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书写(共1小题,满分4分)同学们:字迹不一定漂亮,但要做到工整、清晰。你若想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请你在答题时认真书写。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注音写汉字
《昆虫记》有“昆虫的史诗”的美誉,在作者生动流chàng 的叙述中,你可能会为大自然的清洁工蜣螂赞不绝口,你也可能会为擅长装死的黑不甲而暗暗发笑,你更可能会为细心hē 护孩子的狼蛛而感动不已……至于有五只眼睛的蝉,靠枯枝做小鞘在水中áo 游的石蚕,下蓝色蛋的石鸟,寿命只有两三天的孔雀蛾,常在玫瑰花叶上剪下精zhì 小洞的樵叶蜂等等,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2.(9分)诗文名句填空。
①思念是一种生活﹣﹣
一种甜中带点苦
,美中有点痛的生活。思念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思念是:“ ,双袖龙钟泪不干。”思念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念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③《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是:
, 。
④写出描写“黄河”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未尝识书具
②愿为市鞍马
③对镜贴花黄
④或以钱币乞之 。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请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英子
《城南旧事》
自传体小说
作者:
②耳聋
德国
《命运交响曲》
人物:
③百草园
捕鸟
美女蛇
出处(作品集):
④《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
《拇指姑娘》
作者的国籍: 。
5.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
②上面语段中的“我”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为正确引导学生追星行为,顺应个人的心理追求。学校团委决定以“我也追星”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性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宣传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可以参考示例,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示例:看明星风采,感偶像魅力。
三、现代文阅读
7.(9分)①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
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
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②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他们正在
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空格处。
分心
耐心
细心
专心
(2)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句话将“法兰西”与“阿尔萨斯”连在一起反复写有何作用?
(3)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情感?
(4)读了上述文字后,你觉得你将如何爱国?
8.(11分)
两棵花
①庭内有棵花。之所以称为一棵花,是因为那是棵高大的槐树,高高大大地立在蓝天下,清清爽爽地撑开一片天地来。清晨的雾太浓,花便一嘟噜一嘟噜地拥着、挤着。花气太浓,浓成馥郁的白,又一丝丝、一缕缕浸润在澄澈的风中,松疏有致地垂落下来,叮叮当当地摇成阳光中薄的风铃。
②这样美的花,每年三月惹起多少孩子的欣悦与向往。
③然而,我的小表妹乐乐说:“我也要种棵花。”
④“那乐乐要种什么花呢?”我逗她。
⑤她在院中巡视一番后,指着角落里一个土灰的花盆说:“喏,就它了。”
⑥我一看,差点笑倒。那是盆半死不活的文竹,被妈妈弃置一旁。且莫说那细瘦绵软的茎,琐碎细小的叶和有气无力的精神,单只文竹能不能开出花来,就够我的小表妹琢磨的了。
⑦“不可能。你要知道文竹是文竹,槐树是槐树,文竹永远成不了花。”
⑧乐乐板着小脸,一声不吭,独自一人呼哧呼哧地把它搬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从此,窗外是妖娆的槐树,窗内是病恹恹的文竹。
⑨春天过去了。杨树依依,细草茵茵,纸鸢飘飘,孩童笑闹。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制定养花计划,严格执行,决不偷懒。
⑩夏天过去了。荷香阵阵,虫鸣声声,处处花繁,枝枝叶茂。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松土浇水。
秋天过去了。秋风瑟瑟,落叶层层,果实累累,稻香撩人。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对花谈心,望花成痴。
冬天过去了。白雪皑皑,琼枝树树,万物寂寂,齐家欢聚。只有我的小表妹,对花相坐,两相陪伴。
又是一年春来到。乐乐的花没养成,人却病倒了。二妈对我说:“真是的,养什么劳什子花,文竹要能成花,还不成了笑话?”无语。
我去看她时,正是那三月槐花盛。我怕她难过,便想拉上帘子。她喊道:“别拉别拉,姐姐,去把我的文竹抱来。”
依言而行。
她指着文竹说:“好看不,我的花?”我心想,哪有什么花?莫不是烧糊涂了?她又指着刚发的芽尖说:“这不是花?”只见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真的是花吗?当真是花!我眼中一热,抱住她说:“是花,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
窗外窗内,暗香浮动。
(1)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3)⑨⑩ 四个自然段文字比较繁复,能否整合为“一年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望花成痴”?为什么?
