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堪”、“岩”等10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册”、“宝”、等12个生字。积累词语。21cnjy.com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说的大“书”。
2.过程与方法
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化石标本的图片
谈话交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化石)
师引入: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师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书”为什加引号?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思考:课文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生字认知
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zhì kān yán cè hòu yìn hén páo méi bǎo2-1-c-n-j-y
质 堪 岩 册 厚 印 痕 刨 煤 宝
猜字游戏:山下有石(岩) 家里一块玉(宝)
包旁一把刀(刨) 在厂里过日子(厚)
小其拿锄头,用力挖宝藏。(堪)
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脚印 波痕 厚厚的 煤炭 宝藏 刨根问底
3.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册 岩 宝 趴 印 刨 埋 陆 铁 质 厚 底”,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临摹书写。21*cnjy*com
师指导:“厚”字上下都无点。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4.整体感知
课文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填空: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爬到(半山腰),遇到了一位(地质勘探队员),他为川川介绍了(最大的“书”)。21·cn·jy·com
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思考:
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学生结合问题默读课文,师巡视个别指导。
(1)地质勘探员是干什么的?
(2)刨根问底什么意思?
(3)课题上的书为什么要用双引号?
2.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默读思考的问题,集体交流。
(1)地质勘探员是干什么的?指名介绍后,课件出示补充:
地质勘探员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工作任务的职责也不尽相同。比如物探化探勘查、地质构造勘查。地质勘探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人员。
(2)刨根问底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把川川的问题找出来。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书啊?”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
理解“刨根问底”就是比喻追究底细。
(3)课题上的书为什么要用双引号?
出示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特定称谓。像我们给事物取的各种名称,这些名称上的引号都属于这种用法。
②表示具有特殊含义。例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中是把黄河比作摇篮,引号中的摇篮其实还是黄河,并不是真的摇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表示引用他人的话语。
④表示着重指出,强调。例如:“认真”是做好事情的保障。
学生自然会选择出正确答案②,也就是说课题中的“书”指的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书,在文中是指“岩石”所以加引号。21教育网
3.合作读文、讨论交流。
①“哪里有书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把这句话换一种书法: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②最大的“书”上写了什么?指名读一读勘探队员的话,在完成填空。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www.21-cn-jy.com
图片展示帮助理解“雨痕”“波痕”和“矿物”。
照样子完成填空:
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泪水流过的痕迹叫(泪痕)
受伤了,皮肤上留下了(伤痕)
理解 “痕”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迹
③“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④ “这能说明什么呢?”填空: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2·1·c·n·j·y
⑤说一说“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想一想:川川长大了想干什么?(做一名地质勘探队员)
4.知识拓展
我知道: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21·世纪*教育网
人们根据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动植物的情况。恐龙就是这样的例子,科学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是在云南省出土的。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本书里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吧! www-2-1-cnjy-com
五、课堂练习
我会填:
石 (宝石) (石头) (沙石) (石块)
山 (山川) (大山) (山村) (山路)
地 (土地) (天地) (地下) (洼地)
六、作业布置
1.和同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搜集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岩石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
【教学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不必逐段讲解学习,而是让学生结合三道重点问题默读思考,即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你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接下来围绕川川提出的几个问题,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用勘探队员的话来揭开“岩石”这本大叔的秘密,同时加强了词句的理解及应用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十九课
最大的“书”
激趣导入
化石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最大的“书”
“书”为什加引号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
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
思考:课文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岩yán
册cè
印yìn
痕hén
刨páo
煤méi
宝bǎo
厚hòu
质zhì
堪kān
识字游戏
我来问
你来猜
岩
山下有石( )
家里一块玉( )
包旁一把刀( )
在厂里过日子( )
小其拿锄头,用力挖宝藏。( )
宝
刨
厚
堪
识字游戏
一册
岩石
地质
勘探
宝藏
煤炭
波痕
脚印
认读词语
厚厚的
刨根问底
册
岩
宝
趴
埋
陆
质
底
刨
铁
书写生字
厚
印
书写生字
“厚”字上下都无点。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一天,爸爸带( )去( ),爬到( ),遇到了一位( ),他为川川介绍了( )。
整体感知
课文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岩石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填空:
川川
爬山
半山腰
地质勘探队员
最大的“书”
地质勘探员是干什么的?
刨根问底什么意思?
课题上的书为什么要用双引号?
精读领悟
默读思考:
地质勘探员是干什么的?
汇报交流:
地质勘探员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工作任务的职责也不尽相同。比如物探化探勘查、地质构造勘查。地质勘探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人员。
“刨根问底”什么意思?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书啊?”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
川川的问题:
“刨根问底”就是比喻追究底细。
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特定称谓。像我们给事物取的各种名称,这些名称上的引号都属于这种用法。
②表示具有特殊含义。例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中是把黄河比作摇篮,引号中的摇篮其实还是黄河,并不是真的摇篮。
③表示引用他人的话语。
④表示着重指出,强调。例如:“认真”是做好事情的保障。
课题上的书为什么要用双引号?
最大的“书”
属于②,课题中的“书”指的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书,在文中是指“岩石”所以加引号。
合作读文、讨论交流。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①“哪里有书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把这句话换一种书法:
岩石
厚厚的书
②最大的“书”上写了什么?
读一读勘探队员的话,在完成填空: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 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
波痕
矿物
雨痕
波痕
矿物
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泪水流过的痕迹叫( )
受伤了,皮肤上留下了( )
照样子完成填空:
“痕”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迹
泪痕
伤痕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③“这上面有图画吗?”
④ “这能说明什么呢?”填空: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 )。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 ),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陆地
大海
高山
陆地
大海
高山
⑤说一说“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做一名地质勘探队员
想一想:川川长大了想干什么?
知识拓展
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
我知道:
我知道:
人们根据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动植物的情况。恐龙就是这样的例子,科学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是在云南省出土的。
课堂总结
孩子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本书里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吧!
课堂练习
我会填:
石 (宝石) (石头) ( ) ( )
山 ( ) ( ) ( ) ( )
地 ( ) ( ) ( ) ( )
沙石
石块
山川
大山
山村
山路
土地
天地
地下
洼地
作业布置
1.和同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搜集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岩石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