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4 10:5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6课
北 宋 的 政 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年轻时喜爱骑马射箭,胆量过人。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 思考:赵匡胤在称帝前所担任的官职有什么特点?后来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称帝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960年,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宋时间:
建立者:
称帝方式:
都城:
国号:
史称:北宋一、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统一方针:
结果:
二、北宋的局部统一先南后北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局部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特别提醒: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其统治区只占有原来五代十国的范围,不是全国统一。那时有东北辽,西有吐蕃,西南有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北宋的统一是局部的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局 部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宋太祖)一日召开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促进宋太祖“欲息天下之兵”的原因,并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回答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合作探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1、原因:吸取唐末、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2、措施:(1)加强兵权:(“兵”)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控制调兵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2、措施:(2)加强行政权:(“权”)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
a、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b、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并监察地方;
(1)加强兵权:(“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2、措施:(2)加强行政权:(“权”)(1)加强兵权:(“兵”)(3)加强财政权:(“钱”)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控税收;
?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宋太祖采取上述措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合作探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3、影响:(2)消极:造成地方贫弱,军队战斗力减弱,屡受周边政权的入侵。(1)积极: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四、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形成:(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3、表现:(1)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2)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阵图”行军布阵;
(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朝文官出行图文官地位高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欧阳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四、重文轻武的政策4、影响:(1)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文轻武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弊端:P32:知识拓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点)
重文轻武加强兵权(“兵”)
加强行政权(“权”)——中央、地方
加强财政权(“钱”)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