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8 11: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
年级
历史
试卷
考试说明
1、本次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本次考试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卷”规定相对应的地方.
试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卷”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有学者评价说:“作为战争的结果,英国并吞了香港岛,并在中国东南沿海有了极大的势力。”材料中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东沟海战天如里,炮阵烟迷船掀侧;致远鼓冲重用,万火丛中呼杀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D抗日战争
4.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5.《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小新同学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主题归纳的知识点中,不恰当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沙俄趁火打打劫  D.左宗棠收复新疆
7.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8.下列关于1903年我国一普通家庭四兄弟生活情况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
B.老二在台湾参加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C.老三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D.老四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10.100多年前,列强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其掠夺和奴役中国变得“合法化”。沙俄使其割占的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变得“合法化”的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12、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13、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1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1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6、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1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8、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9、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2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21、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2、右图中的哪一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位置(

A
B
C
D
23、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24、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5、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
26、“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27、济宁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沿途不可能参观到的是( )A.遵义会议遗址 B.中共一大遗址
C.吴起镇会师纪念馆 D.泸定桥
28、张华同学在一次红色线路的旅游活动
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如果为它配上
一句话,最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首义成功 军旗升起
C.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2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 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A.实现了井冈山会师
B.到达了吴起镇
C.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渡过了金沙江
30、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 ③四渡赤水 ④吴起镇会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问题一: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三个不平等条约?(3分)
问题二请依次按顺序写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是在哪三次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3分)
问题三:请你将材料二中划横线部分条约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问题四:材料三中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问题五:近代中国历经屈辱的历史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1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1分)
问题三: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得是哪一场运动?(1分)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2分)
问题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一:材料一图①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焕然一新”新在哪里?(2分)图②指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件?(2分)当时创建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1分)图③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1分)
问题二:图④指的是什么会议的召开?(1分)该会议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1分)
问题三:材料一图⑤指的是什么事件的结束?(1分)该事件胜利结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2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死攸关的转折指什么事件?(1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的
“特色”指什么?(1分)
2016-2017-1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D
D
B
D
D
B
C
D
B
B
C
题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C
D
B
D
B
B
C
C
C
B
C
C
D
二、非选择题:
31、问题一::《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3分)
问题二: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问题三:台湾、澎湖列岛;两亿两(3分)
问题四: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问题五:落后就要挨打(2分)
32问题一:洋务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
问题二:戊戌变法。
问题三:三民主义,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问题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问题五:由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领域。
33、.问题一: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指导思想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领导阶级新:工人阶级;革命纲领新: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1927.8.1南昌起义,工农革命军;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问题二:遵义会议;毛泽东;
问题三: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问题四: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遵义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
考号
姓名
班级
试室号
座位号: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夺取政权
创建军队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④生死攸关
伟大转折
⑤会宁会师
转危为安
1921
1927
1949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19
E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