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寄语十五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寄语十五岁》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8 15: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寄语十五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2、学习本文的谈话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谈话方法,分析本文是怎样选择恰当的谈话方式,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并学习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主要是“对话”)水平。
2.学习对文本的质疑与探疑。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谈话方法,分析本文是怎样选择恰当的谈话方法,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并学习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主要是“对话”)水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星期天,你把作业做完了,想出去放松放松,这时家长还想跟你补一补你较弱的科目英语,跟你加点学习量,你的家长通常用什么方式跟你谈?你希望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你谈?
二、相关背景
1.作家作品
崔卫平,曾是北京101中学学生家长,他在家长会上的讲演稿在2000年5月3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发表。
2.背景链接
⑴2000年3月3日,作者的女儿所在的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这是全班孩子集体过他们的15岁生日。家长也同时参加。会上,家长们还向孩子们赠送了由班里的家长委员会创意,并自费结集成册的“寄语15岁——给自己孩子的一封信”一书。作者作为家长代表应邀发言。
⑵别出心裁的演讲
演讲比赛上,一个参赛者挺精神地走上讲台,向大家宣布:“我向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她的语音甜润,吐字清楚。可是刚说完这句话,演讲者突然下了讲台,向会场外走去。台下的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测,继而喧声四起,怒不可遏了。
难堪的5分钟过去了,演讲者慢吞吞地回到讲台上,面对激怒的观众,等大家平息下来,她便充满激情地说:“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讲台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在工作时间内,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谴责吗 演讲完了。”
会场安静了一会儿,突然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⑶演讲的语调
适当地调节好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对演讲的成功起到辅助作用。语调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重音/慢速:关切轻音/慢速:思索
高音/慢速:傲慢低音/慢速:沉重
重音/快速:粗暴轻音/快速:轻松
高音/快速:急躁低音/快速:焦急
⑷不良的演讲习惯
①哗众取宠、故弄玄虚
有的演讲者不在根本原理、根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和语言的规范、准确、鲜明、生动上面下功夫,却热衷于概念游戏,醉心于搬弄一些时髦的名词术语,以装潢自己的演讲:有的专门搜集一些荒诞的小道消息、马路新闻、野史秘闻,单纯猎奇,追求刺激,甚至迎合一部分听众的低级趣味,以耸人听闻,博取廉价的掌声和笑声;有的还喜欢滥用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欧化句式、文言词汇,在听众面前炫耀自己博学多才;还有的在演讲中堆砌了大量警言格言、名人佚事、漂亮辞藻,把演讲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大拼盘”。诸如此类的不良习惯,都是演讲者学风、文风不正的突出表现。这些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只能弄巧成拙,丧失听众。
②重复哕嗦、轮番轰炸
有的演讲者,板着面孔,拿着训人的腔调,结果是“出口千言,离题万里。”重复哕嗦,轮番轰炸,群众讥之为“车轱辘话”,每当听到这种演讲,听众无不蹙额锁眉,陷入一种极为难堪的沉闷境地。捷克斯洛伐克讽刺小说家哈谢克的名著《好兵帅克》中有一个克劳斯上校,有一次他对军官发表演讲:“诸位,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沟吗 沟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种凹而长的坑,对,那就叫做沟。沟就是用铁锹挖的。你们知道吗 铁做的工具,诸位,不错吧,你们都知道吗 ”这位克劳斯上校讲的都是—堆废话。他的演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③夹带衬字或口头语
有些人在演讲中常常有多余的“哎、呀、啊、吧”“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就是说”之类的口头语,有些人则带衬字。如“反正”“是吧”等等。演讲中的衬字和口头语,对演讲的危害很大。轻则破坏语言结构,造成语言断续、停顿,影响听众情绪,削弱宣传效果;重则在社会活动中碰钉子、招烦恼,严重损害演讲者在听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甚至可能引发听众起哄喧闹,导致演讲的失败。
⑸本文是一位家长在女儿所在班级2000年3月3日的“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上的讲演稿。作者用真切的语言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应yāo邀:接受邀请。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心扉:指人的内心。
不可分割:不能分解,割裂。
幸灾乐祸:别人遭受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鄙bǐ视:轻视,看不起。
正义: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讥讽嘲笑:讽刺,笑话别人。
2、文章脉络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谈起,引出今天的话题。
第二部分(2~13),由同情心入手,逐层深入地议论为什么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12),一事三问得出互相关心、互相分担的结论。
第二层(13),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进行推论,指出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不应该歧视、伤害别人,并分析原因,教育孩子们。
第三部分(14),由三问引出要做“有正义感、有同情心”的人这一主题。
四、问题探究
1、本文原题为“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你能说说“你是你的船长”的具体含义是含义吗?
