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1课《诗词五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1课《诗词五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7 10: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21课《诗词五首》
《迢迢牵牛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难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图片让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品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四)了解五言诗。
(五)听示范朗读。
(六)全班读书,自学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说说你喜欢的诗句。(词、句、艺术手法)
2分析诗中的叠字的作用。
3
《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主旨)
(七)学生讨论,互助答疑(8分钟)
(八)师生合作探究。
迢迢:
写星空的距离,远
皎皎:
写星的光辉,亮
纤纤:
写手的形状,秀美
札札:
写织机的声音,(织布繁忙)
盈盈:
写水的形态,清且浅
脉脉:
写人的神情,含情
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布机上却织不出布匹,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排遣苦闷。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
抒写了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苦,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汉时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九)小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1把握诗歌的特点。
2从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来理解古诗。
3反复诵读,品味,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4抓住关键字词或诗句,以点代面。
(十)当堂练习:(赏析《杳杳寒山道》)
1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
2赏析诗中叠字艺术效果。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中,不知时间变化,分辨不出春去秋来的感受,表达他冷漠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融为一体。
(十一)课后作业:
1用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自学《归园田居》。
2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教学反思:
《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学习古诗
?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
2放录音,营造气氛。
??
3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
又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衡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
4
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
5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
6
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 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 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教参》中则提到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
至于课本提示和《教参》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
9小结
??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像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教学反思:
《春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春望》及五律诗的特点。
??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的特点。
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三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板书设计
  杜甫
国破 山河 在,  城春 草木深
感时 花 溅泪,  恨别 鸟 心
烽火 连 三月, 家书 抵 金
白头 搔 更短, 浑欲 不 簪
教学反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诗歌对“雪”的描写;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背诵诗歌,来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诗歌对“雪”的描写,背诵诗歌
难点
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下面老师念几首诗,请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及诗人:
出赛[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边塞诗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虽没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创作理论,但他们的诗作却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就象一朵盛开的奇葩。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这时期他们创作数量的丰富,更是由于它描写了边疆的风情,表现征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
(二)边塞诗形成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唐朝国力强盛,在这期间,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其中战争的影响尤为突出。当时唐朝与契丹、突厥、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当文人们看到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军,不时获悉从塞外传来的捷报,怎不会受到鼓舞?又怎能不激起他们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了。
(三)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天宝八年、十三年两次出赛任职。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馆。岑参早期的诗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它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云山、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其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融入其诗。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请大家思考:这首诗到底是写边塞的奇寒还是写对友人的离别的愁绪?
写奇寒的句子:
北风……梨花开。
瀚海……万里凝。
(直接描写,写出了大雪纷飞,
纷纷……冻不翻。
北风劲猛,雪花压枝欲滴的寒冷景,并且由帐外写到账内,再由帐内到账外。)
散入……冷难著。(间接描写)
(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边塞生活之苦,同时也点出了给友人送别的环境。)
(五)怎样理解
1“中军……与羌笛。”
理解:“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些乐器对于送别者能触动乡愁,别有一番滋味。
2“轮台……马行处”。
理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友人即将离去,前途白雪茫茫。峰回路转,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的目送,看着马蹄迹,他想些什么呢?是对行路者的艰难而发愁,是对行者的留恋,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
(六)本首诗的特色:
笔力矫健,有宏观轮廓,也有细节勾勒,有真实摹写,也有浪漫的想象,在歌咏自然风光时,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意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诗,并写赏析。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图: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别图:不见
空留--惆怅
教学反思:
《西江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
过程与方法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阕词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上阕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进行景物描写,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阕词的意思。
难点
根据上阕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进行景物描写,体会词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诗与词有什么区别?
3解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2)你们在夜间走路有什么感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看投影,听课文朗读,注意重音和停止的地方。
2自由练读上阕词,并在书上标出重音和停顿的地方。
3指名读并评议。
4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
1复习学习诗词的方法。投影:学习诗词的方法:字


诗意
体会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2默读词的上阕,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参照老师提供的一些词的意思先自学,投影词意。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阕词的意思。
4交流上阕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3)齐读三、四句。
讨论:
A.是什么送来一阵阵稻花香?
B.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C.是谁在说丰年?
D.指名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5把上阕词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
体会上阕词的意境。
1在上阕词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
2上阕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小结:上阕词主要写了黄沙岭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板书)
这些景物美吗?有这么多的美景陪伴着作者夜行,他孤独吗?4、上阕词中,作者从看、听、闻、想着几个方面来描写乡村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你从中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板书)
(五)指导朗读。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用心体会景物的美丽。
2指名读,齐读并评议。
(六)拓展:观察图画,想情景写一段白话文。
1出示图。
2投影。小练笔:根据上阕词,图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写了那些景物?把作者看、听、闻、想到的补充进去,写一段白话文。提示:可抓住“明目”、“清风”、“稻花香”、等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描写。
3生练笔,师巡视。
4展示,交流,修改。
(七)作业
1修改白话文。
2背诵上阕词,预习下阕词。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
惊鹊
乡村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

清风
鸣蝉
蛙声
热爱大自然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说丰年
企盼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