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五中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初二语文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金华五中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初二语文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7 20: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2016.11.09
温馨提示:1.全卷四大题共23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4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那本心爱的宝书,它珍爱着阿长对迅哥儿淳(A.dūn
B.chún)朴的关爱;那满院的狼jí(
),它触动了孩子对父爱的深切感受;那份对老王的追忆,它蕴含着作者的善良和愧zuó(
);那份从外地赶来吊唁(A.yán
B.yàn)的心,它渗透了人们对信客的褒扬。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问。(陶渊明《桃花源记》)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3)相顾无相识,
。(王继《野望》)
(4)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气蒸云梦泽,
”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6)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借以抒写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并感叹人在江湖无依的人生的诗句是“

”二句。
(7)《长歌行》一诗中,诗人用“

”告诉我们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3.解释下列加点字。
屋舍俨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便扶向路(

谈笑有鸿儒(

4.选出下列加点字“之”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陋之有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无丝竹之乱耳
D.渔人甚异之
5.名著阅读。
(1)鲁迅在他的作品《朝花夕拾》中曾经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2)《骆驼祥子》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老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写出祥子三次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填写结果);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没买上,
(填写原因);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填写原因);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4分)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杨阳)
在我国,高速公路最右边实线外的车道,叫做“应急车道”。当发生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交通拥堵时,它是抢险救援车辆通行的唯一“生命通道”。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非紧急情况,任何社会车辆禁止驶入或以各种理由在车道内停留。
然而,十一黄金周只过去三天,这条“生命通道”上就一再发生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其中被媒体报道最多的一起,发生在10月1号中午,一位34岁男子在福银高速上,突发哮喘。但由于应急车道已被大量私家车占用并堵死,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病人最终不幸死亡。采访此事的《东南快报》记者后来写道,“他才34岁,是家中的顶梁柱,却因作为生命通道的应急车道被堵,延误了抢救时间而失去生命,令人痛心。”
(1)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2分)
(2)请结合上文,设计一条有冲击力的宣传标语。(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帆水母”
集体自杀为哪般?(13分)
姜水育
4月里的连续几周时间,美国西海岸沙滩上都出现了成千上万神秘浮游物。它们身体透明,呈蓝紫色的伞状,看上去黏糊糊一片,据估计,浮游物的总数超过了十亿只,它们密密麻麻拥挤在海滩上,其中大部分已经死亡,剩下的也都奄奄一息。
这些神秘浮游物是什么?它们为何要集体上岸自杀呢?
——惊现——浮游物原来是“帆水母”
数周前一个早上,美国西海岸一个渔民来到海边,突然发现沙滩上躺着一大片蓝色的东西,走近一看,这些东西滑不溜秋,样子像水母,但跟常见的水母又不完全一样,他们裸露在沙滩上,大都已经死亡,而在不远处的海边,海浪还在源源不断地将依波一波的浮游物送上岸来。
此后数周,海滩上的浮游物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在西海岸出现,而且加利福尼亚海岸也有了他们的身影。
原来,这些长相奇特的小精灵是水母的近亲,它们的学名叫“帆水母”。
水母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水生生物,六亿五千万年前便出现在地球上,比恐龙的年龄还要大,是货真价实的“活化石”。
水母的种类有250种之多,它们出现无论是热带海洋还是温带海洋,也无论是浅水区还是百米深的海洋,有时甚至淡水区都能看到它们的影踪。
“帆水母”体形优雅,长相漂亮,每只“帆水母”大约7到10厘米长,身体呈亮蓝色,长有充气帆状浮囊,在海面上漂浮时,这些浮囊像一面面白帆竖立起来,它们也因此得名“帆水母”。
猜测一:集体“相亲”迷失方向?
有人认为,“帆水母”上岸自杀是因为迷失方向,而导致它们迷失方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规模的集体“相亲”活动。
“帆水母”生儿育女的方式很特别,每当要繁殖后代时,成年“帆水母”便会发芽复制出极小极小的水母体。这些小水母是大水母的缩小版,他们被复制出来后,便会慢慢沉到海下2000多米处成长发育,并产生精子和卵子进行繁殖。
有人认为,4月海水温度升高,“帆水母”们、为了繁殖下一代,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热热闹闹地组团“相亲”。“结婚”仪式结束后,小家伙们兴奋过头,分不清东南西北,误打误撞涌到海滩上,最终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因为就算有个别“帆水母”被爱情冲昏头脑,但不可能所有的“帆水母”都会跟着犯错。更重要的一点是,“帆水母”号称“水手”,已经在地球上“混”了六亿多年,如果动辄便成千上万死亡,那它们可能早就灭绝了。
猜测二:大型鱼群追杀
排除了“帆水母”自身的因素,那么会不会是鱼群追杀造成的呢?
海洋中强大的猎手不计其数,这其中以鱼群最为恐怖。大型鱼群的数目有时可达数千万只,甚至上亿只,它们所过之处,浮游生物往往被扫荡一空。作为浮游生物的一种,“帆水母”会不会也是受到鱼群追杀或骚扰,慌不择路逃到海滩上来的呢?
事实并不是这样。“帆水母”虽然是浮游生物,外表看上去柔弱娇小,可它们并不是好惹的角色:“帆水母”的伞状身体下长着触手,上面布满了刺细胞,这些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依靠这些触手自卫,不但一般的鱼类不敢攻击,就是鲸、鲨鱼等海洋霸主,也对“帆水母”们敬畏三分。
猜测三:风暴潮袭击?
那么,“帆水母”上岸会不会是风暴潮造成的呢?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十分可怕,可以在海面上千公里范围内掀起巨浪,浮游生物一旦遭遇风暴潮,逃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狂暴的大风和怒吼的巨浪,会将它们送到海滩上煎熬至死,或者直接摔得粉身碎骨。
不过,这一死亡规则对“帆水母”并不适用。因为它们天生有一种应对风暴潮的本领,风暴潮来临之前,这些小精灵会能提前感知到,并赶紧放掉浮囊中的气,沉入海底,从而躲过生死大劫。
所以,风暴潮的说法并不可靠,而且在“帆水母”大批上岸的这段时间内,当地并没有台风出现。
——真相——
有专家经过考察后认为:导致“帆水母”集体自杀的原因,是近海水温升高。
当近海水温升高后,喜欢温暖的“帆水母”就会从深海的海面上赶来,它们携妻带子,呼爷唤娘,高高兴兴地聚集在近海觅食。令它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时风向突然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初春近海一带气温比海面上低,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但近段时间,由于近海温度异常升高,导致风向大转变——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这股不期而至的大风袭击下,“帆水母”彻底乱了阵脚,被吹得身体打转,失去了控制方向的能力。
在大海上,它们还能沉入深深的海底躲避风暴袭击,但在近海却无法逃过风浪,只能眼睁睁地被吹到沙滩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普网,有改动

