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七年级下册
情景引入
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1.包裹小鱼
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2.安放小鱼
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鱼头朝正前方)
3.观察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注意:
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见下图)
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注意:
讨论: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2.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
实验现象
血流的速度快
血流的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的速度慢
血流方向: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请同学自学课本内容,尝试完成以下表格:
血管
概念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自学尝试
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①分布较深,
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特点
例如:主动脉、肺动脉
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①管壁薄、弹性小
②管内血流速度慢
③有静脉瓣(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特点:
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老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皆是高危险群。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
①分布广泛。
②管内直径仅有8—10微米,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血流速度最慢。
特点
功能:
物质交换的场所
广、小、薄、慢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流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其他废物
血浆
组织细胞
红细胞
三种血管的关系
血管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概念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血流速度
慢
三种血管的比较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但有的在体表也能摸到。
有的静脉位置较深,有的则位置较浅。
数量大,分布广
管壁厚,弹性大
管壁薄,弹性小
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大,内有静脉瓣
小
小,管内径仅有8~10微米
快
极慢
总结
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血液呈红色,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
处理方法: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血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急救方法:在受伤处的近心端用手紧压或用止血带捆扎
血液呈暗红,血量较缓和
处理方法: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
各种血管出血情况及急救常识
重难点解读
血管类型的判断:
1.动脉:是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在图中表现为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2.静脉:是由全身各处流回心脏的血管。图中表现为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3.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图中表现为红细胞单行通过。
典例自测
1.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解析:人体的血管中动脉一般分布较深,但是也有分布较浅的。如我们的桡动脉,中医说的切脉实际上是摸的桡动脉的波动。
答案:C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解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官腔最小,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这些特点利于血管内的血液和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拓展总结
真题演练
解析: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
1.
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原因是(
)
A.捆扎紧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近心端)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答案:B
2.
下列关于动脉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管壁厚、弹性大
B.官腔较小
C.血流速度快
D.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
解析:动脉的特点是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处,但也有分布在身体浅处的。
答案:D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学习重点和难点: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三种血管是
、
和
。
2.动脉是血液由
流向
的血管,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速度
。
3.静脉是血液由
流向
的血管,一般在四肢静脉中有
,防止血液倒流。
4毛细血管管壁是由
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内血液流速最慢,只允许
细胞
通过。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实验观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为什么用滴管经常往棉絮上滴水?
在视野中你看到了几种类型的血管?它们的流速一样吗?
3.如何判断三种类型的血管?
【学习任务二】三种血管的特点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种类
概念
管壁特点
分布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
输送到
去的血管
管壁较
,弹性
静脉
将血液从
送回
的血管
管壁
,弹性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
与
之间的血管
管壁非常
,只由一层
构成。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主动脉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在视野中看到血细胞通过血管的方式如下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情况),其中能判断属于静脉的是(
)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其实是指(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5.下列有关静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
B.静脉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C.静脉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D.静脉分布得都较浅
四、拓展延伸
1、回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并回答:氧气从血液中至少穿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期间穿过了几层细胞膜?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循环时,小鱼头部向左放在载物台上,在视野中,血液向左流动的血管是( )血管。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2.心脏
全身各处
快
3.全身各处
心脏
静脉瓣
4.一
红
单行
抽标检测
1.
C
2.A
3.D
4.B
5.
D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基础演练
1.动脉是指(
)
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
B.运输动脉血的血管
C.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小动脉
D.小静脉
3.静脉瓣的作用是(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
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4.下列关于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血管的管壁最厚,管腔最大,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B.静脉血管的管壁比较薄,管腔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C.静脉血管的管壁比较薄,管腔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比较慢
D.所有的静脉血管中都有静脉瓣
5.
下面是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体内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血管
②它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它是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④它是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用______(填“干”或“湿”)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2)图中标号______(填序号)所示的血管是毛细血管,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做此实验时使用______(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二、拔高过关
7.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8.
下图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10.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我国排出救援部队前往救援。抗震救灾中,武警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紧急止血措施是(
)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11.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12.
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
A.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
B.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
13.右图为某种血管的纵剖图(箭头示血流方向)据图回答:
(1)该血管是 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
(2)在这段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可表示为 。
三、真题链接
1.
在抽血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肢动脉
2.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1是动脉
B.2是毛细血管
C.3是静脉
D.2处血流速度最快
3.
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演出后,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我市某校学生吴庆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庆珅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皆存在可能
4.
右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是动脉血管,其内血流速度最快
B.2是毛细血管,其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C.1是静脉血管,其内有静脉瓣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1→3→2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D
2.B
3.B
4.C
5.D
6.
(1)湿;(2)②;红细胞单行通过;(3)低.
二、拔高过关
7.D
8.B
9.D
10.B
11.D
12.D
13.(1)静脉
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B→A
三、真题链接
1.B
2.B
3.B
4.B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功能,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区别动脉与静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导入
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
图片展示输血或输液的情景,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
新知探究
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56、57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展开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提出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小组交流。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3.自学教材,填写三种血管的特点
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中需讨论的问题:①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②各种血管血流速度一样吗?③管径最小的是哪种血管?红细胞是怎样通过的?组织学生实验后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概述如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3.组织学生自学教材,了解三种血管的特点,完成自学表格的填写
新知探究
二.动脉
1.说出动脉的结构特点。2.
感受动脉的所在位置。3.观看照片,小组讨论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1.
展示动脉横切面图。2.
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3.展示动脉出血时的照片,追问如何止血?
三.静脉
1.观看静脉切面图,说出静脉的结构特点2.感受静脉的位置,思考静脉的分布特点3.观察,了解静脉瓣的作用。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四肢静脉有静脉瓣的存在?4.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静脉瓣的作用
展示静脉横切面图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指导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小包”,说明静脉瓣的作用。展示静脉曲张患者及其原因
四.毛细血管
1.观看图片和动画,总结毛细血管的特点2.思考:毛细血管为什么适于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图片展示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动画演示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五.三种血管间的比较
1.观察思考,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完成表格。2.判断三种血管的类型3.小组讨论,三种血管间的关系
1.把三种血管图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三个图有什么不同,
列表总结。2.画图演示三种血管的判断方法3.指导学生讨论三种血管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完成表格,进一步畅谈收获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
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心脏
血液
身体各部分
血流的管道—血管
毛细血管:最小动脉
最小静脉
静脉:身体各部分
血液
心脏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