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把一个重为2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
A.F1可能小于F2
B.F1可能等于F2
C.F1一定等于F2
D.F1一定大于F2
2.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
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
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得出下列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
A.阿基米德原理
B.牛顿第一定律
C.真空不能传声
D.平面镜成像特点
4.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6.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
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D.站存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9.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
A.系安全带
B.保持车距
C.限速行驶
D.靠右行驶
10.“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小
B.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汽车的质量越大,势能越大
11.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转播一些重要的象棋和围棋大赛.在复盘讲解时,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此时棋子受到的摩擦力
(
)
A.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B.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C.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D.方向嶝直向下,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如同(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和(d)所示.
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
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的性质.
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
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
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
3.质量为1.5t的直升机停在机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
_____N;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要提供的向上托力至少应为________N.
4.用力推动一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玩具小车,小车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___;但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又会停下,这是因为它受到
_________作用的原因.
5.如图所示,重物所受到的重力和塑料板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当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的弯曲程度_________,重物所受到的支持力______.
三、实验题(共35分)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a)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
(1)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_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面钩码的质量.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又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块质量/g
200
250
300
350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
0.651
0.651
0.651
0.651
四、解答题(共10分)
1.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度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使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位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存干燥的水平
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摩擦.刹车后,由于_________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这是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加车轮的内能.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参考答案
一、1.D
2.C
3.BC
4.A
5.D
6.D
7.D
8.C
9.D
10.C
11.A
二、1.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向左运动速度增大: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
2.30
20
3.1.5×104
1.5×104
4.惯性
摩擦力(摩擦阻力、阻力)
5.平衡力
越大
越大
三、1.(1)小车
(2)大小
方向
(3)同一直线
(4)(a)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它只受两个拉力的作用.[或因为(b)方案中小车要受到摩擦力作用的影响.]
2.(1)速度
水平面粗糙程度
(2)甲
(3)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无关
四、1.(1)滚动
惯性
做功
(2)0.63s(答案在0.6s~0.7s范围内均正确)
(3)汽车的行驶速度
(4)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摩擦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变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