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荡胸生曾云,
▲
。(杜甫《望岳》)
②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青山有幸埋忠骨,
▲
。杭州岳坟对联
④
▲
,鲜克有终。《诗经·大雅》
⑤沾衣欲湿杏花雨,
▲
。(志南《绝句》)
⑥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⑦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
⑧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
▲
,
▲
”。(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2.阅读语段,解答下面各题。(7分)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瓶,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pǔ(▲)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高大的山峰若同趴伏下来的甲鱼,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副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神秘莫测
变幻无穷
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色。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田pǔ(
▲
)
纤细入微
▲
②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
改为▲
▲
改为▲
③你为最后一句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
▲
。(1分)
④修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与前面成对偶句。(2分)城犹潜蛇,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聪明的盐城人因地制宜,依路建楼,跨水筑桥,让盐城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年后记者重访阜宁台风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1至2月份,我市完成铁路建设投资2.42亿元,其中盐徐铁路盐城段完成投资大约达1.88亿元左右,盐连铁路盐城段完成投资0.54亿元,为完成全年铁路建设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C.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而是指正常人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而且要“手到”。
②胡适先生一直力主“用手读书”。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会终身受益。
④所谓“用手读书”,说的不是盲人的触摸阅读,也不是当代人在网上浏览。
⑤用手读书的最大好处,在于能真正地把书读进去,把知识、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
A.②④①⑤③
B.
①③④⑤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⑤①②④③
6.名著阅读。(5分+4分=9分)
(1)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5分)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①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2分)
答:
▲▲▲
②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2分)
答:
▲▲▲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①根据提示,选择填空。(2分)
第①段中“受他降伏”指的是
▲
,第②段中“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
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D.黑河妖
E.黄狮精
F.九头虫
②根据这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
7.综合性学习。(5分)
据新华社电韩国国防部以及驻韩美军7日确认,“萨德”反导系统部分装备已运抵韩国,双方将尽快完成部署。
韩国国防部确认,部分“萨德”系统装备6日晚抵达首尔以南约70公里处的美军驻韩国乌山空军基地,之后被运往驻韩美军某基地。驻韩美军司令部也发表声明称,驻韩美军将继续落实美韩之间有关部署“萨德”系统的决定,尽快启动操作。
韩国国防部人士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否认“萨德”部署进程正式启动,同时拒绝披露随后的时间表。但韩国媒体援引驻韩美军司令部相关人士的话报道,“萨德”部分装备抵韩“可以看做是‘萨德’部署工作已经开始”。
①请你为该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
②3月2日10时起,江苏启东市部分网民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相继传播“韩资企业附近停放的两辆韩系汽车被砸”的相关视频及图片,当晚19时许,还出现“第三辆韩系车辆被砸”的相关信息。启东市警方通报称,当地两名网民因在互联网煽动打砸韩国车,被以寻衅滋事拘留5日。如果你在启东的表哥也想砸自己刚买来的韩国轿车,你知道后该如何对他进行劝阻?(3分)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10题。(8分)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荷心:荷叶。
8.从本诗中“▲
”一词可以看出此时的季节是▲
。(2分)
9.“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极有画面感,发挥想象,请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不少于40字,且要用上一种修辞。(3分)
▲▲▲
10.诗歌是很讲究技巧的,请结合诗句从修辞或表现手法上对本诗试作分析。(3分)
▲▲▲
(二)(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6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①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性,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②,腹而有之③,此亦国之社鼠也。”《社鼠》
【注释】①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②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③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
▲
②犬牙差互
▲
③治国何患
▲
④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
▲
12.划分节奏。(限两处,2分)夫
社
束
木
而
涂
之
鼠
因
往
托
焉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②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
▲▲▲
14.【乙】文中晏子用“社鼠”比喻什么样的人?.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说说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5—19题。(14分)
人生需要“顶住”
李秦卫
①
“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
“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
“顶住”是毅力,
A
。古今中外,“凡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当年司马迁写《史记》,历经多少磨难啊,稿子被烧过一次,被偷过一次,还因为他直言不讳,得罪了皇帝,被施宫刑,但是他不气馁,坚持到底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史记》。
,爱迪生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说到底他们都是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
“顶住”是定力,
B
。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的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选自
2016年08月25日
《人民日报》有删改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16.文章开头从中国女排说起,有什么好处?(3分)
▲▲▲
17.第④段划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18.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为第⑤段添加一个事实论据。(2分)
▲▲▲
19.根据语境,在文章A、B两处填写一个合适的四字词语。(分别从各自语段中提取)(4分)
▲▲▲
(四)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20—23题。(18分)
望春风(节选)
奇怪啊!刚才,我明明瞅见婶婶坐在门前的碌碡上,跷着二郎腿正在吃饭,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没影了呢?这才多大工夫,婶婶家的大门忽然关得严严实实的。我敲了半天的门,堂哥赵礼平这才把门打开。婶婶和堂妹赵金花坐在一张矮桌边,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婶婶问我有什么事,我那时已经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太对劲,还只得硬着头皮对她说:“我是来吃饭的。”
“吃饭?”婶婶笑了笑,“这时候哪还有饭?我们早就吃过了。一粒米都不剩。真是不巧,你要是早来一步就好啦。”
我的堂哥礼平飞快地抹了一下他的小油嘴,也在一旁帮腔道:“早上剩了点红薯粥,我们早就喝了个精光,没啦!”
