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09 10: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
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
3.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A
B
C
D
4.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D.民间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
5.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6.明朝于1381年规定“商贾止衣娟、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种规定表明明朝实行过
A.手工业官营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海禁政策
D.抑商政策
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8.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的税率
1858年的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5%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9.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0.鲁迅曾撰文评论某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1.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2.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3.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招贴画,也是其商标。根据你的观察,这组火花应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民国建立后
D.抗日战争后
14.“吾国匹头(布匹)市场,完全为英日之势所占,国货出品不多,行销亦不及英日货之旺盛。自(1925年)五卅惨剧发生,提倡国货不遗余力,于是呆滞不动之本国布顿见活动。”材料表明
A.
1925年是我国提倡国货运动的起点
B.
国货运动迫使英日布匹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C.
提倡国货运动有助于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D.
1925年后中国布匹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
15.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
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17.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
811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8.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9.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20.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英国人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22.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蒸汽机的发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3.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方式不同
B.
通讯工具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
主要动力不同
24.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25.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新政“新”在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
26.“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罗斯福政府的举措是
A.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B.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举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27.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
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28.90年代,美国一批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调已经确立,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美国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是下列哪位总统(

A.罗斯福
B.
杜鲁门
C.克林顿
D.里根
29.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
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
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30.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是指
A.社会保障体系
B.强化国防保障
C.发展粮食生产
 D.劳动安全保护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举以为收孥”。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材料四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一《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唐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2分)
(2)材料二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 这种表达方式能说明作者怎样的观念
(6分)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2分)
(4)材料四中,清政府以“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为由推行的经济什么政策,你认为有道理吗
为什么
(4分)
32.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请回答:
(1)你从示意图A、B点中,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4分)
(2)请选择其中一个信息,分析其原因。(答出两点即可)(2分)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发动领导了
哪两次变法或革命?(2分)
(4)你认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2分)
(5)纵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你有哪些认识?(2分)
33.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材料五
( http: / / www. /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大陆”指哪里?(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2分)
(3)写出材料三中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2分)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1分)
(4)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3分)
(5)据材料五指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分)
试卷答案(2017.3)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A
D
B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D
D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C
D
C
C
B
A
(备注:加黑的为历年高考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
分)
31答案(14分)
(1)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2)本:农业;末:商业。说明了作者重农抑商的观念。(6分)
(3)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分)
(4)重农抑商,没有。原因:商业能够沟通有无,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4分)
32答案(12分)
(1)信息:A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
B点: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迅速发展)。(2分)
(2)产生的原因:①受外商企业的刺激;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自然经济解体。(2分)
短暂春天的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③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此问任答其中一项,答出两点即可)(2分)
(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4)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势力的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
(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必须首凭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2分)
33答案(14分)
(1)新大陆:美洲(只要有“美洲”字样即可)。(1分)
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与交流);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革命(欧洲商贸中心转移);价格革命;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和世界
贸易的发展;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
刺激亚洲经济增长。(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新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文明时代)。(1分)
工具:火车(蒸汽机车、火车机车)、轮船(汽船、汽轮)。(2分)
(3)科学家:西门子、爱迪生、法拉第等。(2分)(答出其中两人即可)
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爱迪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1分,其他符合史实的人物和发明皆可)
(4)特点:主要是对经济发展的调整。(1分)
成效:挽救了金融危机;调控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答出其中二点)
(5)变化:各国注重社会保险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1分)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www.
PAGE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www.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