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7 11: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王进喜
B.孔繁森
C.黄继光
D.焦裕禄
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再次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6、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7、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奥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A.“火箭之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两弹元勋”
8、“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9、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
造反有理、造反有理。”此场景描写的是


A.五四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复兴之路》中这段解说词所描述的那个“火红的年代”正在进行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一五计划”建设
C.全民大炼钢铁
D.“大跃进”运动
11、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C.苏联的经济援助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2、阅读右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的叙述中都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6分)
13、1951年,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错误:
改正:
14、1956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
改正:
15、“天安门前泪人多,碑边尽是断肠人”“抬头不见总理面,俯首碑前唤亲人”等诗句是为了悼念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错误: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5分,17题8分,18题7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资本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持什么态度?(1分)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什么方针?为了平稳过渡,国家采取了什么方式?(2分)
(3)三大改造的完成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分)
17、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1分)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
(3)导致材料三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悼念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邓小平文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领导者”指的是谁?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又指的是哪两个反革命集团?(3分)
根据材料一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1分)
材料二中的“雄杰”指的是哪位伟人?(1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中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党带来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B
A
C
D
D
C
D
B
C
B
A
C
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错误:新疆
改正:西藏
14、错误:土地改革
改正:三大改造
15、错误:邓小平
改正:周恩来
综合题
16、(5分)(1)支持态度。(1分)
(2)和平改造、赎买方式。(2分)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17、(8分)(1)土地改革运动(1分)
(2)一五计划
发展重工业(2分)
(3)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符合国情(从国情出发)。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8、(7分)(1)毛泽东;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3分)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分)
(3)周恩来(1分)
(4)1.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杜绝个人崇拜;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写到其中一点皆可给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