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自主检测一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自主检测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7 17: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自主检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示意图显示的是我国某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图中①②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唐宋
B.宋唐
C.宋金
D.金宋
2、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孩子们争相传看《西游记》
D.有志青年勤于习武抗击辽军
3、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发生下面从图1到图2变化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图1
图2
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5、《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打的。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A.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B.了解科举制度
C.学习活字印刷
D.查阅《尼布楚条约》
6.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领风骚”“才人”的文学作品 ()
A.《三国演义》
B.《兰亭集序》
C.《清明上河图》
D.《早发白帝城》
7、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8、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以下是小华初三复习时对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概括,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②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③对外政策逐渐由闭关自守走向开放
④小说具有反封建色彩
⑤出现了一些具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9、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
平等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11、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已经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4、某班级举办“近代化艰难起步”图文展,拟分“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四个篇章。应入选“自强求富”篇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汉阳铁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
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
A.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
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6、“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地区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覆灭
17、刘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A.①②④
B.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8、“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北伐战争、《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
B.
重庆谈判、《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南京解放、《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19、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20、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B.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21、元朝在全国设立的行省,管辖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地区,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2、史料: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一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推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至此丞相制度名存实亡。
23、
近代中国遭受多次大规模的外国侵略,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都侵占过当时中国的都城北京(北平)。
24、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偷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2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6、下图是《关东日报》有关解放军攻克沈阳的号外。与此相关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清朝管辖西藏设置的机构

;在平定叛乱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28、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

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

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29、.在中国近代史上,东南沿海地区历来是被列强侵略的重点区域之一。《南京条约》将长江下游的

开辟为通商口岸;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

”。
四、材料问答题:(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政治篇】
材料一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元史·地理志》
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1分)
【经济篇】
(3)右图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1分)
【科技篇】
材料三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1分)请举一例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1分)
31、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洋务运动中,哪一个民用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1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治近代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1分)并概括说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2、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19年6月,为了支持学生斗争,上海工人自动罢工。印刷厂工人宣言,不愿以日本纸印刷。其他地方的工人也相继罢工,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材料四: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在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而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情景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过程中
(1分)
(2)材料二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是因为哪个会议的召开 材料中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中的诗歌,指出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1分)
(4)抗日战争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其中1938年的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据材料四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自主检测一试卷
初三历史
三.填空题(共6分)
27.
28
.
29
四.材料解析题
30.(1)
(2)
(3)
(4)
31.(1)
(2)
(3)
(4)
32.(1)
(2)
(3)
(4)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自主检测一试卷
初三历史答案
选择题
CADBD
ADAAC
CDBAC
BCCBD
判断题BBBABB
三、填空题
27、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28、朱德
淮海战役
29、上海
平型关大捷
四、材料题
30、(1)元朝疆域辽阔(1分);
行省制(1分)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维持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原因。(1分)
(3)北宋
四川(1分)
(4)以技术型、经济型、实用型为主。(1分)
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1分)
31、(1)轮船招商局(1分)
(2)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分)
康有为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1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1分)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1分)
32、(1)五四运动(1分)
(2)中共一大(1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分)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1分,任答1点即可)
(4)台儿庄战役;(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抗日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抗战。(1分,任答1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