答: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长,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线,掌握自己的命运。
2、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请同学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看疼不疼这一环节?
答:因为作者发言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如何让学生学会感受他人?那就应该让学生先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所以设计了让学生掐自己的环节,这样才能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说明道理。
3、 从哪几句话能够看出:“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答: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4、这几句话寄予着作者怎样的希望?
答: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个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5、你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命便由此扩大一倍,甚至不止一倍。”?
答:我们可以在与亲人之间、与不认识的人之间拥有这种相互感受、相互沟通、相互分担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胸,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感受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感受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我们的心里眼里不再只装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将自己的生命同许许多多的人联系在一起了。
6、作者以亲切的话语劝告孩子们在感受世界以后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你怎么理解公平、公正和正义?结合文中的内容回答。
答:公平是指平等待人,不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对别人居高临下;公正是指正确看待和评价别人,不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既而要使整个社会符合公正的原则;正义是对真理的认识和支持,对真善美的坚持和倡导,对假恶丑的坚决反对和斗争。(答案不惟一,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7、“你是你的船长”是什么含义
其含义是:你是你人生航船的主宰,你的人生之旅怎样全在你自己把握,全在你平时的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与能力。
8、文章的正文与题目是否矛盾
不矛盾。正文主要是通过一事三问及其回答,告诉孩子们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习惯,应该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旅,从而把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9、精句解析
①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作者在说理前用直观形象的实践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为下面讲抽象的道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论证。带有悬念性,引论巧妙。
②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
“公平、公正、正义”这些词表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分寸感。“逐渐”表明是一个养成过程,是长期行为;“公平”是“公正”的前导;公平、公正又是正义的感性基础。十分富有说服力。
10、理解说理方法:①运用人人都熟知的具体事例生动地说理是本文的显著特点。如文中让同学掐胳膊或脸;看见妈妈切菜时切破了手指该怎么办,使同学们很有切身感受地接受了作者所讲道理,加强了说服力。②抓住关键逐层深入地说理,体现了文章构思的巧妙。文章要讲的观念,是人生应向正义的方向正确地把握人生。作者说理时先反复讲同情心。因为只有同情心,才使公平、公正、正义有扎实的基础。
五、写作方法
这是一位家长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完全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第一,演讲要面对着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个人的思想、观点、看法。本篇作者面对的听众是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全体学生和家长,她紧紧扣住“你是你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第二,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比较完整。本篇的中心是希望学生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要做自己的船长,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为了表达这一中心,作者巧妙地提出几个问题,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使这篇演讲体现出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得到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后,作者说:“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接着,她提出第二个问题:ZrJ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 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疼痛。”作者随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 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演讲到此,作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紧接着,作者又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地得出演讲的中心观点: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第三,演讲带有鼓动性。从文中括号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抛出的几个由浅人深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他们认真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使整个演讲的场面热烈而感人。演讲结尾处的语言更是掷地有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演讲,具有生活的真实与质朴,可以激励听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者不仅有超群的智力、娴熟的技巧,而且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格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
六、小结
十五岁,是明媚的春,朝气蓬勃, 五彩缤纷,坐在青草上,遐想蓝天。十五岁,是火热的夏,洒脱豪放,激情四射,坐在河岸上,幻想幸福。十五岁,是火红的秋,丰实娟美,清秀无比,站在稻田里,迎接胜利。十五岁是素洁的冬,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在白雪中,寻寻觅觅。它也好比五彩的四季。十五岁,它让我们拥有五彩的四季,拥有无限的幻想,无限的自由,让我们好好拥有这一片天空吧!
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