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二)
一、单选题
1、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2、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在极地附近有半年的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这种现象称为(
)。
A、极昼
B、黑夜
C、极夜
3、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处于宇宙的中心。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4、下列(
)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6、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7、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8、下列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现象的描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9、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10、下列四幅图中斜线表示地轴,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12、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4、下列4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
)
A、劳动节
B、儿童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15、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最接近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A、潮涨潮落
B、冬去春来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17、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四季现象
18、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20、傅科是通过观察(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21、如图,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的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你认为( )是正确的。
A、北极
B、南极
C、地心
22、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接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23、哪条经线的地方时是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
A、120°E
B、东九区中央经线
C、120°W
D、116°E(通过北京的经线)
24、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区时。
A、12
B、24
C、36
25、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26、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27、东边时区和西边时区的时间相比:(
)
A、东边时区时间比西边时区的早
B、西边时区时间比东边时区早
C、东边时区时间比西边时区的相同
28、一艘船于2007年12月31日12时从西12区进入东12区是()
A、2007年12月31日2时
B、2007年12月31日13时
C、2008年1月1日11时
D、2008年1月1日13时
29、地球转动时,地轴时钟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0、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3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32、地球仪上环绕一圈指向东西,并且长短不一的线叫做(
)。
A、赤道
B、经线
C、纬线
3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
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35、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3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A、年
B、天
C、小时
37、下列哪种情况是昼夜交替的解释。(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C、地球在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转
38、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
B、大雁南飞
C、小草枯萎
39、地球自转一周为
(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个季节
D、一年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南北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极昼期与极夜期时间之和相等;同一地点极昼期和极夜期不等长,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距离是不等长的,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公转速度不同造成的。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在公转轨道运行的速度不同。
2、【答案】C
【解析】【解答】几个月见不到太阳,而且将近有半年的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极夜出现的现象。
3、【答案】A
【解析】【解答】在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理论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都是围绕着地球在做圆周运动的。【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4、【答案】B
【解析】【解答】“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而且地球也是在运动的,做逆时针的自转运动。由此得知地球不动过的假说是从错误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心说的理论。
5、【答案】B
【解析】【解答】
人们观察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根据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可得出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方向。
6、【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等圆,因此出现了远日点和近日点,冬季的时候太阳主要在近日点,轨迹较短,转动速度快;夏季时处于远日点,轨迹
长,转动速度慢。而在国庆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加快。
【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对地球公转过程中公转的速度不均一。
7、【答案】B
【解析】【解答】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自东向西运动,因为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地球观察到星星的转动方向就是自东向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公转方向。
8、【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会造成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而出现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现象是地球公转所造成的。因此其中不合理的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转所产生的现象。
9、【答案】C
【解析】【解答】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并且转动的周期为一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0、【答案】D
【解析】【解答】四幅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都为逆时针,可知每幅图中的地球上端应为北极,冬至日时,地球靠近近日点,地轴北端应偏离太阳向外倾斜;夏至日时地球靠近远日点,地轴北端应向着太阳倾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转转动方向、地轴与远日点和近日点的关系。
11、【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这两个重要因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在不断变化的,秋分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夏至是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
12、【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是保持不变的,地球随着转动与太阳所形成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地球上出现了不同温度的季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出现不同的太阳高度的原因是地轴的倾斜度。
