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张PPT)
观察《长安城平图》,说一说长
安城布局的特点。
长安城平面图
唐诗中有很多描绘长安城的,
如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
诗云:“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长安城
重玄门
麟德殿
大明宫
玄武
含元殿
芳林门西内苑丹凤们
开远门
城
通化门
承天门、
皇城
兴庆
金光门
1春明门
■小雁塔大方
西市□
延平门
延兴门
■大慈恩寺
■街
大雁塔
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
江
宫城为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政府各部官署。
朱雀大街把南城分东西两半。
芳林门玄
七含殿
宫
开远门
麈城
通化门」
金光
兴庆宫
西市
木雀门」
东市
春明门
朱
延平门
延兴门
街大慈思寺
L4
k化门明德门启夏门
F
2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一、选择题:
1、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2、《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3、《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4.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5.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了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
C.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7.作为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
)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
③开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
④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唐代繁华的大都市中,隋代大运河不经过的是:(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
成都
9.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图一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
A.杜
甫
白
居易
B.白居易
苏
轼
C.杜
甫
李清照
D.白居易
辛弃疾
1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
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11.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12.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二、动脑筋
13.如图,这是我国古代一种工具,史书上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你知道这种工具的名称吗?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与它同时代产生的另一农业工具是什么?
答:
14、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
①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B
7.D
8.D
9.A
10.D
11.B
12.C;
二、动脑筋
13
筒车
灌溉农田
唐朝
曲辕犁;
14.
材料题
答:①唐太宗;"天可汗"
②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都一样爱护他们。
③表达了唐太宗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图一
静夜思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
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难点
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严重的唐朝。
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 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3、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朝盛世景象。
二、经济的繁荣
农业的发展:观察图片,了解曲辕犁和筒车;了解唐朝蔬菜的种植。感受唐朝农业的进步。
手工业:欣赏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观察唐都长安布局图,感受唐朝的盛世繁荣。
三、民族交往与交融
1、欣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图片,讲述他们的故事。
2、以吐蕃为例简介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认识文成公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人尊称为“天可汗”?
四、开放的社会风气
感受唐朝的开放和兼容并包。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阅读课本,感受唐朝开放体现的几个方面:政治、商业、艺术、生活习俗等。
五、多彩的文学艺术
1、千古吟诵的唐诗。思考两个问题:唐朝诗歌成就斐然得益于哪个皇帝的什么举措?你知道哪些唐朝诗人?
2、结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感受三大诗人不同的诗歌特色。(共32张PPT)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长安百花时,
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
何处不闻乐。
--刘禹锡
一、经济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融合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
经济的繁荣
1.农业经济繁荣,出现新的生产工具
2.手工业发达
3.商业繁荣
农业繁荣
唐朝时,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绢
锦
锦
青瓷
白瓷
手工业兴盛
繁华的长安西市
3.商业繁荣
你能说说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
二、
民族交往与融合
1、吐蕃的兴起
2、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定都逻些(今拉萨)。
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族与藏族的关系。
《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请婚使节禄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者为唐太宗。
阎立本《步辇图》
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书籍、种子、工艺品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布达拉宫的文成公主塑像
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朝多次求婚。
唐太宗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太宗天可汗记忆歌
唐太宗国力强,
大败东突安边疆。
不杀颉利赐官宅,开明政策天可汗。
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促新疆。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
唐蕃第八次会盟而立。
“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
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
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
使其称赞”的誓言,
历述了唐蕃双方和亲
“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
三、
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当时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射、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弈棋仕女图》
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你知道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是谁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作品:
特点:
作品:
特点:
作品:
特点:
白居易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秦中吟>
<新乐府>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多宝塔碑》
颜真卿(709—785),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创“颜体”书法,与赵孟覜、柳公权、欧阳询合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工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玄秘塔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覜、颜真卿、欧阳询合称“楷书四大家”。
褚遂良(596—659),楷书,代表作:《慈恩寺圣教序》。
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
、吴道子、张萱、韩干、陈闳、王维等。
唐代绘画的主要题材:宗教经变;人物仕女;自然山水;花鸟禽兽。
总的来看,唐代是人物画鼎盛的时期。
唐代绘画艺术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全图共描绘了十三位帝王形象。
莫高窟
什么是乐舞?为什么说唐代乐舞十分发达?
唐代舞蹈多以音乐伴奏,故称乐舞。
唐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和乐舞作品,如《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