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
2.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3.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A.CO2
B.KOH
C.NH3 H2O
D.KCl
4.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5.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6.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
7.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
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
8.今年5月1日开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时,即属于醉酒(血液的pH约为7.4),关于醉酒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血液中的酒精的质量分数为80%
B.该血液中酒精的溶解度是80
C.该血液是酒精的饱和溶液
D.该血液显碱性
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0.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
二、填空题
11.小明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糖水
柠檬汁
洗洁精
pH
10.2
5.2
7.0
2.5
12.2
由此判断:
(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
12.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⑵A中溶液呈_______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______色。
⑶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⑷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13.某市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盐酸泄漏的瞬间,酸雾弥漫,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泄漏的酸液顺势流入低洼的村庄,酸雾导致十余人住院观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应邀参与这一事故的处理,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2)小丽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且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14.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滴入稀硫酸的体积/mL
0
1
2
3
4
5
6
7
pH
13.0
12.8
12.5
12.2
7.0
2.0
1.7
1.6
溶液颜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国家规定,酿造食醋的总酸含量标准为3.5~5.0g
/100mL(总酸含量即100
mL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市售食醋的总酸含量,进行了实验。实验后,得知10.0mL该食醋样品与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市售食醋样品中的总酸含量,并说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
+
NaOH=CH3COONa
+
H2O,假设该市售食醋样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答案
1.D2.C3.A4.D5.D6.D7.C8.D9.A10.D
11.(1)柠檬汁
(2)肥皂水(或洗洁精)
(3)属于
12.(1)①细口瓶
②烧杯
(2)无色
红色
(3)NaOH+HCl
=
NaCl+H2O
(4)搅拌
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13.(1)NaOH[或Ca(OH)2、KOH]
(2)反应无明显现象
(3)CaCO3(或大理石等其它合理答案)
14.(1)加入4
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或稀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溶液显紫色或溶质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NaOH溶液的pH=13.0(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可)
(2)Na2SO4、H2SO4
15.4.5g/100ml
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