(4)说说题目“两棵花”的含义。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9.课外古诗阅读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
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
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
”“
”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
”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14分)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①恻cè:心中悲伤。②苟:如果。
(1)解释加点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故泣耳
④但当涉猎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肃送拜蒙母
于是送就书
B.结友而别
过书舍而泣
C.童子何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孰若孤
邴原少孤
(3)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4)甲文中有两个四字成语,分别是
和
(5)吕蒙因为“军中多务”而不愿学习,邴原则认为“无钱资”不能学习,但两人后来都发生了变化,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五、写作(30分)
11.(30分)当一只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的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时,我们为它朝着理想努力进取而喝彩;当经历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而“我”终于长大了时,我们为主人公在面对大事时的镇定而喝彩;当患严重耳疾的贝多芬在他的牙齿和钢琴之间安放一根小棍以便能听见琴声时,我们为他的顽强抗争而喝彩……
课文中的这些形象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也不乏为自己喝彩的事。
请你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
为自己喝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书写(共1小题,满分4分)同学们:字迹不一定漂亮,但要做到工整、清晰。你若想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请你在答题时认真书写。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注音写汉字
《昆虫记》有“昆虫的史诗”的美誉,在作者生动流chàng 畅 的叙述中,你可能会为大自然的清洁工蜣螂赞不绝口,你也可能会为擅长装死的黑不甲而暗暗发笑,你更可能会为细心hē 呵 护孩子的狼蛛而感动不已……至于有五只眼睛的蝉,靠枯枝做小鞘在水中áo 遨 游的石蚕,下蓝色蛋的石鸟,寿命只有两三天的孔雀蛾,常在玫瑰花叶上剪下精zhì 致 小洞的樵叶蜂等等,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解答】“流畅”不要写作“流怅”,“呵护”不要写作“和护”,“遨游”不要写作“傲游”,“精致”不要写作“精制”.
答案:畅、呵、遨、致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比较容易,只要平时阅读时多留意,对形近字的异同了如指掌即可.
2.诗文名句填空。
①思念是一种生活﹣﹣
一种甜中带点苦
,美中有点痛的生活。思念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思念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思念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③《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是: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④写出描写“黄河”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重点词:渝、渐)
②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重点词:忧郁)
③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未尝识书具 曾经
②愿为市鞍马 买
③对镜贴花黄 通“贴”粘贴
④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
【考点】文言实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①句意: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尝:曾经
②句意: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市:买
③句意: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通“贴”粘贴
④句意: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或:有的人
答案:①曾经
②买
③通“贴”粘贴
④有的人
【点评】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请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英子
《城南旧事》
自传体小说
作者: 林海英
②耳聋
德国
《命运交响曲》
人物: 贝多芬
③百草园
捕鸟
美女蛇
出处(作品集): 《朝花夕拾》
④《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
《拇指姑娘》
作者的国籍: 丹麦 。
【考点】文学常识;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①《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来,再版无数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书中,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道尽人世复
杂的情感.
②《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德国的贝多芬.他出自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他虽然晚年双耳失聪,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总结了自己一生创作历程,讴歌了自己所信仰的共和理想.这一些都被罗曼罗兰写在了《名人传》.
③《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题目涉及的内容皆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题干中的作品都是童话,作者是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答案:
林海英、贝多芬、《朝花夕拾》
丹麦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5.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段文字选自《 童年 》,作者是 高尔基 。
②上面语段中的“我”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高尔基《童年》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1)这段是选自《童年》描述阿廖沙与外祖母之间的一段描写.阿廖沙很懂事,主动到大街小巷去捡垃圾.而外婆也在鼓励他.作者为高尔基.
