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8 18: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全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检查试卷和答题卡是否完整无破损;然后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内;不得使用涂改液。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脑髓(suí)
气氛(fèn)
锲而不舍(qì)
B.炽痛(zhì)
 骊歌(lì)
讪笑(shàn)
鲜为人知(xiān)
C.
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气冲斗牛
(dǒu)
D.崎岖(qū)
污秽(suì)
脚踝(huái)
 迥乎不同
(ji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荒缪
仰慕
家喻户晓
一反即往
B.
覆盖
赫然
沥尽心血
杂乱无章
C.
孕育
慷慨
妇儒皆知
鞠躬尽粹
D.
弥高
元勋
挺而走险
义愤填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B.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C.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C.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4分)
(一)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4分)
6.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每空1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故园东望路漫漫,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6)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卞之琳《断章》)
(8)《滁州西涧》中以横卧舟中的撑船人的悠闲,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的诗句是:     
          ,        。
(9)《约客》中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独坐的清寂氛围的诗句:


(10)《山中杂诗》诗中描绘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美丽幽静之景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任末好学》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喜欢。⑦易:交换。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蒙乃始就学
乃:
② 孰若孤
若:

负笈从师
负: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若: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9.比较【甲】【乙】两文吕蒙和任末在学习方面的不同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2分)
三、现代文能力阅读考查(23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6分)


(1)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不过,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2)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3)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东西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的下去?
(4)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敬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老教授,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5)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答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练,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他。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6)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了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的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了。
(7)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块现金,专程来京。
(8)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并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三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我的。”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我不屑为之也。”
(9)“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你再学几年,您一定要收下我!”
(文章有删节)
10.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
(2)
11.阅读全文,请补全辰心理变化的过程。
(2分)

)→
兴奋

苦恼
→(

12.第(7)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3分):
(2)
(3)
13.请结合上下文回答,第(8)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
第(3)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3分)
15.自选角度赏析第9自然段,并说明其作用。(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7分)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在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扣下了。两个舅舅都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认为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站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的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6.上面文段节选自原苏联著名作者
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叫
。(3分)
17.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加横线句子语言表达效果。(2分)
答:

18.阅读上述文段并结合全书,谈一谈两个舅舅是怎么样的人?(请举例)(2分)
答:



四、写作(40+3分)
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一个背着书包上学,以三头六臂大战在各种考试中的初中生。其实,在我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自己:我热爱歌唱,课间、行走我都在哼哼,歌唱生活的美好,我是“歌手”;我爱写作,我在日记或微博里用文字抒发丰富情感,我是“作家”;我喜欢花花草草,当我伏在草丛里观察植物世界时,我会看到一个宏大的世界,我是“植物学家”……我还可能是篮球明星、魔方高手、电影评论家、小小发明家、棋坛怪才等等。我未必是专家,但我绝不仅仅是个书呆子或者平庸无奇的人。
以《其实,我是___________》为题,补充好题目,完成作文,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吧!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⑤不得抄袭。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答案
答案:
选择题:1—5
CBBCD
默写:6、(1)各领风骚数百年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思君不见下渝州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5)安能辨我是雄雌? (6)何人不起故园情
(7)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文言文:
7、
于是,就
比得上

如果
8、(1)我难道想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2)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9、不同点:吕蒙由开始的“辞以军中多务”不学,到听取劝谏“乃始就学”,最后让人“刮目相待”,学有所成;任末“不惧险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坚持“勤学”
。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必须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现代文:
10、(1)
辰交假币自责愧疚
(2)
教授表心意辰深受教育
11、(
犹豫
)→
兴奋

苦恼
→(
感动

12、(1)
老教授穿着寒酸
(2)
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
(3)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
13、第(8)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
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
14、不能。这一段交代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
15、“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明他知道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辰决定还要向老师再学习几年,学习老师爱护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
;作用:起到了收束全文,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
上面文段节选自原苏联著名作者 高尔基 的长篇小说《
童年
》,小说的主人公叫
阿廖沙
。(6分)
17.分析加横线句子语言表达效果。(4分)
答:这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
18.阅读上述文段并结合全书,谈一谈两个舅舅是怎么样的人(请举例)?(6分)
答:很自私,贪图财富。不孝顺父母。
比如,大舅舅被外祖父赶走以后,晚上喝了酒之后,去外祖父家吵闹。
外祖母不顾安危,帮助他离开,可是他却毒打了外祖母。
而且,两个舅舅经常狠毒的殴打自己的妻子。
母亲在丧父之后回到娘家,他们不是安慰母亲,却认为母亲是和他们争夺财产,处处排挤母亲。
考号
姓名
班级
试室号
座位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