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方法与过程: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钱塘江怀古(袁
枚)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同学们,袁枚的这首诗里包含着一个神话故事,即“钱镠射潮”。这个故事怎么来的呢?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的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了富庶的农业区。百姓受到海塘带来的好处,编出“钱镠射潮”的神话,说海潮奔腾而来时,钱镠用五百名壮士,将三千多支竹箭射向潮头,海潮带着满身的箭伤乖乖退去,此后再也不敢来了。海塘经历了八百多年的潮水冲击,直到清代还有一部分堤坝屹立在岸上。那么,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五代以后有什么重要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
推进新课:
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南方农业的发展”一目下的内容。从中先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把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概括为:①为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优越的自然条件;③政府鼓励、扶植三点。
(同时板书:①北民南迁,②自然条件优越,③政府扶植)
【教师讲解】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才得以最后完成。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的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大的战争而维持了繁荣局面,但曹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超过吴和蜀,这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之区。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封建经济地域至少扩大了一倍。但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来说仍占一定优势。从五代起,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赋主要仰给于南方,故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
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板书】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引导】下面还是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表现有三点: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耕获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民都进行了哪些劳作?【教师讲解】这幅《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人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画面上还有宽衣袖、不劳而获的地主,静等着分享劳动果实。地主的仆人指手画脚地监视着、叱喝着人们。这幅图把不同时期的农业劳动都画在了一起,也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教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的繁荣。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三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课本的叙述中,找出相关的有效信息。
【教师讲解】宋朝的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官营丝织业的规模很大,苏州、杭州、成都三个官营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民营丝织业遍布江南城乡,两浙地区出现了不少专以织作为生的“织家”或“机户”,南宋政府通过赋税征收的丝织品明显超过北宋。麻织品的生产也有较大增长,麻纺工具有了改进,江西出现了并列30多个竖立纱锭的大纺车。棉织业在纺织业中的比重上升,这是南宋的一项成就。人们使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工具加工棉花,纺出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
【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板书】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教师分析】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关于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请同学们看书,自己概括。
【板书】2.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师小结】由此看来,宋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板书)
①商业都市:开封、临安
②对外贸易:地位重、商港多、范围广
③货币: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教师讲解】屏幕中打出的是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以这幅图为代表,来了解一下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教师强调】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五代辽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