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1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的统一
隋的覆亡
2
3
一、隋的统一
1._______年,__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他就是_______。_______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____,南北重归统一。
2._______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_________时设置进士科,正式确立_______。
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南至_______,全长_______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81
杨坚
隋文帝
589
陈
隋文帝
隋炀帝
科举制
洛阳
余杭
两千
涿郡
唐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_____就是唐高祖,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2.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三、隋的覆亡
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_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__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
江都
618
李渊
长安
李渊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江南河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史料
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主观:
客观:
隋进行统一战争作战的舰船
隋五牙战船复原模型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你知道“胭脂井”的来历么?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581年
杨坚(北周
外戚)
长安
隋的统一
探究
一
西
晋
东晋
南方:
北方:
十六国并存
宋
齐
梁
陈
581
(鲜卑族)
北魏
三
国
魏
蜀
吴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北朝
589
南朝
影响:结束魏晋以来的分裂、对峙。开创了隋唐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隋文帝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2)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1)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2)你认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类别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材料一
材料二
2.经济上:轻徭薄赋。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探究
二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时
间
河
段
征发民夫
605年
通济渠
100余万
605年
邗沟
10余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隋朝开凿大运河表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市: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从政治、经济、军事、个人方面考虑)
政治
目的
经济
目的
军事
目的
个人
目的
搜刮江南财富
贪恋江都
美景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名师点拨:
进步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南北交通的便利,巩固了的国家统一;
局限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超过了人民的承受能力。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局限性
进步性
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龙舟模型图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隋的覆亡
探究
三
结合材料: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
(炀帝大业元年三月)(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上(炀帝)御龙舟,幸江都(今扬州)。
——《隋书·炀帝纪》
炀帝冢
唐·宗元鼎
帝业兴亡是几重?
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
不愿生归驾九龙。
史料
探究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建立时间:618
建
立
者:李渊(唐高祖)
都
城:长安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唐高祖李渊
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统一:
目的:
时间:________年
建立者:________
都城:________
加强南北交流,巩固政权统治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的统一
隋的兴亡
581
杨坚
长安
时间:________年
589
意义: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从_______年起
605
三点:以__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洛阳
四段:___________、通济渠、________、江南河
永济渠
邗沟
五大河流:海河、_______、淮河、长江、__________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黄河
钱塘江
科举制:
______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正式形成:
设立进士科
隋炀帝
隋文帝
隋朝的灭亡:
时间:________年
618第1课
隋的兴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2.
通过研习《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前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探究大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
课后拓展学习:填写《大运河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凿。
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
誉世界,被称为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隋的统一
师生共同探讨:
1.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讲解隋统一的背景、经过、影响。
3.师:出示资料。
材料一:
时间
类别
隋朝
隋盛世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2)你认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师展示隋朝大运河图片,导入本模块的学习。
2.展示隋朝大运河简图,让学生回答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南北到达地点,由那四段构成,沟通了哪些水系?
3.师生共同探讨: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和历史趋向如何?
4.师生共同探讨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师总结。
探究三:隋的覆亡
1.师展示隋炀帝龙舟模型图,展示资料:导入本模块学习。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2.师生共同探讨。出示资料: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三月)(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上(炀帝)御龙舟,幸江都(今扬州)。
——《隋书·炀帝纪》
材料二:
炀帝冢
唐·宗元鼎
帝业兴亡是几重?
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
不愿生归驾九龙。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回答,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小结: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第1课
隋的兴亡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
)
A.北周
B.齐朝
C.梁朝
D.陈朝
2.隋朝统一是在(
)
A.580年
B.581年
C.589年
D.618年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4.下列关于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5.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南方的陈
8.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9.公元6世纪,又一次完成全国大一统伟业的是(
)
A.李世民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10.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是(
)
A.长安
B.江都
C.洛阳
D.余杭
1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A.长城
B
.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12.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14.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那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D.
①
④
二.下面的题目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处下方画横线并加以更正
:
为了巩固秦王朝对全国的统治,589年隋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是长安。大运河横贯东西,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CCCA
6—10:BDABD
11--14:CBDC
二.下面的题目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处下方画横线并加以更正
:
为了巩固秦王朝对全国的统治,589年隋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是长安。
隋王朝
605年
隋炀帝
洛阳
大运河横贯东西,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纵贯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