我那小堂妹赵金花,那时才五六岁,竟然也跟着他们拼命地点头。我瞅见婶婶家的灶台上还冒着缕缕热气,空气中弥散着一股好闻的香味。不用说,那是青蒜末和腊肠丁混合着焦米饭的特殊香气。
为了不至于让自己的处境显得过于可怜,我假装没事人似的冲着婶婶笑了笑,说:“没关系,爸爸早上出门,在锅里给我烙了张大油饼。我回家去吃油饼好啦!”
没想到,婶婶一听我这么说,立刻就把脸沉了下来:“你说你这孩子,怨不得人家叫你呆子呢!你们家明明有油饼,还到我家来要饭吃!”
“要饭吃”三个字锥心刺骨。我拼命地咬着嘴唇,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掉出来。跟婶婶告了别,我迈开大步往家里走,就好像家里真有油饼等着我似的。我走到弄堂口,迎面撞见叔叔披着一件漏着棉花的灰袄,手里拿着一根剥了皮的杨树枝,赶着他那口白花花的大猪郎,正朝我走过来。叔叔张口就问我吃过饭没有。我只能据实以告。叔叔愣了半天,用杨树枝在公猪的屁股上抽了一把,像是赌气似的对我说了一句:“你跟我来。”
我跟在叔叔身后,一步也不落下。这一回,婶婶打量我的眼神里,嫌恶和愤怒已经懒得掩饰了,似乎在问:你又来干什么?
叔叔把裤子往上提了提,对婶婶说:“我哥一大早就被队上派去青龙山开矿了。他在姚家桥遇见我,叮嘱我给孩子管顿饭。你给他随便弄点吃的吧。”
婶婶道:“我们自己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喝了早上剩下来的一点粥汤,这会儿肚子还在咕咕叫呢,哪来吃的呀?”
婶婶公然地给叔叔递眼色,大概是打心眼里认为我就是个呆子吧。叔叔是个实诚人,听见她这么说,就吩咐道:“那你赶紧舀点面来,好歹替他摊一张面饼,垫垫饥吧。”
没想到,叔叔这一说,A婶婶突然就暴怒起来。她随手将抹布往灶台上使劲一丢,指着叔叔的鼻子骂道:“你哥哥放个屁,闻着也是香的,他的话就是圣旨啊?我们家哪来的面啊?过年包馄饨的面,还不是到更生家借出来的?”
被婶婶这一骂,叔叔也没了主意。他抄起一张葫芦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把瓢一扔,推开门,到里屋“挺尸”去了。
……
父亲从青龙山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天的星光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喊我起床。我睡眼惺忪地从阁楼上下来,父亲已经把带回家的一大碗白米饭,隔水蒸热了,端到了我面前。
那碗白米饭上还盖着一层萝卜烧肉。我用筷子扒拉了一下,肉只有两块,也不像父亲吹嘘的那样又大又肥。B父亲将落在蓝布包袱上的饭粒捡起来,塞到嘴里,一边得意地问我:“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闻到肉味了?”他坐在桌边,抽着烟,一动不动地看我吃饭。我每吃一口,父亲的喉结就缩一下。我不由得停下筷子,问父亲有没有吃过饭。
他想了一想,说:“要不你给我剩一口?你要是饿,全吃光了也没事。”
听父亲这么说,我就知道他没有吃饭。很有可能,这碗饭本是他一天的伙食。他走了十多里地,给我捎回来,就是为了让我闻闻肉味。我只吃了小半碗饭,用筷子将那两块肉埋在碗底,装出吃饱的样子,对父亲打了个饱嗝,就上阁楼睡觉去了。
父亲在堂屋里流泪,我也在阁楼上哭。
(选自《望春风》,译林出版社2016年,有删改,作者格非,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20.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写的两件事。(4分)
▲▲▲
21.文中对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寥寥几笔就使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请从描写人物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4分)
A婶婶突然就暴怒起来。她随手将抹布往灶台上使劲一丢,指着叔叔的鼻子骂道:“你哥哥放个屁,闻着也是香的,他的话就是圣旨啊?我们家哪来的面啊?过年包馄饨的面,还不是到更生家借出来的?”