(2)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却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答案:
①《童年》
高尔基
②阿廖沙
例如:他是个懂事能干的人.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6.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为正确引导学生追星行为,顺应个人的心理追求。学校团委决定以“我也追星”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性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宣传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可以参考示例,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示例:看明星风采,感偶像魅力。
【考点】新闻
广告
标语.
【分析】本题属拟写宣传标语.解答此题,一般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明,善用修辞,也可巧妙化用经典语句,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注意语气委婉,注意适用场所.
【解答】拟写要求是,以“追星”为主题,二是要求写两句话,而且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三是做到语句简洁.
答案:仰视明星生力量,正视自身多努力.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是注意结合具体要求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
7.①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
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
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②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他们正在
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空格处。 细心、耐心、分心、专心
分心
耐心
细心
专心
(2)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句话将“法兰西”与“阿尔萨斯”连在一起反复写有何作用?
(3)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情感?
(4)读了上述文字后,你觉得你将如何爱国?
【考点】小说阅读综合;句段分析.
【分析】本题语段出自课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以法国阿尔萨斯小镇一所学校所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来表现法国人民浓浓的爱国之情.选文第一自然主要是描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课上对法语的赞美,并赞颂了母语对亡国奴的巨大作用;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的两个联想,表现他在韩麦尔先生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懂事、爱国了.
【解答】(1)本题考查词义的辨析.解答此题关键要分清四个词语的细微区别.细心,是指心思细密;耐心,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分心,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专心,指用心专一,一心不二.根据这一理解,可以判定出填写顺序为:细心、耐心、分心、专心.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老师的习字字帖是“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先生想让学生牢牢记住“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领土.
(3)本题考查人物情感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人物的心理情感.小弗郎士产生的联想,表现了他对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习德语的愚蠢的行为的嘲笑.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善于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答案:
(1)细心、耐心、分心、专心
(2)法兰西”“阿尔萨斯”分别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和即将被普鲁士占领的本国领土,在此是为了让孩子们记着自己的国家,记着阿尔萨斯是祖国的一部分,也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
(3)对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习德语的愚蠢的行为的嘲笑、愤慨
和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4)略
【点评】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②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③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④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8.(11分)(2016春 宁波校级期中)
两棵花
①庭内有棵花。之所以称为一棵花,是因为那是棵高大的槐树,高高大大地立在蓝天下,清清爽爽地撑开一片天地来。清晨的雾太浓,花便一嘟噜一嘟噜地拥着、挤着。花气太浓,浓成馥郁的白,又一丝丝、一缕缕浸润在澄澈的风中,松疏有致地垂落下来,叮叮当当地摇成阳光中薄的风铃。
②这样美的花,每年三月惹起多少孩子的欣悦与向往。
③然而,我的小表妹乐乐说:“我也要种棵花。”
④“那乐乐要种什么花呢?”我逗她。
⑤她在院中巡视一番后,指着角落里一个土灰的花盆说:“喏,就它了。”
⑥我一看,差点笑倒。那是盆半死不活的文竹,被妈妈弃置一旁。且莫说那细瘦绵软的茎,琐碎细小的叶和有气无力的精神,单只文竹能不能开出花来,就够我的小表妹琢磨的了。
⑦“不可能。你要知道文竹是文竹,槐树是槐树,文竹永远成不了花。”
⑧乐乐板着小脸,一声不吭,独自一人呼哧呼哧地把它搬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从此,窗外是妖娆的槐树,窗内是病恹恹的文竹。
⑨春天过去了。杨树依依,细草茵茵,纸鸢飘飘,孩童笑闹。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制定养花计划,严格执行,决不偷懒。
⑩夏天过去了。荷香阵阵,虫鸣声声,处处花繁,枝枝叶茂。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松土浇水。
秋天过去了。秋风瑟瑟,落叶层层,果实累累,稻香撩人。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对花谈心,望花成痴。
冬天过去了。白雪皑皑,琼枝树树,万物寂寂,齐家欢聚。只有我的小表妹,对花相坐,两相陪伴。
又是一年春来到。乐乐的花没养成,人却病倒了。二妈对我说:“真是的,养什么劳什子花,文竹要能成花,还不成了笑话?”无语。
我去看她时,正是那三月槐花盛。我怕她难过,便想拉上帘子。她喊道:“别拉别拉,姐姐,去把我的文竹抱来。”
依言而行。
她指着文竹说:“好看不,我的花?”我心想,哪有什么花?莫不是烧糊涂了?她又指着刚发的芽尖说:“这不是花?”只见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真的是花吗?当真是花!我眼中一热,抱住她说:“是花,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
窗外窗内,暗香浮动。
(1)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3)⑨⑩ 四个自然段文字比较繁复,能否整合为“一年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望花成痴”?为什么?
