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7 15: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1.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①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③江南经济的发展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7、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8.“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9.阅读《安史之乱》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

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
10.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B.唐朝从此灭亡
C.它是唐朝前期统治阶级的纷争
 
D.它反映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
11.北宋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朱温
C.赵匡胤
D.赵构
12.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
B.开封
C.洛阳
D.灵武
13.宋朝武将受多方面牵制,而文官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14.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宋太宗
C.唐太宗
D.武则天
1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设置(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节度使
16.宋太祖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17.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18.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19.“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D.铁木真
20.“……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A.鉴真
B.岳飞
C.李白
D.屈原
2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城市是(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22.“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23.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A.发行交子
B.设中书省
C.设立市舶司
D.引进占城稻  
24.成古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最主要的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5.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
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回答:(1)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2分)
(2)他西行天竺取经。天竺即今
一带。(2分)
(3)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是什么?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4分)
27、阅读下图材料,回答问题:(26分)
(1)请写出图中四个英文字母锁代表的城市名称。(8分)
A
B.
C.
D.
(2)大运河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2分)
(3)请写出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4)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连接了




五大水系,全长
多千米。(12分)
(5)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
28、两宋时期是多民族政权并立,又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材料一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什么?是宋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4分)
(2)上述“誓书”的签订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材料二表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了南方。请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6分)
(4)由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两点)?(4分)
参考答案
201703
1-5
A
D
C
C
D
(5分)
6-10
C
C
D
D
D
(5分)
11-15
C
B
B
A
C
(5分)
16-20
A
B
C
B
B
(5分)
21-25
C
D
C
A
B
(5分)
26、(1)玄奘
2分
(2)印度
2分
(3)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4分
27、(1)A
洛阳
B涿郡(北京)
C余杭(杭州)
D长安(西安)
8分
(2)隋炀帝
2分
(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4)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000。12分
(5)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分
28、(1)澶州之盟
契丹(辽)。4分
(2)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意思相近即可)2分
(3)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劳动技术和大量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答对3条即可得满分)6分
(4)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等。(意思对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