▲▲▲
B父亲将落在蓝布包袱上的饭粒捡起来,塞到嘴里,一边得意地问我:“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闻到肉味了?”他坐在桌边,抽着烟,一动不动地看我吃饭。我每吃一口,父亲的喉结就缩一下。
▲▲▲
22.文章最后一节“父亲在堂屋里流泪,我也在阁楼上哭”,试想他们各自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请以第一人称表达出来。(4分)
▲▲▲
23.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相关内容,概括文中的婶婶与《故乡》中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6分)
链接:①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③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三、写作(60分)
我们的生活真是奇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缤纷色彩,也有酸甜苦辣咸的各种滋味,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感受,请以“感受
▲
”为题,完成一篇作文,表达出你对生活的体验感悟。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参考答案:
1.(每空1分,错一处该空不得分)
①决眦入归鸟②零落成泥碾作尘③白铁无辜铸佞臣④靡不有初⑤吹面不寒杨柳风⑥学而不思则罔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①圃
xiān
②瓶-屏
副-幅
③变幻无穷
④山若伏鳖
3.
B
4.
C
5.A
6.(1)①晁盖等人在黄泥冈劫走生辰纲一事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们。(2分)
②宋江暗中报信,告诉晃盖等人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1分)
朱仝、雷横故意放走他们,晃盖等人顺利脱险。(1分)
(2)
①B
②F(2分,每空1分)
②前:不服输,性子急。(1分)
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1分)
7.
①“萨德”系统部分装备运抵韩国(2分,缺少“部分”扣1分)
②称呼1分,语气委婉1分,围绕中心话题1分。示例:表哥,你的爱国热情我非常赞赏,但你的这种做法不当,这车毕竟是你的汗水换来的,砸了岂不可惜?我们应当理性爱国,你说是不是?
8.“东风”
春季(各1分)
9.东风袅袅扶着杨柳的腰翩翩起舞,那凝在杨柳枝叶上雨滴,如同她的香汗一般纷纷落下,敲打着荷叶,若琵琶声声,又似鼓声阵阵。(修辞1分,表达2分)
10.示例一:“淡磨明镜”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3分)
示例二:“淡磨明镜”写出了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东风忽起垂杨舞”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3分)(言之成理即可)
11.
①熙,同“嬉”开玩笑
②像狗的牙齿那样
③担忧、忧虑
④原因
12.
夫
社/
束
木
而
涂
之/
鼠
因
往
托
焉
13.
①只是叶子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②不除掉这类人国家就混乱;要除掉他们却被君主包庇下来。
14.
以“人主”为保护伞,不但可以逍遥法外,而且仍可以以办国事为幌子,假公济私,欺上压下,排斥异己,打击贤良的人。(意对即可,2分)晏子是一个爱国且善于辞令的人,或聪明机智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结合文章句子(1分)。
15.人生需要“顶住”
(2分)
16.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文章中心论点③作为文章事实论据证明文章中心论点。(每点1分,计3分)
17.举例论证,(1分)列举曹雪芹和钱穆的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1分)或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只有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1分)
18.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2分,注意:必须是中国当今的例子。
19.A坚忍不拔
B坚定不移(各2分,计4分)
20.“我”一次去婶婶家“要饭吃”的尴尬遭遇;父子共吃一碗饭的痛苦经历。
21.A此处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婶婶的自私刻薄泼辣。
B此处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父亲对食物的珍视与渴望。(意对即可)
22.
“我”:父亲他干了一天的活,还走这么远的路,一天都没有吃东西,就为了能给我一回吃的,对我真是太好了。
父亲:唉,看到孩子没的吃,真让人揪心,我这个父亲做得…(各2分,符合人物即可)
23.①自私,婶婶明知“我”没有吃饭,自家有的吃却不肯给侄一口饭;杨二嫂搬弄是非就是想从“我”家讨要东西;
②刻薄泼辣,“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两手搭在髀间”可见杨二嫂泼辣刻薄,婶婶对叔叔的大骂可见其泼辣刻薄;
③她们都是被贫穷扭曲人性的下层人物。杨二嫂从前“终日坐着”,最后变成如此刻薄自私,婶婶没能给“我”这个亲侄一口饭,都没因为贫穷,被贫穷困顿扭曲了人性。(也可有其它答案,大意对即可,每点2分,特点1分,结合语句1分)
三、写作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