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素质调研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青春是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髓( )?春青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 )的美酒,让人陶醉; , 。不必嗤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迷wǎng( )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zhù( )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并且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2)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1分)(3)根据划线句仿写(2分)
2、默写(10分)
①芳草鲜美, 。(陶渊明《 》)②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④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⑥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⑦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⑧ ,雪上空留马处(岑参《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他妄自菲薄 ,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4、下列文学常识中哪项是错误的。( 3分)( )
A、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藤野先生》就是他的作品。
B、《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时人称“卧龙”。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本文通过叙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该书长于写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5、口语交际
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并写一则有关珍惜粮食的名言。(4分 )
6、名著《朝花夕拾》中《狗猫鼠》篇,我仇猫的原因是什么?这讽刺了什么?(5分)
二、阅读〈一〉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7——8题(6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这首词的上阙是什么表达方式?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3分)
8、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表达上的妙处。(3分)
〈二〉阅读《樵髯传》回答问题9——12题(15分)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清)刘大櫆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因自号曰“樵髯”云( )②拔出凡辈( )③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④乃复效小儿辈(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⑴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⑵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
12、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三〉 阅读选段回答13——16题(13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
15、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6、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2分)
财富与幸福
[美]泰勒·本·沙哈尔
①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方法)。
②如果像一般社会风气一样,用金钱来作为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那一切就容易得多了。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③研究显示,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其实和大众一般所想的很不同。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
④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⑤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比如猫王、玛丽莲·梦露、丽丝·泰勒、比利·好乐迪以及马拉多纳等等。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
⑥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
⑦用一个比较革命性的说法: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
⑧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就像劳伦斯·波特在《禅宗与生活的艺术》里说的: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书店可能是10元一本,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17.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8.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③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3分)
20.请你具体说明第⑥至⑧段得论证思路。(4分)
〈五〉阅读《父亲买了贺年卡》回答21——23题(14分)
天空飘起第一场雪花时,新年的气息又渐渐地浓郁了,我想,父亲该归家了,过年的日子正翘首企盼哩。
好不容易盼到周五,傍晚一回家,父亲果然蹲在院子里吧嗒着旱烟,青色的烟雾不时让父亲急剧地咳嗽,我在村口就早已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父亲看见我,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放学了,又长高了,瘦了。”父亲眯着眼,望着我说,只是没有用手来抚摸我的头。我想,在父亲的心中,我该是一个大男孩了吧。大半年没看到父亲,心里竟涌起一丝喜悦与伤感,喜的是父子相逢,悲的是父亲又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密了,头上的白发日益显山露水了。
我告诉父亲,学校要收校服费和资料费。父亲点了点头,嘴里也喃喃地说:“好!好!”只是脸上的神情又沉重了些。我鼻子有些酸酸的,转头看着窗外。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晚上,我隐约听到父亲与母亲唠叨了大半个晚上,父亲长长的叹息声,使寂静的山村格外潮湿而阴冷。
早晨起来,父亲不见了,我想又外出忙碌了。晚上父亲回家,脸上却阴阴的,只有与我对视时,脸上才迅疾地掠过一丝涩涩的笑。“娃,帮我写封信吧!”父亲说。写信?识字不多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未给谁写过信。我连忙找出纸和笔,父亲却从棉袄里掏出一张贺年卡,大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还有一群笑容可掬的猪娃娃,好漂亮的贺年卡。
其实,我好几次想找父亲开口买几张贺年卡。在学校,我已收到十几张贺年卡了,有些还很精致,一打开,就响起祝你新年快乐的音乐铃声,悦耳动听。可我却没有送出一张,这次找父亲要钱,特地多要了50元钱,甚至买哪种贺年卡我都盘算好了。想不到父亲竟然也买了张贺年卡。“帮我填填吧。”父亲说,“我念,你写。”
“王总:新年好!眼看又要过春节了,娃要交学费,家里要买点种子化肥,可否发工钱?”贺年卡的地址是“巴州市第八建筑公司”,这是父亲做苦力整整忙了一年的公司。父亲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贺年卡放进棉袄的口袋里。嗨,父亲还没讨到工钱,我心里直叫苦,同时对父亲想出这个主意感到悲哀。
星期天下午,父亲说:“我送送你。”一到县城,父亲并没有直接去学校,却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我到门口等他片刻,说是有人还他钱。约莫个把小时,父亲才从医院出来,脸色竟有些苍白。“钱讨到了吗?”我问。我惦记着父亲没给我学习资料费哩。父亲没有回答,又问,县邮电局在哪儿?在邮电局,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 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到了校门口,父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400元钱,塞到我手中:“娃,一看到老师就把钱交了,千万莫丢了。”我接过钱时,有一张白白的纸条飘落在地上。我拾起一看,竟是一张卖血的条子。我鼻子一酸,抽出50元钱,递给父亲:“我不需要这么多钱,真的。”“拿着吧,马上要考试了,伙食好点儿。”说完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父亲那双厚实的大手,暖暖的。
远远的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街的尽头,我的眼中有些湿润了。(选文有删改)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2.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下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
(2)从人物描写或是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3分)
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23.文章最后 “我”眼睛“湿润”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原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5分
新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素质调研答题卡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
1(1) 、 、 、 。(2分)(2) 改 (1分)(3) , (2分)
2、(10分)
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
3、 (3分)( )
4、 ( 3分)( )
5、(3分)(1)
(1分)(2)
6、(3分)(1)
(2分)(2)
7 、(3分)
8、(3分)
9、(3分)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0、(4分)⑴( )⑵( )⑶( )⑷( )
11、(4分)(2分)(1)
(2分)(2)
12、(4分)
13、(3分)
14、(2分)
15、(4分)
16、(4分)
17、(2分)
18 、(3分).