7.通过全文,概括人们对帆水母自杀原因的猜测。(3分)
8.划线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9.根据文章“——真相——
”这部分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10.“而导致它们迷失方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规模的集体“相亲”活动。”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请结合语境说明理由。(3分)
1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帆水母的尸体四月是最早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被发现。
B.小水母被复制出来后,便会慢慢沉到海下2000米处成长发育,并产生精子和卵子进行繁殖。
C.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十分可怕,可以在海面上千公里范围内掀起巨浪,浮游生物一旦遭遇风暴潮,逃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D.“帆水母”有一种应对风暴潮的本领,风暴潮来临之前,这些小精灵会能提前感知到,并赶紧放掉浮囊中的气,沉入海底,从而躲过生死大劫。
(二)醉了(12分)
醉了
柒校长有些醉了
柒校长这么放开肚子喝酒还是第一次。不一会儿,酒瓶见了底。陈老师摇摇晃晃地走了,明天他就南下广东去堂弟的工厂出任副经理,是不会难过和失落的。李老师也摇摇晃晃地走了,他因为教龄长年纪大,拿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补偿金,可以提早去城里的儿子家安度晚年,也不会难过、失落。
难过、失落的只有柒校长。
其实柒校长压根也不必难过和失落,他将到另一个学校去担任校长,那个学校靠近他在平原的家,他再也不用每周翻山越岭往返于家和这个坐落在深山老林的学校了。他如此往返已经二十几个年头。
柒校长没有理由难过、失落,他却难过、失落得要命,肠胃里的酒肉推搡着他、撕扯着他,火辣辣地灼烧着他。他摇摇晃晃走出宿舍,他想找一个和他一样难过、失落的人。
操场空荡荡的,教室空荡荡的,宿舍空荡荡的。
今天本该是开学的日子。
柒校长绕着操场走,边走边捡拾地上的枯枝败叶,醉眼朦胧。朦胧中,他看到做操的学生排满了操场,就像老农看他田地里生机盎然的秧苗,这些秧苗都是柒校长挨家挨户上门移植来的,邻近五个村庄的人家,没有哪一户柒校长不曾踏进过。
一茬又一茬的秧苗开花结果了,柒校长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半个老头。头发花白稀疏了,额头横了皱纹了,犀利的眼光暗淡了,矮墩的身材更加粗短了。
一阵风迎面拂过,柒校长甩甩头,那些满操场的秧苗慢慢消隐了,最后剩下八株,现在一株也不剩了。他干呕了几口,踉跄几步,一屁股坐在旗杆基座上。
“柒校长!你怎么了?你喝醉了吧?”
柒校长腾地站立起来,
“村长,我没醉,没醉……”
他紧紧握住来人的手,“你看……你看……这么好的学校……”他试图在村长脸上寻找难过和失落。
村长哈哈大笑:“过几天就改装来做木材加工厂了,已经找到投资的人了。”
柒校长的手无力地垂下去,喃喃地说:“往后孩子们又得走五六个小时去乡里上学了。”就因为这五六个小时,二十几年前,这一带的孩子都不上学。
“现在哪还有几个孩子在这山旮旯哟,家家户户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也跟着到外面去了,不上学就打工。学校chè了也有道理,三个老师八个孩子,怎么养?”
柒校长仍心有不甘,说:“每个村子总也还有两三个孩子在的吧?”
“国家总不能为两三个孩子办一个学校,养几个老师吧?”村长说。
这个道理柒校长不是不明白。他这会是真醉了。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3.第6段划线句子中有三个“空荡荡”,说说这个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14.文章以“醉”贯穿全文,请写出文章相应的段落中加点处“醉”的不同含义。(2分)
第1段:饮酒而醉
第8段:
第18段:
15.文中刻画了柒校长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2分)
16.本文主旨看似简单,其实是很丰富的,请淡淡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3分)
三、古文诗阅读。(19分)
(一)牧牛图①(4分)
【金】田锡
干戈饶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17.这首诗的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描绘了

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乙】予亿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①不蔓不枝(

②宜乎众矣(

③偕数友(

④观荷于湖边亭中(

⑤予以为妙绝(

20.根据语境,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予亿年/少时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22.读文赏荷。(4分)
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2分)
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觉得两位作者赞美的角度有何异同。(2分)
四、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偶像组合tfboys在《梦想起航》中这样唱道:“梦想起航那一秒,泛起我们久违的心跳,这骄傲的时刻,在脸上微笑绽放要让全世界知道。一路有你的记号,是彼此最坚强的依靠,毫无保留互挺到最后一秒,骄傲的青春共同的打造。”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的骄傲时刻。
请以“骄傲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