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7 16:2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北齐西魏北周十六国北朝南朝梁齐东晋西
晋265-316280年灭
吴统一317年420年420-589年 386-581年 魏蜀吴隋263386年建立577年南北朝并立 填空: 年,北周外戚 代周称帝,建立 朝,定都 ,建元 。杨坚就是 。北周隋朝长安一、杨坚篡周平陈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581杨坚隋长安开皇隋文帝材料:公元316年,短暂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直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再一次实现了南北统一。期间,政权并立,战火纷飞。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想一想:隋朝的统一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三省六部制内史省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负责起草政令吏部
度支(后改为户部)
礼部
兵部
都官(后改为刑部)
工部负责审核政令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三者互相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袭。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魏晋南北朝时期,vs请回答:
为了消除这些弊端,谁改变了选官方式?他采取了什么方式来选官?分科考试思考: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由此可知,科举制对中国及世界有何影响?
高门权贵的子弟:
寒门学子: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朝廷):失去凭出身做官的机会失去选官的权力得到选官的权力和大批人才得到凭才学做官的机会作用:①对中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的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隋文帝阅读分析: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请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论:对世界:表明中国科举制试世界上最
早的考试制度,说明科举制对世界文
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2)隋炀帝:1 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涿郡北京江都余杭杭州长安洛口仓广通渠扬州洛阳洛阳西安西新开凿的大运河河段都城在天然河道和旧运河基础
上修建的大运河河段洛阳涿郡余杭渤海东海605年605年608年610年605年开始开凿各段运河的年代隋朝大运河路线——新开凿河段——在原有河道基础上修建的河段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江,即钱塘江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涿郡(今北京) 洛阳余杭(今杭州)三点四段五河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政治控制。
或许,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但不是主要的。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
材料分析(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的交流)。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
还是坏事呢?论从史出: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材料分析(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胡曾《汴水》
问:1、诗人胡曾怎样看待大运河的开凿?

2、根据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造成了那些消极影响?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对大运河的开通持否定态度。为开凿大运河,当时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一、毒杀亲父,逆子可恨
炀帝十宗罪——《旧唐书·李密传》二、荒淫无道,罔顾人伦
三、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四、奢侈铺张,豪居美宅
五、苛捐杂税,搜刮民膏
六、耽于巡游,劳役百姓
七、大肆征战,劳民伤财
八、忠言逆耳,冤杀贤良九、卖官鬻(yù)爵,奸佞(nìng)当道
十、言而无信,立功无赏 “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竹难书)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短暂的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暴虐无道的统治,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统治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李渊建唐唐高祖(618~626年在位)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父子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度;
开创科举制;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确立科举制;
统治残暴…灭亡唐高祖:
建立唐朝
都长安(1)结束分裂,实现统一。(4)工程:(3)灭亡:秦——长城;隋——大运河暴政;短命(秦15年,隋37年)秦、隋两朝的相同点(2)开创新制度:秦——中央集权制(郡县制)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为后继朝代提供经验教训,为汉、唐的繁荣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