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培根像
1620年,培根写道:……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L.S.Stavrianos著《全球通史》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
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
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金刚经》
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物;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洞。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北宋匠人毕昇发明。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
(2)发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北宋泥活字版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昌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上,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本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
《梦溪笔谈》书影
2.活字印刷术
(3)传播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400年。
当代毕昇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 ,被称为第二次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发明
司南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一)指南针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罗盘针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
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与指南针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后来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3) 影响和传播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二)火药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由古代炼丹家发明
2.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唐朝末期开始用于军事
3.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火箭模型
火球
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左图是我国金元时期火箭发射示意图,想想它是否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相同?
四大发明的影响
1.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中国四大发明外传图
2.四大发明对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1.读教材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
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宋代海外贸易航线示意图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
(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元朝交通
示意图
2.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
(2)海陆: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元朝交通
示意图
课堂小结
1.“大师西去悲难禁,毕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________,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古史记载,郑国人到深山密林中采集玉石时,为不迷失方向,常带着“司南”。宋代,“司南”被更为精确、小巧的仪器取代,它是(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C
A
巩固练习
3.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以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请你推测一下,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蒙恬 B.岳飞 C.孔子 D.卫青
4.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B
D
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均始自(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可通往的地区有( )
①日本 ②高丽 ③波斯湾 ④东非海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