用语)
1.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次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次是






等,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

5.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第二位的元素是
,大气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大气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6.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7.
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练习:(2014扬州中考)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三、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人体一些必需元素的缺乏症和过量症:
缺Ca

Ca
过量

缺Zn

缺Co、Fe

缺I

I过量

缺F

Se少量

过量

巩固练习
⑴用序号填空
①食盐
②汞
③金刚石
④氩气
⑤蒸馏水
⑥氧化铝
⑦石灰石⑧冰水
⑨高锰酸钾
⑩氯化钠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单质:
_____________,
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
非金属单质:
_______
_____,
稀有气体单质:
________

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

含氧化合物:
______
___,
氧化物:
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
非金属氧化物:
___
___。
⑵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氧分子
⑶实验室中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
(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⑷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