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6课 《小石潭记》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26课 《小石潭记》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7 16: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练习
一、字音、字形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佁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
⑸隶而从者 (隶: )
3.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②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21cnjy.com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2·1·c·n·j·y
三、语言应用
1. 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www.21-cn-jy.com
三、阅读理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1教育网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似与游者相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卷石底以出( ) (2)佁然不动(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乃记之而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文: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www-2-1-cnjy-com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字音、字形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huáng quán chí yí
liào xī shuì cī
解析:查找字典或其他资料写出字音。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向西 ⑵凭借,依靠 ⑶像狗的牙齿那样
⑷寂静得使人忧伤 ⑸跟随
解析:结合具体语句解释词语的意思,注意“西”是做动词,向西的意思。犬牙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像狗的牙齿那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②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解析:划分朗读节奏时要根据语句意思划分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注意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等一般要停顿。句中“青树”“潭中鱼”是主语,后面是谓语,所以要停顿。后面的语句成分之间根据意思知道是并列关系,要停顿。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日光……不动。
⑵俶尔……翕忽。
⑶似与游者相乐。
解析:填空时需要先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填空。
二、文学常识
①抒情议论 散文
②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解析:这些文学常识识记熟练即可。
三、语言运用
1.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向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解析:本题是解释句子,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其中“斗”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意思是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可”意思是大约,“许”意思是多。
2. 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我们结合文章意思进行分析。B项中错误在于,目的不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而是要表现人的快乐。21·cn·jy·com
三、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弯曲(或翻卷 )(2)呆呆的样子
(3)像狗的牙齿一样 (4)离开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解释词语的意思,注意犬牙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像狗的牙齿那样。21·世纪*教育网
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运用“增、删、留、补、调”的方法翻译,(1)注意重点的词语意思,“下澈”是照到水底,这个句子省略了主语“鱼”,我们要补出来。(2)注意重点的词语意思,“以”是因为的意思。2-1-c-n-j-y
3.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分析是否正确。C项“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不正确,是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4.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
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作者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通过这些可以知道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