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一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礼记》一则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4 20: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五篇 《礼记》一则
(虽有嘉肴)一、重点词语积累
1. 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 虽: . 嘉: .
肴:_______________ .
(2)不知其旨也 旨: .
(3)虽有至道 至: .
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
(5)然后能自反也 反: .
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甘美达到极点道理所以反省(6)然后能自强也 强: .
(7)教学相长也 长: .
(8)《兑命》曰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学半 学: .
勉励增长,促进《尚书》的一种文章体裁,中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教2. 通假字
(1)《兑命》曰
通 , 意思 .
3. 古今异义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 ,今义: .
兑说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不通,理解不了困难;疲乏4. 词类活用
(2)形容词作名词
弗学不知其善[F]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好的好处二、关键句子翻译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
理解不了的地方。
2.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之后才能自我勉励。
3.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
的学问。
4. 《兑命》曰:“学学半。”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三、内容探究
1.“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
一段话是否多余?
答: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学学半”的名言,进一
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引用
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
答: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不知其旨”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3.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
相长”的原因。
答:类比论证。因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不足,
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教人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人与学习
互相促进。
4.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
答: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
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一、(2016预测)阅读《〈礼记〉一则》,完成1~4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不知其旨也 ( )
(2)虽有至道 ( )
(3)然后能自强也 ( )
(4)教学相长也 ( )甘美达到极点勉励促进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中从反面立论,含蓄曲折地阐述了“教”“学”
两者的关系,启迪心智,耐人寻味。
B.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实
践出真知的道理。
C. 之所以“教”能促进“学”,是因为在“教”的过
程中,我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逐渐熟悉,也就不
会忘记了。
D. “教学相长”和“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
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解析】根据“教然后知困”可知,“教”促进“学”是因为我们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故选C项。【答案】C4.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观点,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4分)【解析】此题考查拓展延伸。根据题干“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知,这里偏重于强调了“学”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实践出真知,“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观点进行反驳。
【答案】(4分)示例:这样说是不对的,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在实践中去巩固,去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就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只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到的东西通过“教”进行检验,才能真正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