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下人教版1江南好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四年级下人教版1江南好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4-07 18: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你的家乡在哪里?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江南好》刚才的音乐是以下哪种乐器演奏的高 胡二 胡江南好独奏合奏《江南好》(主题)扬 琴琵 琶笛 子高 胡《江南好》柔美江南欢乐江南这段音乐与《江南好》有哪些相似之处江 南 丝 竹请你听辨以下音乐片段中的演奏乐器A听寻乡BC 请你听辨以下音乐片段中的演奏乐器,音乐展现了哪一地区的家乡风景图?寻乡足迹ACB二胡《沂蒙山小调》琵琶《彝族舞曲》笛子《姑苏行》  《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全曲充满着愉快欢乐的情绪。   欢乐歌: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本段,构成了 (A1 A2 A)的变奏体结构,也就是说据以发展的主题在后,因此有人称它为“倒装变奏式”。   “放慢”是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如将一拍放慢为两拍或四拍,用以扩大结构。“加花”是在放慢的节奏上,围绕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几个相邻的音,以装饰和丰富旋律。这样就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若不仔细分析,很难辨认其渊源关系。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民族器乐小合奏《江南好》就是据此改编的。乐曲介绍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常用的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江南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中著名的有所谓“八大曲”,其中一曲为《中花六板》。 《桥》欣赏男声独唱:于 之:词   陆在易:曲陆在易( 1943—)作曲家。浙江余姚人。 195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钢琴、作曲。1962年升入该院作曲系,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调至上海京剧院,曾参与《盘石湾》十余部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入专事作曲,1985年任上海乐团团长,1988年任艺术指导,并被选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上海歌声》主编。主要作品有《蓝天、太阳与追求》、《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合唱曲《雨后彩虹》、管弦乐《睡莲》、《南国抒怀》、《夜林酣舞》及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彩云与鲜花》等。它的作品旋律清新、流畅,富有新意,和声新颖,配器精致。 欣赏:柳琴独奏   王惠然 曲《春到沂河》柳琴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最早用柳木制,二或三弦。七或十品位,音域一个半八度。用细竹筒套于食指上弹奏。制作粗糙、发音刚劲响亮。是鲁南、苏北一带柳琴戏、安徽泗州戏的主奏乐器。听赏思考:  在乐曲《春到沂河》中,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春到沂河:柳琴曲,王惠然作于1975年。乐曲通过具有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描绘了沂河两岸的优美风光,歌颂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引子(散板)和第一部分(快板)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描绘了沂河两岸的明媚春光。   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   第三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速强烈。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强烈的气氛。作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