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提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提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4-06 21: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提优
练习1
(
2016·连云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2016·贺州)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有空气.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
(填“30
s”“1
min”或“20
min”)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
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
;
.
(
2016·盐城)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中微子振荡的两位科学家.中微子是一种比电子还小的基本粒子.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A.质子
B.中微子
C.原子
D.中子
(
2016·巴中)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
)
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
2016·厦门)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
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
趣景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
丝所带电荷是(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2016·无锡)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
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
.
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
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

(填“引力”或“斥力”).
桑植民歌“冷水泡茶漫漫浓”表明了分子具有
现象,其快慢与
的高低有关.
(
2016·南京)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
种,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
2016·泉州)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两片金属箔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
2016·湘潭)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
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2016·绵阳)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
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
、b
、c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
(
)
a.萄萄干蛋糕模型
b.电子云模型
c.行星模型
A.
a、b、c
B.
c、b、a
C.
b、c、a
D.
a、c、b
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体积比太阳体积大
B.太阳系中大约有1
000颗恒星
C.电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D.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的尺度都小于10-9
m
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09年,科学家
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以氢原子为例,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的一生
天文学家认为星系介质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恒星,然后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能量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2×109
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然后变为密度极小的红巨星,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
整:
→主序星→

.
(2)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
.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提优
练习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
2016·揭阳)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
2016·宜昌)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在加压的情况下,25
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这表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之间有空隙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打碎的玻璃放在一起不能使其“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距离
(
2015·苏州)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
2016·山西)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
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
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细丝带上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
2015乐山)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
)
A.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
B.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
C.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
D.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
(
2015·遵义)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
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
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
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
所示).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
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
A.
A和B都不变
B.
A变小,B张开
C.
A变大,B不变
D.
A闭合,B张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D.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
2015·济南)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霭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与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B.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C.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D.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碳的原子序数为6,那么,碳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A.质子数为6,电子数为12
B.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6
C.质子数为6,电子数为6
D.质子数为6,电子数为18
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
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
B.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中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2016·泰安)如图所示,在气体扩散的实验中,玻璃板
(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在抽掉玻璃板后能够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
(2016·厦门)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钻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
;长时间挤压在一起的铅块和金块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
.
有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其内表面要压接一层薄铝片.工程师们先将铝片装在钢罐内,让铝片紧贴钢罐内表面,然后往罐内注满水,水结冰时,体积
,在冰的挤压下,铝片向钢罐充分靠近,当它们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变得极小时,在分子间
(填
“引”或“斥”)力的作用下,铝片和钢罐就被接在一起了.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
(2016·贺州)干燥的天气里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会
不带电的头发.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和B相互吸引,A和C相互排斥,C和D相互吸引,若D带负电,那么B将带
电,B和C相互
.
我们每天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感受昼夜的变化,这就是人类初期认识宇宙建立“
说”的依据.随着观察的深入,人类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动的,从而提出了“
说”,这是由科学家
首先创立的.
三、解答题(40分)
(
4分)两块竖直放置并相互平行的金属板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现从两板之间的上方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两板下方这一过程的大致路径.
(
5分)做作业时,为什么能使用透明胶带把错误的地方粘去 操作时往往要用力把胶带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这样能粘得干净些,为什么
(10分)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扩散问题而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
A.
观察墨水在热水和
B.抽去玻璃板,观察
C.将磨得光滑的铅板和金
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气体扩散的快慢
板紧压在一起观察现象
(1)通过A图实验可发现:
.
(2)B图的实验你认为有什么不妥:
.
(3)哪一个实验在短时间内得不出结论:
.
(填序号).
(4)小明设计的实验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做的,他把上述实验经修改后,再把A、B、C三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他得出如下结论: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
;
b.在物质的三种状态中,
态的扩散现象最明显.
(
7分)小明参观了科学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的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
6分)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

B.

C.
.
29.
(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摩擦产生的静电,有可以加以利用的方面,也有产生危害的方面.如在印染纺织品,尤其是印染化纤产品时,如果被印染的纺织品上带有静电,很各易吸引空气中的尘埃或其他带有颇色的微粒,这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印染厂要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静电荷的积累.有效的方法是使车间的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荷可以及时被中和,无法大量积累.由于带电的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如果带电微粒处于正、负两个电极之间,那么带电微粒将向电极运动,即带正电荷的微粒向负极运动,带负电荷的微粒向正极运动,这样就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尘埃.方法是:首先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再使空气从两个电极之间通过,在静电的作用下,尘埃运动到电极并被收集起来,便达到空气除尘的效果.根据同样的原理,使油漆的微粒带电,将被喷涂的零件与电极接触,就可以用来静电喷漆.静电技术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分选、摄影、复印等方面.
(1)生活和生产中哪些方面需要利用静电 哪些方面需要防止静电
(2)防止静电有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
练习1
无规则运动斥力

20
min
分子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
B
5.
A
6.
A
7.
D
8.
A
9.
B
10.
B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力
扩散
温度

排斥
吸引
C
15.
A
16.
A
17.
D
18.
D
19.
D
20.
(1)分子
卢瑟福
(2)C
21.
(1)星系介质
红巨星
白矮星
(2)先变小后变大
练习2
1.
D
2.
A
3.
D
4.
A
5.
D
6.
B
7.
B
8.
D
9.
C
10.
B
11.
A
12.
A
13.
A
14.
C
15.
A
16.
D
17.
下面
18.
引力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9.
变大

20.
固体
凝华
21.
带电
吸引
22.

吸引
23.
地心
日心
哥白尼
24.
如图所示
能用透明胶带把错误的地方粘去是因为胶带分子与纸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用力把胶带抹一下,使胶带分子与纸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达到分子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能粘得更干净些.
(1)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2)二氧化氮应放在下面
(3)C
(4)a.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气
(1)A与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A.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1)利用静电: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选种、静电复印、静电拉绒等:
防止静电:加油站、面粉厂、印染化纤产品车间等.
(2)车间内的空气要保持适当的湿度,让正、负电荷及时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