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2.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
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积累诗词名句。
学法指导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自主学主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虽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但是却经历过了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亲眼见到了战乱过后山河破碎的祖国和饱尝战乱之苦的黎明百姓,自己更是经历了妻离子散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雄浑瑰丽,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
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朝代)杰出的豪放派爱国词人,他的词作多以沉雄激越、慷慨纵横著称,多抒发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或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6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擢(
)素手
札札
(
)
一水间(
)
簪(
)
岑(
)参
(
)
锦衾(
)
溪桥忽见(
)
瀚(
)海
风掣(
)
7词语释义
擢(
)素手
零(
)如雨
几许(
) 脉脉 (
)仍怜(
)
故乡水抵(
) 抵( )万金 不得控( )风掣( )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赏读
《迢迢牵星》
1.这首诗大量使用叠字,对人物进行刻画,谈谈其
作用
。
2.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应该怎样理解?
探究二:赏读《渡荆门送别》
1.这首诗颔联中的“随”“尽”“入”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
2.这首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三:赏读《春望》
1.首联中“破”
“深”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请说说尾联所揭示的含义。
3.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课时
探究一:赏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此句的妙处在于什么 ?
想象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并说说它的妙处。
探究二:赏读
《西江月》
1这首词恰当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试举例作简要的赏析。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我的收获
理解性默写
1以春花来喻写美丽雪景的名句
:
2从嗅觉。听觉角度表现对丰年的喜悦之情的诗句:
3《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
21诗词五首
自主学习
6.略
7.伸出
落
多少
含情注视的样子
怜爱
值,相当
拉
牵动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
1.
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又自然贴切地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
2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抒写了人间夫妻的相思之苦和不能相会的哀怨之情。
探究二
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宏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2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探究三
1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 “深”字表达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这两句诗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3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第二课时
探究一
1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此句以景抒情,言虽尽而意未绝。
2写雪后美景,飞雪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忽”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情。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一片银白世界,在作者的眼里,幻化成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
探究二
1例 ;第二句中“惊鹊”反衬词人内心的坦然,“鸣蝉”反衬乡村的幽静。
2此句表达了词人陶醉在丰收中的欢快喜悦之情。
我的收获
1略
2.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