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阶段学情诊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绯红(fěi) 文绉绉(zhōu)
滞留(zhì) 溺爱(nì)
B.诘责(jié)
禁锢(ɡù)
颔首(hán)
髭须(zī)
C.广袤(mào)
犀利(xī)
尴尬(ɡà)
匿名(nì)
D.繁衍(yǎn)
炽热(zhì)
锃亮(zènɡ)
眼翳(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不自量力 陷阱 长吁短叹 馈赠
B.喜形于色 真谛 狼藉班班 睥睨
C.相形见拙 虐待 美味佳肴 璀璨
D.精巧绝伦 幼稚 高深漠测 忏悔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默写古诗(6分)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
(2)念天地之悠悠,
。
(3)行到水穷处,
。
,谈笑无还期。
,松柏有本性。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
,
,
。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共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o(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小题(14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风烟俱净
(2)从流飘荡
(3)天下独绝
(4)鸢飞戾天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作者对富春江沿途风光的评价是什么?(2分)
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的
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天才徐志摩
余杰
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
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侵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徐志摩一辈子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地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地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的累赘往天外飞。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
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歌唱人生的传奇。
“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B.徐志摩世故圆滑,但执著地追求理想,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中,不像是纯粹的中国人。
C.徐志摩生活在一个错乱的时代,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
D.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诗歌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
E.徐志摩一生追求美而未成,心里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就是为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
15.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何特色?(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徐志摩的诗文,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认为,徐志摩在沼泽似的世上走了一遭,但是鞋袜未湿。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眼里、在我们的心里。处处都荡漾着春天的气息,处处都在讲述春天的故事。以《我心目中的春天》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1.要写具体;
2.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要注意条理;
4.文章尽量写得生动。
八年级语文答案
C
A
D
C
C
(1)海内存知己,儿女共沾巾
(2)独怆然而涕下
(3)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4)岂不罹凝寒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语意连贯,句式相似即可。)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
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0(1)都,全
顺、随
独一无二
至
(1)(水中的)游鱼和小石子,一直看下去(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的生活
AD
画线部分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运用了反复、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的追求,“像茧”“像荆棘鸟”是比喻也是拟物,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徐志摩追求理想的执著,追求理想过程的苦痛。
第二段的引用,意在表明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气质的天才诗人。第六段的引用,意在说明“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这些引用凸显了徐志摩的诗人身份与追求,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赞同。理由:①徐志摩身处黑暗的旧中国却认真、快乐地追寻理想。
②徐志摩虽遭遇重重艰难,但仍充满希望、心怀宽容。
③徐志摩饱尝人世苦楚,但仍保持一个童真的心。
④世人冷漠地对待人生,徐志摩却挚爱生命,讴歌人生。
不赞同:能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