(4)说说题目“两棵花”的含义。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文章题目;内容主旨.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小表妹乐乐,她将文竹当花来细心栽种,孱弱的文竹在小表妹爱心、信念及执著的努力下开出的生命之花,赞扬了小表妹执著、坚定的信念像花一样美丽.
【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文中人物是小表妹乐乐;她将文竹当花来细心栽种,结果文竹也开出美丽的“花”.
(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花便一嘟噜一嘟噜地拥着、挤着”把花当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得很旺的槐树花被雾气沾湿后拥在一起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春天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夏天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秋天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冬天过去了.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四个自然段运用反复和排比,从内容上强调突出了小表妹对花的爱和养花护花的执著、坚定.
(4)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题目“两棵花”表层含义从句子“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
”来体会;深层含义从“她又指着刚发的芽尖说:“这不是花?”只见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真的是花吗?当真是花!
”来体会.
答案
(1)小表妹乐乐将文竹当花种.
(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得很旺的槐树花被雾气沾湿后拥在一起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赞美之情.
(3)不能.因为四个自然段构成了排比,从内容上强调突出了小表妹对花的爱和养花护花的执著、坚定.
(4)既指文中所描绘的槐树花、文竹两种花,也指孱弱的文竹在小表妹爱心、信念及执著的努力下开出的生命之花,还象征小表妹的心灵像花一样美.
【点评】内容概括的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9.课外古诗阅读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
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
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 照
”“ 开
”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 满
”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即事感怀诗.
【分析】本诗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第四句既揭示金印金钗的来历,又与第二句拍合,用“沙中浪底”补写了“女伴”淘金的艰辛劳动.放中有收,控纵自如,表现了卓绝的识力和精湛的技艺.
【解答】(1)由题意可知,本诗第一句点明了时间,其中“照“与“开“二字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满“字写出淘金人数之多.都挤满了江岸弯曲处.
(2)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兼抒情.虽然淘金女们从江水中淘出金来,但这些金银却被统治者所占有,从而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意.
答案:
(1)照
开
满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10.(14分)(2016春 宁波校级期中)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①恻cè:心中悲伤。②苟:如果。
(1)解释加点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②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时候
③故泣耳
所以
④但当涉猎
只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肃送拜蒙母
于是送就书
B.结友而别
过书舍而泣
C.童子何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孰若孤
邴原少孤
(3)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4)甲文中有两个四字成语,分别是 吴下阿蒙
和 刮目相待
(5)吕蒙因为“军中多务”而不愿学习,邴原则认为“无钱资”不能学习,但两人后来都发生了变化,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分析】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双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罢了.“老师怜悯地说:“你这么可怜,那就去读书吧!”邴原说:“没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邴原于是进了学堂学习,学习异常努力.才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时候
③句意:因此而哭泣罢了.故:所以
④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邴原于是进了学堂学习.遂:于是
B句意: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而:表承接;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而:表承接
C句意:小孩子为啥哭泣?何:为什么;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何:为什么
D句意: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孤:古时王侯的自称.邴原幼时丧父.孤:少而无父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句意: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重点词有:徒:免费
句意: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成语的积累,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做个有心人.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1)①推托
②到了…时候
③所以
④只
(2)D
(3)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②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
(4)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5)例:①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学习.
