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8 17: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 年级 语文 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有四大题 20小题,共4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卷左边的空格位置填写清楚。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该题指定的做答区域,写在该题指定的做答区域外的答案一律无效。21·cn·jy·com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滞笨(zhì) 丧事(sànɡ) 寒噤(jìn)[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舀水(yǎo) 垂髫(tiáo) 箱箧(qiè) 瓦砾(lì)
C.悠闲(yōu) 颓(tuí)唐 俨然(yǎn) 锐不可当(dǎng)
D.蹒跚(pán) 阻遏(yè)? 荒谬(miù) 愧(kuì)怍(zuò)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蹋败 骷髅 吊唁 噩耗 莫名其妙
B.唏嘘 惧惮 烦燥 呵斥 生死祸福
C.跋涉 赋闲 狼藉 伎俩 大庭广众
D.潦倒 交卸 荒辟 焦灼 世外桃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些沿海城市飞速发展,现在的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B、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我们初一学习的《社戏》就选自《朝花夕拾》。www-2-1-cnjy-com
D.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号称“诗史”。《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2-1-c-n-j-y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二、诗文能力考查(24分)
(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考查(14分)
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完成第6—9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1*cnjy*com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来源:21cnj*y.co*m】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出处:21教育名师】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版权所有:21教育】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解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⑶畜素琴一张 ??? ⑷雅咏不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8.甲文中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3分)
9.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二)诗文默写考查(10分)
10.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3) ,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4)青青园中葵, 。(崔颢《黄鹤楼》)
(5)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6)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9)《春望》诗中诗人移情于物,表现自己怨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能力考查(23分)[来源:Z|xx|k.Com]
(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
白 发 冯骥才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 ②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 ? ③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拖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④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竞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 ⑤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 ?⑥ 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 ⑦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当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 ??⑧ 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 ⑨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明透彻,亮如银丝,竞没有一根灰黑色,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冲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 ?⑩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2·1·c·n·j·y
11.第③段中写“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你认为作者为了什么扑在母亲怀里,紧紧抱住母亲?表现了怎样的感情?(2分)
12.第④段中“我”寻求妻子秀发变白的原因,有四个可能,把它们概括出来。(2分)
13.阅读全文,作者对白发的理解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过程?(3分)
14.请赏析第五段划线句子。(3分)
15.在结尾处把花发比作“一片秋光中的芦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说人生如四季,各有各的美,“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你有这种体会吗,举例谈谈你的看法。(2分)21cnjy.com
(二)文学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列名著片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____A____”把桌子上器皿踏匾了,揣几件在怀里。
17. 以上片段选自作家___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___》(2分)
18. 该片段选自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试补充写出文中A的内容____________(2分)
19. 武松和林冲虽同样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也有个性,请谈谈他们性格的不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3分)
20.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提示】
可以集中写一位“牛人”,用几件事表现他突出的某一点;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
不要平均使用笔墨,注意详略得当。如果是写几个人,可以选择特别突出的一两位来详写,其余点到为止。
作文内容40分,卷面3分,请注意书写工整。[来源:Zxxk.Com]
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A
C
C
1.B(A.丧事(sāng) C.锐不可当(dāng) D.阻遏(è))
2.C(A. 蹋败——塌败 B. 烦燥——烦躁 D. 荒辟——荒僻)
3.A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www.21-cn-jy.com
4. C 《社戏》属于小说,选自《呐喊》 。
5. A没有主语,B避免不再,不合逻辑;D“能否”,两面与一面不能呼应。
二、诗文能力考查(24分)
(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考查(14分)
6.解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
(1)交错相通 (2)通“邀”,邀请
(3)不加装饰的琴 (4)停止[来源:Z,xx,k.Com]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人们问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2)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8.答: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3分)21教育网
9.答: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21·世纪*教育网
(二)诗文默写考查(14分)
10.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①欲济无舟楫;②青山横北郭;③东皋薄暮望;④朝露待日晞;⑤孤帆天际看;⑥尚思为国戍轮台;
⑦谁道人生无再少;⑧濯清涟而不妖;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空1分,错1字整句不得分。)
三、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11. ①感觉母亲会老,很可怕;生怕她离去。②对母亲最浓烈的爱;对人生的无可奈何。(2分) 12. ①忙于自己的事业,缺少对妻子的关心。②茹苦含辛的生活。③为“我”重病而内心焦虑。④因为“我”伤过她的心。(意思对即可。) (2分) 13. 开始感觉人生凄然、无奈,惊恐,不能接受染发;然后因为妻子的白发而觉时光飞逝的惊慌、惊讶、感慨、内疚,接受染发;后来听老者启发后地阔天宽,心情快活,认为应该听其自然。(3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发的刺目、凄凉,表现了作者看到妻子白发时的惊恐、内疚的心情。(3分)21*cnjy*com
15. ①卒章显志。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把人的老去这个困惑解除后那种坦然快乐的心情。②与文章首段相照应,使结构完整。(意思对即可)(3分)
1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敢于肯定自己。相信世上就只有一个“我”,“我”是独一无二的。如:学习上,他的英语比我好,但我的语文比他强,或者体育比他好,所以,我也不必忧伤,自卑。(2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8分)
17.施耐庵;水浒传(2分)
18.醉打蒋门神;杀人者,打虎武松也。(2分)
19. 林冲:有一定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2分)
武松:下层侠义之士,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2分)
四、作文(43分)
20.参考标准
类型
项目
一类文
(40分)
二类文
(35~39分)
三类文
(30~34分)
四类文
(25~29分)
五类文
(20~24分)
六类文
(20分以下)
内容
富有创意
真挚感人
内容丰富
构思巧妙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感情真挚
材料具体[来源:Zxxk.Com]
构思新颖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融入情感
材料具体
有详有略
立意基本正确
材料较具体
立意不正确
选材不恰当
严重偏题
内容空泛
语言
富有文采
生动
流畅
通顺
连贯
较生动
基本连贯
有一些语病
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严谨
严谨
完整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杂乱无章
文面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较整洁
标点正确
写字、标点
错误较少
写字、标点
错误较多
字迹潦草
标点不清
错别字较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