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卷: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表格相应位置)
1.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网络时代,师生沟通也有了新的方式:一直“想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的C老师,匿名混入学生QQ群里“潜水”旁观,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同学表示理解,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反感,甚至有的同学气愤地说:“那简直就是‘东厂’”。明朝时“东厂”的设立者是(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
3.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C )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4.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就有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D )
A.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
B.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C.班禅六世挫败英国遣使破坏西藏与朝廷关系的阴谋
D.戚继光抗倭
5.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D ) 21*cnjy*com
A、经济凋蔽 B、文化专制 C、矛盾激化 D、官场腐败
6.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从根本上说明了( D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7.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D )2·1·c·n·j·y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8.浩然正气贯长虹,投笔焚衣怒发冲。虎胆骋驰千里路,鸿韬鏖战百寻艨。驱除荷虏垂丰绩,收复台疆建伟功。爱国勋名彪史简,千秋禹甸颂英雄。这首诗歌咏颂的人物是 ( D )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9.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10. 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可能( C )
①熟读四书五经 ②在考卷上发表对朝政的见解
③用八股文答题 ④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忠实奴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D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2.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1816年,清嘉庆帝与大臣孙玉玺有以下对话。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帝问:何以见解?孙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它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由于中国富吗?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这反映了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B )21·cn·jy·com
A.愚昧无知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顽固不化21·世纪*教育网
14.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C )www-2-1-cnjy-com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15.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东南到达( C )
①南沙群岛 ②台湾 ③钓鱼岛 ④赤尾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6.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岩峭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此诗为1842年10月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路过嘉峪关时所作。嘉峪关是 ( D )【出处:21教育名师】
A.秦长城的西起点 B.秦长城的东止点 C.明长城的东起点 D.明长城的西止点【版权所有:21教育】
17.右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A )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18.“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崔想选一本关于魏、蜀、吴之间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来读,他应选的是( B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19.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B )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18世纪中后期我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21教育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20.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A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3分,共50分)21*cnjy*com
21.连线题(10分)
宋应星 《西游记》
施耐庵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吴承恩 《开工开物》
罗冠中 《农政全书》
【答案】
2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终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四 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请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哪一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2分)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
(5)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1分)有什么共同目的?(2分)【来源:21cnj*y.co*m】
(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法家的韩非子。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八股取士(八股文)。
(4)文字狱。
(5)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
(6)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不择手段,加强思想控制;思想必须解放;禁锢思想,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等。(只要围绕“思想”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26.(12分)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
台并列。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
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分)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
么措施?(4分)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清朝后,清朝采取了
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4分)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从汉朝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2)元朝(2分)
(3)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答出册封制度即可,2分)设置驻藏大臣。(2分)
(4)郑成功。(2分)设台湾府。(2分)
27.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共同探究。(13分)21cnjy.com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3分)
步骤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2-1-c-n-j-y
材料二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2) 材料一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哪一政策 (2分)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2分)
步骤三:学史感悟
(4) 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A张骞 B文成公主 C清朝
(2)闭关锁国政策。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www.21-cn-jy.com
(3)主动的对外开放政策。
(4)启示: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言之有理即可)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卷: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表格相应位置)
1.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2·1·c·n·j·y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网络时代,师生沟通也有了新的方式:一直“想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的C老师,匿名混入学生QQ群里“潜水”旁观,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同学表示理解,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反感,甚至有的同学气愤地说:“那简直就是‘东厂’”。明朝时“东厂”的设立者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
3.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4.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就有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
B.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C.班禅六世挫败英国遣使破坏西藏与朝廷关系的阴谋
D.戚继光抗倭
5.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 www.21-cn-jy.com
A、经济凋蔽 B、文化专制 C、矛盾激化 D、官场腐败
6.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从根本上说明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7.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2-1-c-n-j-y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8.浩然正气贯长虹,投笔焚衣怒发冲。虎胆骋驰千里路,鸿韬鏖战百寻艨。驱除荷虏垂丰绩,收复台疆建伟功。爱国勋名彪史简,千秋禹甸颂英雄。这首诗歌咏颂的人物是 ( )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9.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10. 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可能( )
①熟读四书五经 ②在考卷上发表对朝政的见解
③用八股文答题 ④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忠实奴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2.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21·cn·jy·com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1816年,清嘉庆帝与大臣孙玉玺有以下对话。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帝问:何以见解?孙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它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由于中国富吗?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这反映了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
A.愚昧无知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顽固不化
14.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21cnj*y.co*m】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15.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东南到达( )
①南沙群岛 ②台湾 ③钓鱼岛 ④赤尾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6.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岩峭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此诗为1842年10月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路过嘉峪关时所作。嘉峪关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秦长城的西起点 B.秦长城的东止点 C.明长城的东起点 D.明长城的西止点【版权所有:21教育】
17.右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18.“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崔想选一本关于魏、蜀、吴之间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来读,他应选的是( )21*cnjy*com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19.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18世纪中后期我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20.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3分,共50分)21*cnjy*com
21.连线题(10分)
宋应星 《西游记》
施耐庵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吴承恩 《开工开物》
罗冠中 《农政全书》
2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终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四 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请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哪一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2分)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2分)21·世纪*教育网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
(5)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1分)有什么共同目的?(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6.(12分)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
台并列。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
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分)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1教育网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4分)21世纪教育网
27.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共同探究。(13分)www-2-1-cnjy-com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3分)
步骤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21cnjy.com
材料二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2) 材料一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哪一政策 (2分)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2分)
步骤三:学史感悟
(4) 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2分)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