19、(3分)
20、(4分)
21、(3分)
22、(3分)⑴
(3分)⑵.
23 、(5分)
三.书面表达(60分)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21·cn·jy·com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九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1、suǐ 醇 惘 贮 弛改为驰 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惬意。
2、①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陶渊明《 桃花源记 》)
②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⑥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⑦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C
4、A
5、(1)黄先生:你好!粮食来之不易,请客够吃就行。爱惜粮食,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吃光盘中餐这并不失面子。如果能用多余的粮食去拯救饥饿的人群,那才是最好的面子。希望你爱惜粮食,更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光盘行动”队伍中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1)《狗·猫·鼠》仇猫的原因: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21教育网
(2)讽刺了“自鸣清高”、“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的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刻画出了“正人君子”们除了对主子的媚态以外,更有凶残的一面:“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 21cnjy.com
7、表达方式:记叙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www.21-cn-jy.com
8、 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9.(1)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0、①取号,取名号 ②超出,突出 ③穷,学完,深究 ④模仿,效法,效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 2·1·c·n·j·y
11、(1)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句中的几个重点词不要译错:“等”、“岂”、“耳”的语气等。
(2)他偶尔替别人看病,也不是很在意[来源:学科网]
12、欣赏:①不拘小节,性情中人;②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③寄情山水,志趣高洁;④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⑤聪明非凡,涉猎广泛。不欣赏:①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②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③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21·世纪*教育网
14、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与之无关的内容就不必加以说明了。www-2-1-cnjy-com
15、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突出 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16、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2-1-c-n-j-y
17、财富可以是实现幸福的方法,但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幸福。
18.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分析了以财富作为幸福会带来压力和烦恼的原因
19、恰当的道理或事实论据均可。能结合“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对自己所举论据进行恰当的分析。21*cnjy*com
20首先承上启下,提出人们为什么还是用财富决定幸福的问题;接着从历史的角度,对“过去影响了我们”这一原因进行分析;再从决定和判断的容易性,对“物质容易计算,而情绪或意义无法衡量”这一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道理和事实作补充论述。?(4分)示例一:没有领到工钱的父亲为了给“我”交校服费和资料费(1分),用写贺年卡的形式向他服务的公司老总(老板)讨要工钱,同时到医院卖血(2分),将卖血的钱给“我”交费(1分)。
21、“我”向没有领到工钱的父亲要校服费和资料费(1分),父亲用写贺年卡的形式向老板讨工钱,同时到医院卖血(1分),将卖血的钱给“我”交费(1分)。【来源:21cnj*y.co*m】
22.(6分)(1)运用了景物描写,①突出了天气的寒冷,②与开头描写雪景照应,③渲染一种阴冷的气氛,④表现“我”和父母沉重忧伤的心情;⑤与后文“我”感觉到父亲厚实的大手“暖暖的”形成照应。(3分,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二点得3分,意近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2)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1分),具体生动地写出父亲投贺年卡的郑重和对讨薪满怀期望(2分)。 示例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望着邮筒的神情,比作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对讨薪充满期望(1分)。【版权所有:21教育】
23.(5分)第一问答案示例:“湿润”的原因是“我”被父亲的拳拳爱子之情所感动(2分)。
第二问答案示例:(3分) 示例一:文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读书,在讨不到工钱情况下,悄悄卖血给孩子交校服费和资料费,这种无私的付出感人肺腑。过年时候,我老抱怨父母给的压岁钱太少,根本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作为子女体谅父母的辛劳是孝敬父母的表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示例二:文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读书,在讨不到工钱情况下,悄悄卖血给孩子交校服费和资料费,这种无私的付出感人肺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想到自己不珍惜学习的机会,让辛劳的父母失望21*cnjy*com
示例三:文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读书,在讨不到工钱情况下,悄悄卖血给孩子交校服费和资料费,这种无私的付出感人肺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感到不该有攀比的心理,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我们要更多的要懂得感恩,努力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示例四:文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读书,在讨不到工钱情况下,悄悄卖血给孩子交校服费和资料费(1分)。这种无私的父爱是无声的,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却感人肺腑,需要用心去感受(1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1分)。(语言表达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