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巨著》习题
选择题
1、专制集权国家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规模庞大的工程。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四羊方尊
B.敦煌石窟
C.明长城
D.赵州桥
2、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故宫
D.长城
3、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
)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4、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5、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梦溪笔谈》
6、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
7、怀化市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
8、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
)
A.孙思邈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9、根据以下提示判断出的医学著作是(
)
提示一:出自明朝李时珍之手
提示二:内容丰富,考订详细。图文并茂
提示三: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A.《黄帝内经》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0、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填表题
11、明代科技巨著表
著作名称
《天工开物》
作者
李时珍
著作性质
农业百科全书
材料分析题
材料解析题
12、“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译文: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口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请回答: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哪朝人,叫什么名字
2.作者的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人与自然”观点
参考答案:
1-5:C
D
D
A
A
6-10:C
B
D
D
C
11、填表题
著作名称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作者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著作性质
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农业百科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材料分析题
1.明朝宋应星2.作者强调人类和自然相妥协,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共24张PPT)
明朝的科技巨著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农政全书》
作者:徐启光
规模:60卷,约70万字
内容:包含农本,田制,农事,水利
农器等等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当时的中国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
明长城和北京城
故宫平面图
紫禁城又名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北京天坛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明长城
秦长城
嘉峪关
山海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嘉峪关
山海关
练习
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蜿蜒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___之一。
2、_______时,在_____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3、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
《农政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鸭绿江
嘉峪关
奇迹
明成祖
元大都
紫禁城
建筑成就
科技成就
自然科学成就
北京城
明长城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
小说和戏剧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作者
成书时间
主
要
内
容
价
值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吴承恩
明朝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曹雪芹
高
鹗
清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桃园三结义
谁识好汉多
黑旋风—李逵
武松
鲁 智 深
宋江
玉麒麟卢俊义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金陵十二钗
戏剧的繁荣
1、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同学们,再见!《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了解明代的小说和戏剧。
②通过对长城、北京城和在特定情况下的观察和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审养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审美能力。提高审视明代小说和戏剧的能力。
③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导入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成就,让学生感知历史;采用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而且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学习三位科学家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教学难点】
掌握建筑成就、科技成就的特点。了解小说和戏剧的繁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天坛、长城等
教师引导:大家看到这些图片,会想起哪座城市?(学生答北京)
教师讲述:北京城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0多年前的北京,探究它的过去,以及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为人类创造的那些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学习新课』
一、科技名著
教师引导:明朝时涌现出许多科学家,大家结合课本,找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几个人物?(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制作关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的明信片(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活动),每组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教师出示关于科技巨著的简表。
作者
朝代
著作
类型
李时珍
明
宋应星
明末
徐光启
明末
教师引导:从表格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有哪些相同点吗?(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北京城和紫禁城
教师引导: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大家回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哪些时期,北京曾作为首都?当时的名称叫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多媒体出示: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北京城分为哪几个部分?其布局有何特点?(学生根据教材及图片分析,回答)
教师补充介绍:明朝的北京城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宫城、皇城、京城。其格局特色是:宫城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京城;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整体格局。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北京城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使整座城市增添了端重、庄重的气氛。
教师过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城中心的宫城,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宏伟气势。
多媒体出示图片:故宫鸟瞰图
多媒体播放视频:简介紫禁城
教师引导:从图片及视频中,大家能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讲讲你心中的故宫。(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学生探究:结合图片及视频,紫禁城的这种建筑风格使我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其内部结构反映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教师过渡: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什么呢?让我们首先来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2、长城
多媒体出示图片:长城风采
学生欣赏图片后,回答:是长城。
教师引导: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长城。
多媒体播放视频:简介长城
教师引导:大家说一说我国古代为什么修长城?(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修整。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
比较探究: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来这里畅游。但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
多媒体出示图片:“哭泣的长城”组图
课堂拓展: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教师过渡: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历史和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明代的科技成就除此之外还涌现出许多科学家,它们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三、小说和戏剧
1、了解明代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2、了解这几部小说的特点
3、知道戏剧表演的繁荣,主要代表作《牡丹亭》
『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以此巩固本课学习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