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索与物体的沉浮有关的因素,体会到要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
加热滴液实验;调制不同性质的液体。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
食盐、马铃薯、酒精灯、铁片、搅拌棒、烧杯、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到死。(打一蔬菜名称)。谜底:马铃薯。同学们见过这样的现象吗?把一个马铃薯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这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和浮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二、合作探究
(一)马铃薯的沉浮
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在装有清水和一种不知名的液体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会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在不知名的液体中是浮的。21教育网
实验说明:同一个马铃薯,在液体的量是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沉浮的因素只能是液体的性质了。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上一个实验表明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而在不知名的液体中是浮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种液体是什么。
实验方法: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一滴液体,把液体滴在铁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体变干后留下的痕迹。21cnjy.com
仔细观察加热后的变化,会发现加热后,在其中一块铁片上留下了白色颗粒。说明液体中溶解了其他不同于清水的物质。21·cn·jy·com
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不是液体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名称 用食盐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器材 实验、水、马铃薯、烧杯、搅拌棒
实验方法 在一杯100毫升的清水中,依次加入相同量的食盐,观察每次加入食盐时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做好记录。
开始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
食盐的量 水的量 沉浮情况
一勺 100毫升 沉
二勺 100毫升 沉
三勺 100毫升 沉
四勺 100毫升 浮
小结:
并不是水中溶解了食盐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当食盐溶液的密度大于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www.21-cn-jy.com
三、拓展延伸
死海是西亚著名的大盐湖,位于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裂谷中。死海一带气候炎热,蒸发强烈,湖水盐度高达300~332。湖中水生植物及鱼类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少,所以被称为死海。但死海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在死海里休闲娱乐。2·1·c·n·j·y
浮标是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用锚固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障碍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的助航标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课堂总结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五、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马铃薯才能够浮起来。(√)
2.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的沉浮有影响。(√)
3.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在浓盐水中是浮的。(√)
(二)填空题
1.通过(加热滴液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2.液体中溶解的物质是不同于(清水)的液体。
3.马铃薯沉浮改变的原因是(液体性质发生了变化)。
六、家庭作业
调制一杯糖水溶液,看一下马铃薯能不能浮起来?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体的密度
调制溶液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不同水平、不同学生都有了各自的发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
考虑到学生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小组成员往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味精和糖,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学生不要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而是一平勺一平勺地加,这样学生就能探索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当液体的浓度、密度不够大时,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当食盐溶液的密度大于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增强了学习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
马铃薯在液体中
的沉浮
谜语导入
谜语:
顶开花,下结子,
大人小孩爱吃到死。
(打一蔬菜名称)
谜底:马铃薯
谜语导入
马铃薯
液体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是怎样的呢?
合作探究
马铃薯的沉浮
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
马铃薯在水中
马铃薯在不知名的液体中
合作探究
实验说明:
同一个马铃薯,在液体的量是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沉浮的因素只能是液体的性质了。
合作探究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合作探究
实验方法:
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一滴液体,把液体滴在铁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体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合作探究
加热后,在其中一块铁片上留下了白色颗粒物。
说明液体中溶解了其他不同于清水的物质。
合作探究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用食盐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食盐、水、马铃薯、烧杯、搅拌棒
在一杯清水中,一次次加入相同量 的食盐,观察每次加入食盐时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
实验过程
合作探究
食盐的量 水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实验记录
一勺
沉
二勺
沉
三勺
沉
四勺
浮
合作探究
小结:
并不是水中溶解了食盐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当食盐溶液的密度大于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拓展延伸
死海是西亚著名的大盐湖,位于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裂谷中。死海一带气候炎热,蒸发强烈,湖水盐度高达300~332。湖中水生植物及鱼类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少,所以被称为死海。 但死海淹不死人,即使不会 游泳的人也可以在死海里 休闲娱乐。
拓展延伸
浮标是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用锚固定在指定
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障碍物
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的助航标志。
课堂总结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马铃薯才能够浮起来。( )
2.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的沉浮有影响。( )
3.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在浓盐水中是浮的。( )
√
√
√
课堂练习
二、填空题
1.通过( )来探索未知液体的
性质。
2.液体中溶解的物质是不同于( )的液体。
3.马铃薯沉浮改变的原因是( )。
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
清水
液体性质发生了变化
家庭作业
调制一杯糖水溶液,看一下马铃薯能不能浮起来?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体的密度
调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