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变化对生活方式和生产质量的影响;分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以及荒漠化治理的成就和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变化;结合图表资料,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的土地特点,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教学难点】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第二季其中有一组是在草原上拍摄的。你知道拍摄组所去的草原是哪里吗?21cnjy.com
学生:西北呼伦贝尔大草原。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西北大草原看看吧!
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再探西北话牧业
活动1:找牧区
教师:展示西北地区及优良畜种分布图,找出西北的主要牧区以及该牧区的主要优良畜种。
学生:读图识记。内蒙古牧区(阿拉善骆驼、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宁夏(滩羊)等。21·cn·jy·com
拓展延伸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
伊利集团在此地建有专属伊利牧场,并于2014年7月作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拍摄地进行拍摄,被誉为“北国碧玉”。三河马、三河牛是该地的优良畜种。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活动2:看变化
模拟记者访谈节目(热点“网”谈):一学生扮演记者,一学生扮演牧民。结合景观图,说说当地畜牧业和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如:民居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交通方式的变化、能源的变化等。
学习任务二:查摆问题治荒漠
教师:展示荒漠化图片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土地退化的定义。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而土地退化一般指土地质量下降的过程,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多种形式。
活动1:找问题
教师:展示西北地区沙漠及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各省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比重图。
1. 说说内蒙古、新疆、甘肃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比重总计为多少。
2. 议一议,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内蒙古23.6%,新疆40.7%,甘肃7.3%,得出“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结论。
活动2:析原因
教师: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学生: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再加上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原因,许多地方发生了土地退化现象,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www.21-cn-jy.com
活动3:探影响
教师:土地荒漠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生:在西北地区的许多草原牧区,由于荒漠化,使得沙漠面积扩大,埋没了村庄、道路和良田;荒漠化还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现就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有着直接联系。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2·1·c·n·j·y
活动4:找措施
教师:治理荒漠化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学生: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拓展延伸:
世界防治荒漠和干旱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每年的6月17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1教育网
环节三:课堂检测
1.我国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 B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2.在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D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有种植牧草的传统
C.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饲料
D.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和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一脉相承,情景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地理,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推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第2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
A.西部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西部少数民族有种植牧草的传统
C.西部牧业发达,牲畜需要饲料
D.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
2.历史上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景象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西部 B.华北平原南部
C.四川盆地中部 D.东北平原北部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B.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D.青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以种植我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
读谜语完成下列问题.
4.谜底所指的动物,其生活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5.我国最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优良牲畜的是( )
A.牦牛 B.三河马 C.滩羊 D.细毛羊
7.我国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二、综合题
10.我国西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读我国四大牧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A是 牧区, A牧区与西藏牧区的分界线甲是 山脉。
(3)读图,比较阿拉善骆驼和三河牛的分布差异: 。
(4)内蒙古牧区东部的放牧方式多为定居放牧,西部以游牧为主,请从气候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近年来我国西部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根据你所学知识,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2.A
【解析】
试题分析: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中部水草丰茂,这里牛羊成群,毡房点点,是我国的草原牧区,有“天苍苍,野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景象,故选A。2·1·c·n·j·y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C
【解析】
试题分析:
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二熟;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到三熟;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根据题意,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本题考查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4.D
5.B
【解析】
试题分析:
4.由图可知,图中谜底指的动物是有双峰,又耐旱的骆驼,骆驼是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其生活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干旱,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5.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位于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也是我国最为干旱的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沙漠地区的有关知识
6.A
【解析】
试题分析:
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三河马分布于内蒙古牧区、细毛羊分布于与新疆牧区、滩羊分布于宁夏,该三种牲畜都分布于西北地区,故选A。21·cn·jy·com
考点:本题考查畜牧业发展条件及主要牧场的分布
7.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这里是我国气候最干旱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在山麓的绿洲地区,林业少,河湖少,渔业也少,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
二、综合题
8.(1)新疆 昆仑山
(2)三河牛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骆驼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
(3)降水量从东到西逐渐减少
(4)植树种草、退耕还草、控制牲畜规模、改放牧为圈养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A的位置可知,A是新疆牧区,新疆牧区和西藏牧区的界线是图中的甲昆仑山脉。
(2)读图可知,三和牛三河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这里水草丰美,草原广布。骆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高原,这里降水少,以沙漠戈壁为主。21教育网
(3)内蒙古牧区东部的放牧方式多为定居放牧,西部以游牧为主,因为东部地区降水多,越往西部降水越少。
(4)近年来我国西部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开垦草地等,所以治理的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草、控制牲畜规模、改放牧为圈养等。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第2课时)
1
2
3
4
CONTENTS
情境导入
新知学习
课堂检测
总结升华
你知道拍摄组所去的草原是哪里吗?
西北呼伦贝尔大草原
1
2
3
4
CONTENTS
情境导入
新知学习
课堂检测
总结升华
再探西北话牧业
活动1:找牧区
读图:找出西北的主要牧区以及该牧区的主要优良畜种。
内蒙古牧区(阿拉善骆驼、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宁夏(滩羊)等。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
伊利集团在此地建有专属伊利牧场,并于2014年7月作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拍摄地进行拍摄,被誉为“北国碧玉”。三河马、
三河牛是该地的优良畜种。
活动2:看变化
民居变化
生产变化
交通变化
能源变化
查摆问题治荒漠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荒漠化
盐碱化
土地污染
读图:1. 说说内蒙古、新疆、甘肃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比重总计为多少。
2. 议一议,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活动1:找问题
活动2:析原因
土地荒漠化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垦荒
植被稀少
气候干旱
土地
荒漠化
活动3:探影响
草原变荒漠
影响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埋没了村庄、道路和良田
土地生产力下降
活动4:找措施
土地
荒漠化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每年的6月17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旨在
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1
2
3
4
CONTENTS
情境导入
新知学习
课堂检测
总结升华
1.我国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B
2.在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有种植牧草的传统
C.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饲料
D.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
D
1
2
3
4
CONTENTS
情境导入
新知学习
课堂检测
总结升华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草原与牧场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牧民生产生活的变化
成因
危害
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