②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点评】“以”的用法:
①无从致书以观(以:表目的,来)
②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以:凭借)
③计日以还(以:表修饰)
④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
⑤蒙辞以军中多务(以:用)
五、写作(30分)
11.(30分)(2016春 宁波校级期中)当一只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的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时,我们为它朝着理想努力进取而喝彩;当经历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而“我”终于长大了时,我们为主人公在面对大事时的镇定而喝彩;当患严重耳疾的贝多芬在他的牙齿和钢琴之间安放一根小棍以便能听见琴声时,我们为他的顽强抗争而喝彩……
课文中的这些形象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也不乏为自己喝彩的事。
请你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
为自己喝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使用一些夸张或者联想手法,写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事件.
【审题立意】题目中的“我为自己喝彩!”其中指的是一件事情,为自己喝彩是对自己的评价,应该是在这次事件中,我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或者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作文.
【思路点拨】“我为自己喝彩”可以写身边的一件事,也可跨越历史,写古代和文学作品中的事:比如我穿越历史,救出了被陷害的岳飞等.第二种思路更容易受到看卷老师的好评.
【误区指南】作文的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围绕太阳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本作文也有一个写作要求:不得围绕为自己喝彩空发议论,要用具体的事件来写出为自己喝彩,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这一点.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
我为自己喝彩
一天晚上,我和妈妈都在家各忙各的事,虽然已经是10点多了,但是我们都不准备睡,因为我们在等爸爸.他不回来,我们不放心.
将近11点钟的时候,缓慢而又沉重的脚步声离我越来越近,唉!无可置疑,是爸爸回来了,而且带着一肚子的酒精回来了,打开门,只见爸爸低着头,满是疲惫的样子,可以看出,爸爸今天喝了不少.若是爸爸喝的不太多,就会异常兴奋,一直抬头对我和妈妈傻笑.可今天却不是.妈妈看到爸爸这副摸样,一下子就来气了,“啪”的一声就把手中的书摔在桌子上,说到:“真烦人,等你这么长时间就这样回来了,不管你了”.于是就气呼呼地走进我的房间关上了门.我愣住了,爸爸没反应,我想恐怕是被酒精给麻醉了.
我企图把爸爸扶到床上,可他却纹丝不动,我使上全身的劲往前拽,这才挪动了一点点,待我终于胜利完成“任务”后,也已经是满头大汗了.我脱掉他的鞋袜和外套,就把他“按”在了床上,并给他盖上了被子.待我把其他的灯都关掉回到卧室后,爸爸已经是横趴在床上了,我又把他扶到原来的位置,他又一次不听话地乱翻腾,一次又一次,我终于泄气了,唉,随你吧!突然,我想起电视上说过,喝醉的人要照顾得特别细致,因为他们会扭到脖子…于是我把家里所有的枕头都放在爸爸的头部附近.因为酒精过多的缘故,爸爸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这种声音令我心疼,为了让爸爸舒服些,我给他倒了杯温水给他喝,可他却不喝,于是我就用冷毛巾不停地给他擦拭脸,一次又一次,在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我真的累了,就坐在爸爸的旁边看着他,这时,我想起了那件事.
那是一天清晨,爸爸要去外地出差,在他临走时,轻轻地走到我的床边,为我拉了拉被子,并俯下身,在我的脸蛋上亲了一下,那是我记忆中最深刻,也是最令我感动的举动,当时我强忍着泪水,在爸爸轻轻关上门离去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忍不住喷涌而出,当时我就发誓,要尽最大努力报答他﹣﹣我亲爱的爸爸!
这天晚上,我想,我在履行我的诺言,因为在爸爸熟睡的时候,我竟在幽幽的月光下坐着睡着了,一束月光照在我们两个人身上,照在一对父女身上,照在爱的交汇处.
那一次,我为自己喝彩!
【点评】【例文点评】作文紧扣“那一次,我为自己喝彩!”,写出了一个平常生活中的镜头,里面却充满了美丽,文章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运用了各种细节描写,把我的“为自己喝彩”写的淋漓尽致,最后又一次写到:那一次,我为自己喝彩!起到照应文章主旨的作用.