13、【答案】C
【解析】【解答】在南极考察是最好是南半球的夏季,温度就不会太低,也方便于考察等活动的进行,而南半球那边的夏季,对于北半球来说就是冬季了。所以在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南极考查最好是南极的夏季,也即是北极的冬季。
14、【答案】D
【解析】【解答】一年之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而在上面四个节日中,最近接冬至的时间是国庆节,所以相对比其他的节日,国庆节的白昼是最短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冬至那天的白昼是最短的,而接近冬至的节日白昼也会相对比较短。
15、【答案】D
【解析】【解答】日历所示日期为2014年2月14日,距3月21日春分最近且在春分日之前,从图中可知与春分日最接近的是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四个季节的划分时间的认识。
16、【答案】C
【解析】【解答】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才能证明地球在自转。因为地球自身做自西向东的转动,所以在地球上观察的日月星辰与地球的运动是相对的,便出现了东升西落。而潮涨潮落是受到月球引力所影响的,冬去春来是由于地球的公转所出现的四季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转所产生的现象。
17、【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现象。地球是一个实心体,并且发生自转,朝向太阳的一边有太阳的照射,便是白天,而背向太阳的一边,便是黑夜,由此出现了昼夜之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18、【答案】C
【解析】【解答】太阳的位置是相对不动的,而地球自身在不停地发生自转,并且是围绕着太阳发生的,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看到的太阳便是东升西落了,而且由于自转也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19、【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可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在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来认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20、【答案】B
【解析】【解答】傅科用摆做了一个实验:摆摆动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惊奇的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这恰恰证明了地球在旋转。【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傅科摆通过摆的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
21、【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在地球的北极上俯视,地球的转动方向是逆时针的,而在地球的南极上仰视,地球的转动方向是顺时针的,而图中地球的转动方向是逆时针的,所以点A是北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看就是逆时针转动。
22、【答案】B
【解析】【解答】查阅地图可知北京的经度是东经:116°23′、上海的经度是东经121°29′、乌鲁木齐的经度是东经91°0′,而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也就意味着越接近东边,就越先迎接黎明,比较三个地方的经度大小便可得知上海先迎接黎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时区区时越大越先迎接黎明。
23、【答案】A
【解析】【解答】我国统一使用的是北京所在东8区即120°E的地方时。【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使用同一时间的经线是东经120度。
24、【答案】B
【解析】【解答】从世界时区图中可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以经线为标准划分为24个区时。
25、【答案】C
【解析】【解答】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自转的轨道,并且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看看谁先看到太阳,即表示谁先迎接黎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该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的自转轨道。
26、【答案】A
【解析】【解答】从世界时区地图可得知,人们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而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24小时,因此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个小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邻两个时区的时差是一个小时。
27、【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也就意味着东边的时区先迎来黎明,所以相对比西时区来说时间比较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西边时区的早晚区别。
28、【答案】B
【解析】【解答】查阅世界时区图,便可得知西经120度与东经120度是相邻的两个时区,而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由此计算可得出进入带东12区的时间为2007年12月31日13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利用区时时差来计算时间。
29、【答案】B
【解析】【解答】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轴指向北极星。
30、【答案】C
【解析】【解答】圆环中心的亮点是北极星,其他星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这是因为,北极星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自转时,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是保持不动的,所以在地球上看的其他星星就围绕着北极星旋转。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星星围绕着北极星在旋转。
31、【答案】C
【解析】【解答】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向南北方向的线叫做经线,而且经线是等长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经线的认识。
32、【答案】C
【解析】【解答】在地球仪上,连接东西方向,并指向东西方向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不等长的线,在赤道上的纬线最长,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对地球仪上的纬线的认识。
33、【答案】D
【解析】【解答】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同样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也算是一个太阳日。【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对昼夜交替周期的认识。
34、【答案】A
【解析】【解答】哥白尼在他提出的“日心说”中提到地球是运动的,并且以24小时的周期转动一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哥白尼的理论内容,地球是运动的。
35、【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时,在地球上看的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就是白天了,而太阳从西边落下,就进入了黑夜,因此这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
36、【答案】B
【解析】【解答】
远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就形成了人们用来衡量时间,因此便出现了天的时间单位,而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昼夜交替慢慢变成衡量时间的单位。
37、【答案】D
【解析】【解答】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而且自身也在围绕着地轴在自转,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实心体,照到太阳的一面出现白天,是随着转动,找不到太阳的一面则出现黑夜,这就出现了昼夜之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38、【答案】A
【解析】【解答】
猫头鹰的活动主要是在晚上进行的,因为在晚上的时候猫头鹰的眼睛依旧可以捕抓到猎物。而大雁南飞主要是与温度有关。小草枯萎主要是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昼夜的认识。
39、【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一圈,出现了白昼和夜晚,而古代人们把出现的白昼和夜晚合为一个计量时间的单位——天,因此地球自转一圈的的时间为一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自转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